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XX最新第1课歌唱祖国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KB
约29页
文档ID:285981505
20XX最新第1课歌唱祖国_第1页
1/29

第1课歌唱祖国第一篇:第1课歌唱祖国 第1课《歌唱祖国》 [教学内容]: 1、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采一束鲜花》 2、聆听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 3、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 1、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20世纪30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当时我国正处于外敌入侵、民族危机深重之际,影片就是以抗日为主题的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我国著名诗人、戏剧家田汉在被敌人逮捕前仓促地写在香烟纸上送出的音乐家聂耳也因敌人迫害而即将离国,他主动提出:“作曲交给我,我干!”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写成了歌曲随影片的放映,这首歌曲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的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曲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此歌被定为我国的代国歌,1982年12月4 歌曲的引子用分解的大调主三和弦音(do、mi、sol)和三连音节奏构成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地召唤人们奋起战斗歌曲就在这一基础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歌曲由第二拍弱起,并作四度上行跳进,显得庄严雄伟而又富有推动力。

歌曲的第三乐句“中华民族到了”用重音(“〉”)唱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突然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第四乐句(“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之后,随着大三和弦不断作上行模进,在三次层层向上的“起来!”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像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上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 2、歌曲《歌唱祖国》 自1980年5月起,每当人们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时,就可听到“开始曲”雄浑有力的音乐声,这就是歌曲《歌唱祖国》的曲调这首歌曲诞生于1950年9月它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奋进的步伐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也是一首既有进行曲风格,又富有抒情性的群众 歌曲由主歌与副歌组成在号角式的引子之后,副歌从弱拍开始,由分解的主和弦音构成的上行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给人以豪迈雄健的感觉。

主歌包含三段歌词,在雄壮有力的音调中,糅合了真挚深切的赞美之情主歌与副歌在节奏、音调、结构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歌曲在主题、副题交替后,以副歌结束全曲,构成了带完全再现的三段曲式 3、《采一束鲜花》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学唱歌曲《采一束鲜花》, 歌曲是一首抒发对母亲的热爱,表达对祖国的赞美之情的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情感真挚,节奏运用丰富,多次用到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休止符号以及大跳音程,在增加了歌曲难度的同时,也使歌曲的表现力得了到进一步加强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3、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 4、围绕本单元“妈妈的爱”主题,增强学生对妈妈的情感,认识妈妈无私的爱是天底下最博大的爱 [教学重点]: 1、欣赏两首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特点和意义.了解歌曲的创作历程 2、以连贯的气息、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采一束鲜花》,感受歌曲所蕴含的真挚的情感,体验母爱的伟大,并抒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3、能够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情绪的感受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共鸣 2、进行标注力度记号的练习 3、唱准弱起小节 [教学准备]: 琴、录音机、磁带 投影仪、多媒体 [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 1.聆听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1)国歌的是谁,谁作词?谁作曲? (2)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2.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作于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 田汉在完成影片故事后即遭反动派逮捕,歌词是他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 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反动派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刻产生巨大影响。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聆听独唱、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国歌》 4.师生议论 5.聆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什么? 6.师生议论 7.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平及其代表作 三、音乐知识:“上行” 用上行手法编创自己的歌: (1)先简单讲解“上行” (2)举一反三, …… (3)以上行的手法,即兴编自己的歌 教学反思: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欣赏,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中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捍卫她,现在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昌盛、更富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按秩序进入音乐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节奏练习 A、先请同学们说说以下是什么节奏?分别唱多少拍? × 一拍 ∨ × 半拍 ×. 一拍半 ∨ ×. 打半拍 × 小半拍 2/4 ××× ××︱×××× ×︱ × . ×︱×× ×.×︱×-‖ ⑴全体通读拍一遍(几分音符几拍) ⑵请一位同学边划拍边用”da”念拍以遍. ⑶全体同学变划拍边用”da”念拍. ⑷同学们边用”da”念拍,边击拍. 四、欣赏《歌唱祖国》 (1)新课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文明古国,有着壮丽的山河和勤劳智慧的人民,这么可爱的祖国,我们真应该高歌一曲来歌唱我们的祖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信伤铜管乐合奏《歌唱祖国》。

(2)初听:同学们闭上眼睛,你们仔细聆听,展开联想,乐曲展示了怎样一副画面?(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以及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奋勇前进的情景) (3)老师简单介绍乐曲背景 该歌曲已作为升旗仪式、新闻联播的必奏曲,甚至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也演奏此曲,有“准国歌之称” (4)复听全曲,分段欣赏请同学们对乐曲主题迂副歌部分,在节奏、结构、音调上的对比 (5)学生分组讨论 (6)老师总结归纳 (7)再听全曲,进一步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请同学们说说作品的以及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五、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 教学设想: 1、通过听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上行”音阶,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旋律上行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国旗国旗真美丽》音乐中进教室。

谈话导入: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寓教于乐: 导入:同学们真聪明,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现在老师就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 1、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 5、 1、 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 师:很好!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 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 4、并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师小结作曲意图。

5、师:那你们知道国歌的是谁吗?谁作词?谁作曲? 6、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三、创造表现: 1、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师:《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即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聆听国歌的其他三种形式:独唱、齐唱、刘翔在领奖台上的版本(观看) 师:好,同学生了解了国歌的背景,下面我们来听听不同版本的国歌,并谈谈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畅所欲言 四、完美表现: 师: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让我们歌唱祖国,祝福祖国吧在《歌唱祖国》的歌曲中结束 教学反思: 国歌是我们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会唱自己祖国的国歌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是最最基本的事情。

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堂音乐课,国歌往往成为音乐教师的首选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升国旗的时候唱准国歌成为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这样具有特殊意义的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的安排设计上很容易就步入 “教一句,唱一句;唱一句,纠正一句”的模式或者思想教育为主的德育课模式对音乐教师来说如何让这节课富有音乐性,让学生在审美体验活动中,真正理解国歌代表的意义,真正因为了解它而觉得它庄严,因为爱它而觉得它美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北京八中特级音乐教师李存的《唱响国歌》公开课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围绕本单元“妈妈的爱”主题,增强学生对妈妈的情感,认识妈妈无私的爱是天底下最博大的爱 2、通过聆听及演唱,感受力度记号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3、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能够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