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考霸推荐)山东省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 醉翁亭记》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

住在山****c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6KB
约6页
文档ID:160470673
(考霸推荐)山东省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 醉翁亭记》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_第1页
1/6

《第28课 醉翁亭记》 1、主线:“乐”(三方面表现: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三乐”归一:“与民同乐”)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核心命意句 / 中心句 / 破题句及醉翁命名之意(体现全文核心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为下文写景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调)3、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4、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写秋景的句子是: 风霜高洁;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5、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6、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7、《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8、 滁州的地理特点?? “环滁皆山也9、西南诸峰的特点? “林壑尤美”10、琅琊山的特点? “蔚然而深秀”11、“来饮于此”中“此”指? 醉翁亭12、“乐亦无穷”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13、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理想抱负14、“也”的用法:在叙述、描写的语句中表判断,在议论和抒情的语句中表舒缓语气。

15、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这句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此句也是文章的名句)16、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17、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8、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19、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20、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21、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22、从《醉翁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四个字加以概括:与民同乐23、文中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24、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25、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26、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28、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29、从本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美丽的山间景色和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30、根据《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世外桃源)□□□□,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与民同乐)31、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32、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写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3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与民同乐的和谐之音《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34、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35、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甲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答: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高霜浩,冬天水落石出或者答“野花、树木、风霜、水石36、“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示例①:表现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示例②: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37、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38、“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39、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40、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1、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42、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43、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44、《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45、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46、选文末句“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醉应有两层含义,应怎样理解太守醉既指喝醉酒,又指太守被美景的陶醉47、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48、第一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玡山,接着写琅玡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49、文章第二段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本段描写山间朝暮之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 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50、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这样是为写“太守宴”创造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51、本文是怎样把记叙、写景、抒情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一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52、亭之概况(环境、亭名由来),抒发“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53、亭之美景(自然美:朝暮图、四时景),“乐亦无穷”;(人情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太守醉)照应“乐亦无穷”游亭之乐(游人去,禽鸟乐;大守乐其乐——与民同乐)(主旨)54、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55、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字,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

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56、根据下列情境,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空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干涉别国内政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水落石出不可57、作者是如何围绕 “乐”层层展开记叙的?这篇课文,抓住“乐”这条主线,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58、如何理解“醉”与“乐”的关系?“醉”是表象,不只是“酒醉”,更指“陶醉”,“乐”是实质,“醉能同其乐”将“醉”与“乐”统一起来,醉于山水,醉于游宴,醉于民乐,归结起来就是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59、 理解写景的作用:(1)借山水之景,表现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乐的情感,写作者的山水之乐,并借以排谴抑郁之情 (2)借山水之景,烘托人物心情,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60、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示例: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

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61、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示例: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