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课程纲要(高二上学期)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21KB
约7页
文档ID:443481099
高中语文课程纲要(高二上学期)_第1页
1/7

高中语文课程纲要(高二上学期)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教学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5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授课时间:课文 66课时阅读 15课时背诵 30课时综合性学习 30课时习作 12课时回顾拓展 8课时机动时间 9课时总计 170课时一、课程目标:(一)阅读与鉴赏1 .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2 .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3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4 .能阅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了解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5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能用于分析作品,帮助对作品的理解6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7 .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8 .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9 .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 150万字二)表达与交流1 .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2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3 .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力求准确、鲜明、生动4 .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读、反思,主动吸纳、辩证分析他人的意见。

乐于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 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1万字5.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吸 引力和感染力三)诗歌与散文1 .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有浓厚的兴趣 ,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2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 并给予恰当的评价3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内容和文字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散文, 进一步培养文言 语感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 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 了解相关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4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的不同艺术特 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5 .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乐于展示创作成果、交流创作体会内容安排:单元序号单元专题读写训练重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小说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2. 装在套子里的人3. 边城62古代抒情散文领略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 言韵味4. 归去来兮辞5. 滕王阁序6. 逍遥游7. 陈情表63文艺评论和随笔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谈谈 自己的阅读体验8. 咬文嚼字9. 说“木叶”10. 谈中国诗64自然科学小论文关注和热爱科学知识11. 中国建筑的特征12. 作为生物的社会13. 宇宙的未来65表达交流学习写得深刻,充实,有文 采,新颖缘事析理 讴歌亲情 锤炼思想 注重创新66梳理探究文言常识、词语、句式及翻译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 有趣的语言翻译47名著导读研读中外名著《三国演义》《唐吉可德》28背诵诵读4首古代散文15单元 序号单元专题读写训练重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愤及相关推荐作品62置身诗境缘境明情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 菩萨蛮(其二) 及相关推荐作品63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注意诗歌的节拍、用韵,体 会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及相关推荐作品64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了解诗歌和散文的区别,从 形象入手欣赏散文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及相关推荐作品65散而不乱 气贯中脉把握散文的文章脉络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贯筲谷偃竹记及推荐作品66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感受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情 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项脊轩志及先相关推荐作品67习作议论文写作新材料作文68背诵诵读4首古代散文15三、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的开发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 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2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利用和开发 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会有差别的, 可能是拥有资源的量的差别, 也可能是资源种类的差别 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的资源特点, 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 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3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4 .学校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逐步推动语文课程新资源生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学校之间资源的互补与共享5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加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教学实施1. 必修课程内容的组合和教学实施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学校可以根据必修课程两个系列的目标,组织各个模块的内容,实施教学阅读与鉴赏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 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 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 阅读需求的多样性、 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 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学生阅读的过程, 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教师应该鼓励 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 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 在阅读鉴赏过程中, 培养学生创造性 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同一的标准答案1 .阅读理论类文本,着重思考其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 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2 . 阅读实用类文本, 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 事实与观点的关系、 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作者的感情倾向和理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

常用应用文教学, 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 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3 . 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 身临其境地去感受, 重视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 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 富有创 意地建构文本意义4 . 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 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5 . 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 着重理解其思想内涵, 领略其艺术特色了解古代诗词曲格律知识,只用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不列入考试范围6 .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古诗文阅读中的障碍, 教师可适当点拨教师对文言常识作必要的讲解,要注意“少而精”, 重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自行探讨, 切实 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7 . 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指导诵读的方法,培 养学生诵读的习惯8 . 根据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 适时地向学生推荐难易程度相当、 文化品位高的读物9.提倡分享与合作,鼓励开展多种活动进行阅读成果的交流,如写书评、读后感、角色扮演,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在交流、碰撞中,激发思想火花,提高阅读能力。

表达与交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应通过写作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 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普遍的现代社会,口头表达和口语交际显得特别重要,其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成分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在共同所处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 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 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 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如有自信心、 有独立见解、 互相尊重、 善解人意、谈吐文雅等; 重视在各种交际实践中学会口语交际, 教师应为学生的口语实践提供具体指导1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纠正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2 . 根据预定的写作目的搜集素材, 可采用走访、 考察、 座谈、 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