文档详情

公务员考试改革对教育考试的启示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5KB
约5页
文档ID:4737555
公务员考试改革对教育考试的启示_第1页
1/5

公务员考试改革对教育考试的启示专家: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应逐渐引入能力考试――公务员考试改革对教育考试的启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谢小庆2002 年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于 2001 年 12 月 15 日举行,参加考试的考生有 6.2 万多人在这次考试中,取消了包括哲学、政治、法律、行政学等知识内容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国家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成武副司长在解释取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原因时说:“这个考试很难避免考生凭背一本考试指定用书应付考试的情况,很难避免考试中考查记忆成分过大的情况 ”这样一来,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简称 AAT,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 的缩写)在这次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就占据了中心地位这个考试所包含的专业知识量很有限,且绝大多数题目看起来很简单,例如:“5,10,15 的下一个数字应该是几?”给出了16,18,20,22 共 4 个答案供选择正确答案是 20,是等差数列的下一个数字无独有偶微软公司日前在复旦大学举行校园招聘,笔试题目竟只有小学三年级水平,例如:“给你两个 8,两个 3,只运用加减乘除和括号运算,如何得出 25?”不少人对这样的考试难度表示疑惑,组织招聘的微软全球技术中心的负责人解释说:“我们的目的是选人,而不是难倒学生。

这些题目虽然和计算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考查的是一个人的逻辑能力,这对于编程非常重要 ”公务员考试的改革表明,经过我国心理学家多年坚持不懈地倡导,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基本观念已经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尽管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存在着不同于知识的能力与知识相比,能力是一种对人的活动影响面大得多的心理特征知识仅仅影响到人在有限领域中的活动,能力则影响人许多领域中的活动能力考试不同于知识考试,几乎无法“临阵磨枪” ,只能靠日积月累 《国家公务员条例》正式颁布后的公务员录用考试自 1994 年始此前的 1989 年,国家人事部就在政府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中引入了 AAT,可谓是我国各种正式考试中惟一的一个能力考试最初的 AAT 在笔试成绩中仅占 10%的权重, 《公共基础知识》占 90%1992 年,AAT 增加到 40%其后一直到 2001 年 1 月 6日的公务员录用考试,AAT 基本上占 50%从 1989 年在我国率先引入能力考试,到 2002 年取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国家人事部在推进强调能力、强调素质的考试改革中,走在了我国各种考试的前面其实,与考试关系更密切的我国教育部门,对能力考试问题的研究比人事部早得多。

早在 80 年代初期,应试教育的危害就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80 年代中期,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就把能力考试问题列为“七五”的重点科研课题,资助北师大和华东师大的课题组专门研究“学习能力考试”———围绕美国大学招生入学的 SAT 考试(即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学习能力测试) ,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至今十几年过去了,我国教育考试中仍未能像人事部那样引入能力考试当然,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教育考试的改革,其中师资水平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现实是“教书应试”已经成为教师的主要职责, “育人”反成细枝末节中学教师虽然在“教书应试”方面几乎个个是行家里手,但对于如何“传道受业解惑” ,却多有茫然不考这本书,我怎么教?” “能力?怎么教?”这是许多中学教师的共同困惑但是经过 20 年的探索,现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那么,我国的教育部门是否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像国家人事部那样尝试一些更大胆的、力度更大一些的考试改革呢?例如,可以考虑首先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引入能力考试现在 5 门学科考试(外语、政治及 3 门专业课)的方式既不能完全保证研究生入学新生的质量,也不能保证社会有限的研究生教育投资可以实现最大的效益。

现在就应该开始组织开发研究类似于美国 GRE 考试的“中国研究生水平考试” (CGRE)了在中国加入 WTO 之后的今天,CGRE 的开发不仅可以满足我国研究生招生需要,更可参与国际考试市场的竞争美国的 GRE 是为满足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招生需要而开发的,在评价亚欧大陆等非英语国家的申请者方面不一定是有效的考试要意识到,考试是一个“大市场” ,GRE 的欠缺就是 CGRE 的“商机” 如果可以开发出高质量的 CGRE 考试,不仅可以满足中国大学研究生招生的需要,还可能满足美国大学研究生招生的需要,从而使中国自己开发的考试打入国际市场学生报考公务员升温 多数对岗位无充分认识自从 2001 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去外交部工作的梦想就在周海青心里扎了根在 顺利通过今年 9 月份外交部的初试之后,这个梦想仿佛近在身边了,周海青的生活重点也完全转移到备考复试上据他说,11 月 6 日外交部还会再有一轮面试,之后就要全力准备11 月 27 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这个考试是进入外交部的一个最起码的门槛,丝毫马虎不得 据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王燕华主任介绍,2004 年北外 917 名本科毕业生中,被国家机关录用的外地生源就有 92 名。

