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咬文嚼字细推敲——文言实词词义推断五法教学目标掌握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正确判断法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多义词及古今异义词的准确含义教学难点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多义词及古今异义词的准确含义教学过程一 一词多义【知识梳理】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多种含义,乃至拥有不同词性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最为普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词义的分化衍生是有规律的,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与原有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一般来说,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之分 另外,文言文考查有“教考衔接”这一特点,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课文或熟知的成语典故或同义组词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要充分展开联想,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方法导航】巧辨一词多义“三法”1.知识积累是基础文言实词的积累,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只有脑中储备了足量的文言词语,记住了它们的常见义项,才能在阅读时游刃有余2.语境分析是关键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
3.学会推断很重要(1)观字形,究其义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其中形声字占80%以上,分析字形结构可以为我们破译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有益的帮助动动手请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①系燕父子以组( 绳索 )(《五代史伶官传序》)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名动,做边境 )(《烛之武退秦师》)③抚军亦厚赉成( 赠送,赏赐 )(《促织》)④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吃饭 )(《种树郭橐驼传》)⑤拔剑切而啖之( 吃 )(《鸿门宴》)⑥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咬 )(《促织》)(2)依对举,推其义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动动手请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①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造册 )(《鸿门宴》)②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合 )(《促织》)③追亡逐北( 逃败的军队 )(《过秦论》)④忽魂悸以魄动( 因惊惧而心跳 )(《梦游天姥吟留别》)⑤忍尤而攘诟( 责骂 )(《离骚》)(3)循语法,断其义根据汉语语法知识可知,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动动手请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①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抬高)(《促织》)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老交情 )(《鸿门宴》)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并列,排列 )(《师说》)④鸷鸟之不群兮( 合群,结为一群 )(《离骚》)⑤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离 )(《陈情表》)【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不可大任帝问之,介曰:“安石好学而泥古,议论迂阔,若使为政,恐多所变更介退,谓公亮曰:“安石果用,天下困扰必矣,诸公当自知之帝问孙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帝不以为然,竟用安石,谓之曰:“人皆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经世务也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选自《资治通鉴后编》,有删改)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任①安石不可大任( 名词,职责 )②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动词,任用 )③简能而任之( 动词,任命 )④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动词,胜,禁受 )⑤曷不委心任去留( 动词,顺随 )(2)度①宰相自有度( 名词,气度,度量 )②变风俗,立法度( 名词,法度 )③度,然后知长短( 动词,丈量 )④度义而后动( 动词,考虑 )⑤银汉迢迢暗度( 动词,度过 )⑥皇览揆余初度兮( 动词,出生 )(3)容①安石狷狭少容( 名词,包容 )②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名词,姿容 )③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动词,容纳 )④整顿衣裳起敛容( 名词,脸色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1)安石果用,天下困扰必矣,诸公当自知之 王安石果真被重用,天下一定会陷入困顿之中,你们应该知道2)人皆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别人都认为你只知道经学,不清楚世务参考译文 皇帝想启用王安石,曾公亮极力推荐唐介说王安石不可担当大任皇帝问他原因,唐介回答说:“王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合实际事理,如果他当政,恐怕政策会经常变更唐介退朝后,对曾公亮说:“王安石果真被重用,天下一定会陷入困顿之中,你们应该知道皇帝问孙固,孙固回答说:“王安石文学才能很高,处于侍从献纳的职位是可以的宰相自有宰相的度量,王安石气量狭小不能容人必想求得贤明的宰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是适合的人选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重用王安石,对王安石说:“别人都认为你只知道经学,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经学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的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俗,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做的事皇帝就采纳了(他的意见)二 古今异义【知识梳理】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同形)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及词语色彩的变化等。
举例详见课件表格)动动手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古义:_意外的情况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3)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5)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6)明年秋,送客湓浦口《琵琶行》)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义。
1)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古义:风度品格 今义:指作家或艺术家在创作成果中所表现出的格调特色,泛指事物的特色2)乃强调为洛阳令古义:勉强调任 今义:特别着重或着重提出3)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古义:旧例,旧日的典章制度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4)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古义:声威,名望今义:风度、神采,多指美好的举止态度5)虽后进布衣与均礼古义: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 今义: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人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为父亲守丧,因父亲不得志而死去,他便与韦斌八年闭门不出2)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参考译文 韦陟,字殷卿,与弟弟韦斌都聪明机灵,不同于平常儿童韦陟刚满十岁,被授任温王府东阁祭酒韦陟风格正直严整,擅长写文章,字有楷法,当时知名人士都与他交往为父亲守丧,因父亲不得志而死去,他便与韦斌八年闭门不出亲友不断前去敦促开导,他才勉强调任洛阳令宋璟见到韦陟感叹说:“盛德遗范,都集中在他身上了韦陟升任礼部侍郎。
韦陟尤其擅长鉴识裁定人物根据旧例,选人全凭一场考试决定优劣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升任吏部侍郎,候选的人多有虚假,与正式调任的相互冒名顶替,韦陟有声威名望,裁定无人不服,取消正式官员几百名,选官号称公平韦陟自以为凭着门第等级可以坐而得到三公的地位,以简约尊贵自居,傲然蔑视同在朝班的显贵;但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即使是后进布衣他也以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