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知识培训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2016年2月12QC是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的简 称 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 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 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 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 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 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 组”QC小组的概念3QC小组命名命名原则:根据所发布的课题主要内容精 选课题,紧扣课题名称联想命名QC小组名称 应简明易记,亲切贴近,具有象征意义,使小 组成员倍感亲切、更加自豪例如:“***工程 是实测实量”QC小组、 “***工程质量改进 ”QC小组,也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命名,如:轧 钢厂“星光”QC小组、解决质量缺陷的“啄木 鸟”QC小组,按区域命名的小组,4小组概况表QC小组课题登记表小组名称大同218金茂国际项目部QC小组成立时间2013年9月课题名称超高层安全上人通道爬梯改进 课题注册编号 ZT-201440 小组宗旨以人为本 提高人身安全保障小组类型服务型组 长活动日期2013年9月—2013年10月注册时间2013年9月小组人数8注册编号ZT-201440活动频率不定期TQM教育时 间人均9小时5QC小组活动小组解决问题涉及两方面 的技术 专业技术 ---- 主要指问题 所涉及的专业范围 管理技术 ---- 主要指程 序、证据、方法、技巧等 QC小组活动遵循的原则 是“小、实、活、新”61)遵循PDCA循环(四个阶段十个步骤)P(Plan)计划阶段:六个步骤(选择课题、现 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确定主因、 制订对 策)D(Do)执行阶段:一个步骤(按对策要求进行 实施)C(Check)检查阶段:一个步骤(针对课题目 标检查实施效果)A(Action)处理:两个步骤(制订标准化,防 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及下步打算) QC小组特点72)以事实为依据, 用数据说话选择课题 现状调查找问题症 结 设定目标值 确定主要原因 对策表目标 实施及实施验证 课题检查效果 3)应用统计方法89① 现场型:以班组和工序现场的操作工人为 主体组成,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 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范围在生产现场。
特 点:选择的活动课题较小,难度不大,是小组成员 力所能及的,活动周期较短,比较易出成果,但经济效 益不一定大② 攻关型:由管理者、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三结合”组成,以解决技术关键为目的 特 点:课题难度较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入较多的 资源,技术、经济效果明显课题类型10③ 服务型:由行业中的辅助人员和服务人员组成 的小组,以推动服务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 服务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活动范围在服务现场 特 点:活动课题较小,围绕身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活 动时间不长,见效较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大,但社会效益比 较明显,甚至会影响社会风气的改善④管理型:由管理人员组成,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 ,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 特 点:选题有大有小,课题难度也不同,效果差别也较 大⑤创新型: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主,开发新产 品 (项目、服务)、新工具、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以 满足顾客的需要,提高竞争力 特 点:要解决的课题及达到的目标是从未发生过的11选择课题选题注意事项: 课题宜小不宜大 1)“小”的作用: ① 易于取得成果,活动周期短,更好地鼓舞士气; ② 大部分对策都能由本小组成员自己来实现,发挥 小组成员的创造性; ③ 大部分是在本小组的生产工作现场,是自己身边 存在的问题,取得成果后自己(或本区域)受益,更 好地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④ 容易总结成果,在发表的10~15分钟里能够将活 动时所动的脑筋,所下的功夫、克服困难的毅力充分 表达出来,对其它小组更有启发。
12选择课题2)课题名称:“实” 一目了然地看出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抽象; 选择能以特性值来表达的课题名称直接明确选 择此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存在 问题,不要长篇大论地陈述背景、工艺流程等 内容要简洁,直截了当提出存在问题,并尽可能 用一些量化的语言加以描述13现状调查目的:找出问题的症结,掌握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 为确定目标值提供依据 承上(选题理由),启下( 目标、原因分析、效果检查) 步骤:1)识别问题症结: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2)目标设定依据:根据数据计算、分析等, 导出目标值 注意事项: 1)用数据说话 ① 客观性,防止只收集对自己有利的数据; ② 时间上约束,要收集最近时间的数据; ③ 可比性,改进后能反映出变化程度14现状调查2)避免分析原因 3)要在现场观察、跟踪,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多层 次对数据展开分析(利用分层法);找到问题的症结 所在; 4)掌握现状与课题目标之间关系,为制定目标提供 依据 存在的问题 1)数据收集量不足,不具有代表性比如,用一个 月的数据反应全年的水平,是不科学的15现状调查2)数据分类错误或混乱比如一组对数据中既有缺陷类 又有工序类数据。
