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选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提纲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1.1 国家是什么1.全面理解国家内涵①从国家的产生看,国家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②从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看,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条件的是主权③从国家的性质看,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④从国家的本质看,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⑤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还具有社会管理职能2.专政和民主的关系(1)区别:①专政就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②民主: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因此,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2)联系:①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②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3.国体与政体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1)区别: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2)联系: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②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受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③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取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4.为什么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①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②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③所以,代议制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1.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2)原因: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2、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1)划分标准: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2)民主共和制①遵循的原则: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
②主要表现: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当代主要国家美、俄、中、法、德、印等都是民主共和制)③民主共和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其国家的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制成为他们维护资产阶级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和有效地管理国家形式3)君主立宪制①产生方式: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②君主地位: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③产生的历史原因: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 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3、议会制和总统制(1)划分标准: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2)议会制国家 特征(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① 在议会制国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②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③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会议,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成果成立新的政府④代表国家:意大利、德国、芬兰、奥地利、印度、新加坡(3)总统制 特征①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②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③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依宪法规定,一般有任期限制④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但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议会的制约⑤代表国家: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4)半总统制特征:①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但不是政府首脑,政府首脑另由内阁总理担任,向议会而不向总统负责这种政体,既有议会制特征,又有总统制特征②代表国家:法国、乌克兰 分类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的称谓总统、主席女王、天皇、国王区别国家元首产生办法总选举产生由世袭的君主担任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在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在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脑,有实权在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形成的原因在资本主义国家,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产物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 主要分类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半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联系(1)都实行代议制,都是现代国家所采用的基本管理方式。
2)相对于君主专制,是国家管理形式上的巨大进步 1.3 政党和利益集团1、政党(1)产生: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地位: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3)作用: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以掌握政权、统治国家为目标的政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目标:政党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也有一些政党不谋求执政,但积极致力于推广某种政治思想、维护某种政治利益在代议制政体下,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政党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议题有明确的态度和主张,这些往往体现在其政纲或党章中5)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实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新型的政党制度2、利益集团(1)含义: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2)地位:利益集团又称压力团体或倡议团体,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目标:利益集团不同于政党,它们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而是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4)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等5)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6)利益集团的类型:根据其诉求性质的不同,利益集团可分为自利型利益集团和公益型利益集团①自利型利益集团:主要关心本团体及其成员的经济利益,这类团体往往是职业性、专业性、功能性的组合,如商会、医生协会、教师协会等②公益型利益集团:主要争取非经济性的共同理想,如绿色环保组织、妇女权益保障组织等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一、国家主权1.含义: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2.重要性:①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②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③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权利关键词独立权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平等权“不分大小国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等自卫权“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管辖权“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二、中央与地方1.中央政府: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2.行政区划(1)目的: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2)考虑因素: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3)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3.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4.我国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2.2 单一制和复合制1、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单一制和复合制(包括联邦制和邦联制)2、单一制(1)组成单位: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2)特征:在单一制国家中,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3)分类: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3、复合制:(1)联邦制组成单位: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特征:在联邦制国家,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都由联邦宪法规定,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联邦各组成单位的力并非由联邦整体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2)邦联制含义:邦联是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组成的国家联盟实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主体资格4、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①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②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3.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意义: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反对单边主义,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长期性: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2、世界主要力量(1)世界若干个力量中心: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2)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3)发展中国家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3.2 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