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语文园地 四主备教师【教材分析】关注教材:《语文园地四》有四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针对预测的好处进行交流,意在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的运用预测策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学生读书的效率识字加油站”是对识字教学的引领,让学生继续巩固使用部首查字法来解决生字的读音和字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词句段运用”部分既有多音字的辨析,又有数字成语的积累,还有引号的运用日积月累”是关于团结合作的俗语,充满哲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轴、基”等7个生字3.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4.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5.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并能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6.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教学重点】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2.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
教学难点】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并能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轴、基”等7个生字3.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出示课件2)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教师板书:语文园地二、学习“交流平台”1.回顾要素,表达体验教师叙述:同学们,结合本单元的阅读体验,说一说你的收获吧!(出示课件3)预设1:这一单元我学会了预测,这增加了我阅读的乐趣,也提高了阅读的效率预设2:让我变换了阅读的方式,以前就是一直读,现在我会停下来去猜一猜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教师小结:预测让我们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推想故事不同的结局更激发了我们的阅读欲望2.梳理总结预测策略的好处出示课件4)引导学生阅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体验,并结合前面交流的成果,梳理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1)帮助我们读得更深入,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2)帮助我们读得更全面,注意到更多的细节;(3)能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4)帮助我们有选择、更高效地阅读……(出示课件5)教师小结:如果我们在课外阅读、日常生活等情境中也运用预测,根据已有的线索猜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这样还可以增加读书、观影的乐趣。
3.迁移策略,拓展课外阅读出示课件6)(1)玩预测游戏,规则如下:①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交流②每组推荐一位同学说一本自己看过的书的书名或一篇读过的文章的题目,并把它写在黑板上③其他同学根据书名预测一下内容2)请推荐的同学公布刚才同学们预测到的是什么,没能预测到的又是什么3)布置任务:请学生选择黑板上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课后找来读一读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交流阅读的情感体验,感受预测乐趣,为将预测应用到课外阅读中打好基础以游戏的方式分享阅读题目,让课堂更有趣味性,阅读对学生更具神秘感,促进学生进行猜测和推想,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以达到教学目的三、学习“识字加油站”1.(出示课件7)引导学生看“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提问:你认识这些加点的字词吗?哪些是你不认识的呢?把它们圈出来2.教师追问:对于不认识的字,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出示课件8、9)预设1:我通过查字典知道,“基”应查“土”部,“础”应查“石”部我用组词法理解“基、础”的意义,这两个字可以组词为:“基础扎实”“基础不太好”预设2:我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认识“盲”,“盲”是形声字,形符“目”表示眼睛,声符“亡”兼表义无目为盲。
预设3:我用部首查字法 查“亻”部,认读“佳”佳”本指人的姿态美;从“圭”,“圭”是美观洁白的玉,表示人样子美好预设4:我通过掌握字形结构,认识“阁、唐”两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可以查相应的半包围部首“门”和“广”来认识这两个字预设5:我以汉字溯源的方式加深对“轴”的认知轴”:左半部分“车”,其形像古代的车子;右半部分“由”表示轴可以在轮子的毂中穿入或抽出轴的本义是车轴教师小结:为了更准确认识生字,最标准的方法还是借助我们的小老师——字典来帮忙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我们不但可以解决字的读音,还可以借助字典理解字的含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查字典等方法自主认识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四、学习“日积月累”1.(出示课件10)让学生借助拼音将俗语读正确,读正确后同桌之间展示读2.(出示课件11)让学生完成“我会连”的检测题,大致理解这些俗语的意思3.(出示课件12)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读,熟读成诵4.(出示课件13-16)检查背诵情况5.(出示课件17)教师提供更多关于团结合作的俗语,引导学生在拓展阅读中积累m 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m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m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6.(出示课件18)拓展运用:请学生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俗语示例:1.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的,正所谓( )2.俗话说( ),这件事我们多商量商量,也许就能想出解决的办法教师小结:团结就是力量,我们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大家庭才会更温暖、更和谐,成绩也会突飞猛进,让我们一起加油!