一些最优秀学生的第一择业目标,由原来的外企变为国家机关公务员 10 月 10 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处长蔡荣生的讲座《党政机构的设置和公务员考试技巧》拉开了该校“求职路上与你同行———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系列活动”的帷幕由于听讲学生众多,讲座被迫由 400 人报告厅临时改为 800 人教室,仍然爆满(本报已报道) 据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费佳老师介绍,最近几年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兴趣确实越来越高由于国家公务员实行网上报名或校外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不好统计,但是 2004 年人大全校 6366 名毕业生中,被机关单位(包括各地方机关) 最终录用的有 1187 人,接近 20% 《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就业指导专刊》的统计也显示,该校 2004 年毕业生中,有 13%的人被机关单位录用,居该校就业排行榜第三位 报考公务员无疑在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中变得日益重要,因此,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也逐年加强了对学生进行公务员考试的指导力度但人大蔡荣生处长认为,现在有很多学生只是在看《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来应付考试,对公务员岗位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对党政机关的性质、职能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几年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火了,岗位竞争一般都是五六十比一,有的都是五六百比一呢!”小王对笔者说。

她今年报考的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某司,网上查询显示,她所报考的那一个岗位有 52 个人来竞争,但这个对她似乎并不重要小王是中国人民大学2003 级的法律硕士研究生她说:“我们同学当中几乎 99%的人都报考了公务员,我也不会‘免俗’ 但是我对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一点都不了解,也就更谈不上喜欢和不喜欢了我选择报考除了受同学的‘熏陶’ ,还有就是整个就业环境的影响好工作越来越难找,报考公务员总归是多一种可能,多一条路 ”据她介绍,选择质检局纯属偶然,首先要和自己的专业相符,单位既不能太“清水衙门”了,报考人数又不能太多,几个条件下来,剩下的也就没几个了 “毕竟从工作稳定性出发,当公务员也还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我知道,公务员考试侧重的更多是日常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提前一两周熟悉一下题型就可以了我会认真对待任何一个机遇,这是我的求职原则但是报考国家机关,只是我众多机会中普普通通的一个,仅此而已 ” 周海青高三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还是系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很长时间内,他对公务员的印象也仅仅是“岗位单调、效率低下、缺乏生气”等等去年随校出访新加坡,那里的“精英政治”给了他很大的冲击,他认为中国也应该力争把最优秀的青年吸引到政府机关来。

在谈及打算如何做好一个公务员时,周海青表示,他知道要想真正做好公务员是很困难的,他希望多年来做学生干部的经历能对自己有所帮助毕竟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准备并通过考试 蔡荣生表示,国家公务员掌握着社会公共权力,不同的岗位承担着相应的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管理责任,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他们执行政策、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并进行监督反馈,左右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这就要求公务员要有很强的政治素质、组织纪律性、团队意识、保密观念、奉献精神、文字能力等等学生首先要了解这些机构的概况,给自己定好位,是不是适合、适合当哪一类公务员 “但现实是有很多学生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一无所思 ” 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张焰老师也表示,学校已经认识到过去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不够,比如很多学生对在机关单位里如何与人打交道、完成任务、汇报工作,如何做好一个公务员没有清楚的认识与思考学校对这些已经面临考试的学生还是只能以应试为主,职业规划教育只能从新生抓起了 北外的王燕华主任则从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出发,认为北外的一些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了风风光光的感觉,缺乏一个公务员应该具有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基本品质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这是学校和学生应该共同重视的。

毕竟角色转换每个人都要有,而所有即将成为公务员的大学生都应该学会从基本功抓起 蔡荣生有过 10 年的国家公务员经历他说,这期间自己虽然没有进行过脱产培训,但学习是很自然也很必要的事情,因为所在的部门随时都会有新政策出台另外,据他了解,经过 1998 年、2002 年的几次机构改革,机关单位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学习能力”已经作为公务员的一项基本能力被提了出来 某民主党派党中央秘书处的小陈告诉笔者,工作之前,她对公务员、对民主党派都是知之甚少工作一个月后,她参加了统战部组织的为期 3 天的“干部初任培训” 今年 8 月,她所在的民主党派组织了“中央机关干部培训班” ,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听老师讲解公文写作、如何给领导起草稿子,以及职业道德培训、礼仪修养等另外,单位里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各种会议精神,工作一年多,她总共参加了三四次学习 小陈认为,从学生到公务员,是不同角色的转变,必然要进行学习和培训,无论是“初任培训” ,还是日后的任职、晋升培训和更新知识的培训都是非常重要的三个代表学习资料问答集※ 怎样理解“三个代表”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三个代表”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建设问题进行不断深入的探索的基础上,对执政党建设基本问题作出的进一步的回答领导革命斗争的党的建设,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的建设方面遇到的两个根本问题从马克思到列宁再到毛泽东,马克思主义政党比较好地解决了夺取政权斗争时期的党的建设问题取得政权以后,党的地位和任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成了执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了党的根本任务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是从总体上看没有实现从领导革命暴动的党向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的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中心逐步实现了向经济建设转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在这个基础上,邓小平并阐明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带领全党把党的建设实践推向前进党在新时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党的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党的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基本方向和内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制度建设问题,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党风问题等方面都做了重要阐述。

所有这些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党的建设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从而成功地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继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