3)统计工具运用不准确比如,数据不足50个,项目分 类小于四项,运用排列图找症结;还有支出据排列图和 饼分图,没有对应的数据表,数据出处交代不清 4)缺少分层分析,没有找出关键的少数,也就是症结问 题 5)数据收集的时间不对,比如,小组立题时间是2010年 1月,用2010年1-5月的数据作为现状调查的数据还有 收集的数据有时间上的缺失16用表格及排列统计法进行检查频率的统计17设定目标 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为效果检查提供依 据 ——目标值设定的依据还可按照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 ① 参考上级下达的指标或标准的要求、顾客提出 的需求等; ② 通过水平对比,在设备条件、人员条件、环境 条件等方面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与同行业已达到先进 水平的企业进行比较,制定出也能达到该水平的目标 ; ③ 通过与自身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好水平比较 ; ④ 通过现状调查,找出症结所在,预计解决程度 ,测算能达到的水平18设定目标指令目标课题(指令性课题)没有现状调查步骤,但 在设定目标后要进行目标可行性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必 须罗列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按层次分析),找出问题的 症结,并说明目标能否实现 目标要有一定挑战性; 目标应是通过小组的努力可以达到的; 设定目标注意事项: ①目标与课题问题相对应,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 ②目标值不必全部罗列,从属目标值在效果检查时连带 说明; ③目标要明确、量化。
④制定的目标要有依据19用柱状图进行现状与目标的对比20分析原因分析原因应做到: ① 针对问题的症结分析原因 ② 展示问题的全貌 可采取5M1E的方法, 5M1E是指人、材料、机 器、方法、测量、环境六个方面 ③ 分析原因要彻底,不断问“为什么”,要针对 结果,把原因一层层展开分析到可以采取对策为止 例如分析到“工艺不合理”、“设备精度低”、“人 员素质差”等就做为末端原因,制定的对策就不具体 ,很难保证对策的有效性 ④ 要正确、恰当地选用工具21分析原因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 身体状况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 养状况 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等; 方法(Method):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 作规程 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 准、正确; 环境(Enviromen) 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 洁条件5M1E详解22分析原因确定要因的一般步骤23分析原因序序 号号末末 端端 原原 因因分分 析析 验验 证证负负 责责 人人结结 果果1 1采用钢管搭设上人爬梯时,材料需一次投入, 不能周转使用,增加使用数量,增加成本钢管使用量大程炳勇程炳勇要因要因2 2钢管比较易滑且扣件在使用过程中会松动,造 成上人爬梯不牢靠,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钢管爬梯使用次数 比较频繁,扣件活 动量大申屠申屠 洪雷洪雷要因要因3 3搭设小横杆的长短不一由于施工现场就 地取材小横杆长 短不一吴海龙吴海龙非要因非要因4 4传统上人马道搭设一般都是从底到顶,荷载 较大,且工人上下班,荷载集中,安全隐患 较大从架体整体考虑 ,爬梯局部用钢 量较大张向群张向群要因要因5 5上下材料运输不方便爬梯搭设位置不 统一、踏步间距 不均匀郭生华郭生华非要因非要因原因分析表24分析原因 要因确认常用的方法: ① 现场验证: 到现场通过试验,取得数据来证明。
② 现场测试、测量: 到现场通过亲自测试、测量,取得数据,与标准进行比 较,看其符合程度来 证明这对“机、料、环”类因素进行确认时很有效 ③ 调查、分析: 对于“人”的方面的有些因素,不能用试验和测量的方法 来取得数据,则可设计调查表,到现场进行调查、分析, 取得数据来确认25用鱼刺图进行原因分析26制定对策针对主要原因制定对策 1)制订对策通常采用的步骤: ① 提出对策 ② 研究、确定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并考虑其有 效性、可实施性、持久性 ③ 制定对策表:按“5W 1H”的原则27实施对策组织实施,小组成员应严格按照对策表制定的对 策、计划进行实施,课题组长定期对实施进程进行检 查① 按“对策表”的要求逐一实施,并强调小组成 员实施; ② 每项对策的实施,要按照对策表中的“措施” 栏目逐条实施; ③ 每项对策在实施完成后要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并与对策表中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以检查该项 对策是否有效;如果确认没有达到对策表中所定目标 时,要重新进行原因分析 、评估措施或方案的有效性 ;28实施对策④每项对策实施后,除确认该条对策目标外, 还需对是否影响安全、环境、质量、管理、费用 及成本提高等方面进行检查。
⑤最好用图表数据和前后对比照片展示小组活 动过程,直观易懂29检查效果活动效果对比 ① 与目标值进行对比,看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成 ;达到,进入下个程序;未达到,回到原因分析步骤 ; ② 活动前、活动中及活动后数据对比(一个阶段 数据),检验实施效果; ③ 若现状调查使用过排列图等统计工具作问题症 结(A类因素)的查找,则应在效果检查中收集活动 后数据进行再次分类统计,以明确实施效果;30用表格及排列统计法进行检查频率的统计31检查效果经济效益计算: ① 有详细的计算公式,若计算式复杂的话应加 文字注解; 计算时间:一般为活动期间(包括巩固期); 实际效益=产生效益-投入费用 ② 须有相关部门评审确认; 无形效果总结: ① 课题实施后对社会、企业(或本工作区域) 作出的贡献; ② 小组成员参与活动后自身价值的提高3233343.社会效益附上甲方、监 理、合作方的 评价表35对实施前和实施后的目标值用柱状图表示36巩固措施(形成标准化)1)把已被时间证明了的有效措施内容纳入有关 标准(增补、变更、修改后的工作方法、工艺文 件、作业标准、图纸、资料、管理制度等),并列 出标准化文件名称及编号; 2)经现场确认是否执行?主管部门?审批执行 时间? 3) 巩固期内做好记录,进行统计,用数据说明巩 固状况(巩固期须证明效果稳定);37总结及下一步打算1)解决了哪些相关问题与未解决的问题; 2)活动程序及方法应用方面总结与不足; 3)提出下一次课题,持续开展活动。
38用雷达图进行自我评价39QC小组成果发表(1)总结及整理成果报告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严格按活动程序进行总结 问题解决性(10个步骤)创新性(8个步骤) 2)成果报告充分体现活动中所下的功夫、克服的困难 及进行的科学的判断的情况 3)成果报告要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少量的文字 说明来表达 4)不要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名词术语,不得不使用时 ,应加注释 5)在成果报告内容前可简要介绍小组概况等相关内 容40成果发表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