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复习习题课件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地理选择性必修1XJ第一节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知识点1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答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回答13题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圈层物质进入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A.降水B.水汽输送C.蒸发D.径流1.C由图分析可知,圈层是水圈,圈层是大气圈,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水圈中的水体进入大气圈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蒸发,C项正确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知识点1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答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回答13题2.圈层的矿物质进入圈层所经历的过程主要包括()A.搬运、沉积过程B.侵蚀、搬运过程C.风化、固结成岩过程D.变质、沉积过程2.B由图分析可知,圈层是岩石圈,岩石圈的矿物质通过流水侵蚀、搬运作用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B项正确;与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关系不大,A、C、D项错误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知识点1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答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读图回答13题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圈层与圈层之间的关系B.圈层与圈层之间的关系C.圈层与圈层之间的关系D.圈层与圈层之间的关系3.D“落红”指落花,诗句的意思是落花会化作“春泥”来滋养鲜花,即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有机质,反映的是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的关系,即圈层与圈层之间的关系,D项正确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知识点1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答案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A.B.C.D.5.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气候 B.地形C.水文D.生物4.A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湖泊动植物营养素沉积量逐渐增加,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后期陆生生物逐渐形成并生长,演变过程结束结合四幅图可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故A项正确5.D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动植物营养素沉积湖底(动植物死亡、腐烂),然后生物在营养素的条件下生长,并且一直持续到陆生生物形成,故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生物,D项正确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6.距今2000多万年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下隆起,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隆起后自然环境各要素发生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2)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3)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知识点1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知识点1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答案6.解析第(1)问,根据图中箭头指示方向并结合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即可回答第(2)问,由图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各要素的变化皆是由地壳隆起、海拔升高引起的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自上而下分别是2)地壳隆起,海拔升高3)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青藏高原地壳隆起,海拔升高(地势高),气候变得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为主;动物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知识点2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答案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造成“黑风暴”现象频繁出现,对美国造成了巨大影响据此回答78题7.“黑风暴”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水位下降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7.A“黑风暴”现象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地表沙土在风力的吹拂作用下而形成的。
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知识点2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答案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造成“黑风暴”现象频繁出现,对美国造成了巨大影响据此回答78题8.“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A.禁止耕作,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C.施用绿肥,提升土壤肥力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8.D美国的“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保护好自然植被,对于过去存在的滥垦、滥耕现象,要及时退耕还林还牧,同时根据地域情况不断优化生产结构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知识点2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答案绿色矿山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既严格实施科学有序的开采,又将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山,具有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社区和谐化等特点近年来,山西省某大型煤矿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落实一系列以“依法、绿色、创新、安全、和谐”为特色的绿色矿山建设举措,依托集团循环经济园区,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绿色矿山建设新路。
据此回答910题9.未建设绿色矿山前,该大型煤矿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最可能是()A.煤炭资源枯竭B.土壤盐碱化C.工业“三废”污染D.臭氧层破坏9.C根据材料可知,绿色矿山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注重实现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等,由此推知,在未建设绿色矿山前,该大型煤矿开采时很可能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导致工业“三废”污染严重,C项正确该大型煤矿建设绿色矿山,说明煤炭资源没有枯竭,A项错误开采矿产资源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较小,B项错误臭氧层破坏主要与制冷剂的使用有关,D项错误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知识点2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绿色矿山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既严格实施科学有序的开采,又将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山,具有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社区和谐化等特点近年来,山西省某大型煤矿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落实一系列以“依法、绿色、创新、安全、和谐”为特色的绿色矿山建设举措,依托集团循环经济园区,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绿色矿山建设新路据此回答910题10.该大型煤矿建设绿色矿山适宜采用的措施有()对废弃矿山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拓展煤炭运输通道,全面变输煤为输电构建“煤电热、煤化工、煤建材”等工业体系实行矿山清洁生产,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零排放A.B.C.D.过基础教材必备知识精练知识点2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答案10.A绿色矿山具有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社区和谐化等特点。
对废弃矿山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有利于推进该大型煤矿绿色矿山建设,正确;现阶段全面变输煤为输电不切实际,错误;构建“煤电热、煤化工、煤建材”等工业体系,可以延长产业链,资源利用高效化,正确;建设绿色矿山不可能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零排放,错误故选A项思维拓展: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代表了一个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能力它着力于科学、有序、合理地开发利用矿山资源,对其必然产生的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破坏失衡等问题,最大程度地予以恢复治理或创新转变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答案花色素是影响秋季枫叶变红的重要因素,其含量越高,枫叶颜色越浓艳糖分含量与花色素含量呈正相关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降水过少时,红叶颜色较淡,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据此回答12题1.入秋后,与枫叶变红程度呈正相关的是()A.风力B.光照C.地形D.土壤1.B根据材料信息“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可以推测,日温差较大时,多为晴朗天气,光照强,枫叶中花色素含量增加,枫叶颜色浓艳。
故光照与枫叶变红程度呈正相关,故B项正确风力、地形、土壤与枫叶变红程度没有正相关关系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答案花色素是影响秋季枫叶变红的重要因素,其含量越高,枫叶颜色越浓艳糖分含量与花色素含量呈正相关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降水过少时,红叶颜色较淡,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据此回答12题2.一般情况下,辽宁东部山区的枫叶变红现象最可能是()A.西北坡枫叶变红较早,持续时间更长B.东北坡枫叶颜色更加鲜艳C.东南坡枫叶变红较早,持续时间更长D.西南坡枫叶最晚干瘪2.C辽宁东部山区的东南坡为向阳坡,光照充足,枫叶变红较早,且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故红叶持续时间更长,C项正确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答案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水华,说明该河出现了富营养化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发生的频率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但无论结果怎样,三峡工程利大于弊据此回答35题3.材料体现了自然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这里的“发”指的要素是()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3.C根据材料可知,水文特征的变化引起了其他要素的变化,故这里的“发”指的是水文要素。
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答案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水华,说明该河出现了富营养化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发生的频率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但无论结果怎样,三峡工程利大于弊据此回答35题4.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后会使该地区()A.生物多样性减少B.局地气候更加温和湿润C.土壤肥力下降D.洪涝灾害加剧4.B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后,可以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可以调节流域小气候,使地方气候更加温和湿润,A项错误、B项正确;库区形成人工湖泊,会减少流域内洪涝灾害的发生,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但库区附近的土壤肥力变化不大,C、D项错误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答案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水华,说明该河出现了富营养化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发生的频率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但无论结果怎样,三峡工程利大于弊据此回答35题5.三峡库区水污染加剧的原因最可能是()A.含沙量提高B.水位上升C.水量增大D.水流放缓5.D结合材料可知,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
水流放缓会使泥沙淤积加重,河流自净能力降低,所以水污染加剧,选择D项过能力学科关键能力构建答案2022广东珠海高一(上)期末考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受气候变暖、降水增减、病虫害增多、人口增长、土地使用、森林火灾、灯光干扰等因素影响,老弱植物在原区域枯死,原有植物在新的区域发展,种群中心发生转移研究发现,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如云杉、冷杉,数十年来每十年向北迁移11km;喜高温和雨水的开花被子植物如白橡树、糖枫树、冬青属植物约有3/4每十年向西迁移15.4km,没有出现东迁或南迁现象据此回答68题6.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A.热量 B.水分C.光照D.土壤6.A裸子针叶植物耐寒,适宜生长在较寒冷的环境中总体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受全球变暖影响,原有环境已不适宜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生长,从而该类植物向北迁移,去寻找新的生长环境,故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过能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