(设计意图: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理解俗语的意义,进行语言积累,并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真正经历语言习得的过程五、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9)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本单元预测的阅读方法,学习了识字加油站的字,还有日积月累,大家收获很多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的阅读方法、字词和俗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2.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3.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并能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教学过程】一、词句段闯关第一关 奇妙多音字教师过渡:在有趣的汉字王国里,有的字是一字多义,有的字是一字多音,多音字是我们经常遇到,对于多音字的读音,我们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呢?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出示课件22)1.学生自读词语,辨析字音;指名读词语,确定读音2.同桌交流辨析字音的方法3.集体交流,说明理由出示课件23-26)(1)辨析“假”预设:“假”在“假期、假日”这些词语中表示“放假”,读jià,在“假扮、假装”这些词语中表示“不真实”,读jiǎ教师点拨:这种根据一个字在具体词语或句子中表示的意思来判断读音的方法就是——“据义定音”法2)辨析“几”预设:我也查了查字典,“几”的几种解释:几(一声) 表示小或矮的桌子,表示差一点儿 几(三声) 表示询问数量多少教师点评:同学们真用心,可以运用我们刚才查字典的方法来辨析读音3)辨析“中”预设:“中”读第一声时,表示与四周、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位置中”读第四声,表示感受,受到,也表示正对上,恰好合上4)辨析“处”预设:“处”读第四声时,表示地方读第三声,表示办理,决定表示跟别人生活在一起时也读第三声4.(出示课件27)巧辨多音字:重、漂、弹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读词语,确定多音字正确的读音5.(出示课件28)小试牛刀:请学生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句子如下:(1)他在假(jiǎ jià)期里做了一件弄虚作假(jiǎ jià)的事情。
2)这个孩子几(jī jǐ)乎每天都在这个茶几(jī jǐ)上写作业3)这件事情如果处(chǔ chù)理不好,会受到处(chǔ chù)罚的4)趣味运动会上玩沙包投数,我发现越靠近中(zhōng zhòng)间位置的数字,中(zhōng zhòng)奖率越高教师小结:学习了多音字辨析的方法,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正确使用多音字,让多音字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呦!(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读词语,发现辨析多音字读音的方法,注重方法的引领和指导,有助于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关 数字成语1.(出示课件30)请学生观察“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成语,说出成语的特点预设:成语中都有数字,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是数字2.(出示课件31)请学生根据句子的具体语境把正确的成语填入括号里,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完整句子如下: (1)别看你是个( )的神枪手,也不一定能成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 )2)他的话还没说完,大家就( )地议论开了3)每到周一的清晨,人们从( )涌向天安门广场观看庄严神圣的升旗仪式4)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妈妈心里( )的在打鼓,爸爸却( )地坐在那儿。
3.(出示课件32)小试牛刀:请学生巧填数字成语成语如下:一( )一( ) 一( )一( ) 一( )一( )千( )万( ) 千( )百( ) 一( )千( )千( )万( ) 千( )百( ) 一( )千( )千( )万( ) 千( )百( ) 一( )千( )4.拓展类似的含有数字的词语出示课件33)教师过渡:同学们不仅理解了成语的意思还能学以致用你还能说出类似的成语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拓展:十全十美、五湖四海、一生一世、一心一意、千方百计……第三关 提示语1.(出示课件35)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读“词句段运用”第三题中的句子,认真观察,在这几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并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预设: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分别在前、在后、在中间),引号的用法也不同(分别在后面、前面、两头)教师板书:提示语位置不同 引号用法也不同(出示课件36)引导学生发现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三种形式,提示语后的标点的不同第一句:提示语在前,引号在后提示语后面用冒号第二句:提示语在后,引号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句号第三句:提示语在中间,引号在两边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2.(出示课件37)请学生结合刚刚老师的讲解,根据例句给句子加上标点,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完整例句: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心疼地说:“好点了吗?以后可要注意身体呀!” 好点了吗?以后可要注意身体呀!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心疼地说 好点了吗?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她心疼地说 以后可要注意身体呀!”(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在今后的语言表达中可以更加灵活二、课堂小结(出示课件38)教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畅游了知识丰富的语文园地在这里,我们学习了根据意思确定多音字的字音,了解了有趣的数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