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看得见的思考

km****6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50KB
约4页
文档ID:110597305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看得见的思考_第1页
1/4

看得见的思考——三年级思维导图法课外阅读指导课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 郑粤玲教学背景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目标,有这样的表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新课程同时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意见,同时倡导“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2004年,中国儿童阅读推广第一人梅子涵先生发表了《做一个点灯人》的重要演讲后,整本书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始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读书,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文学素养的提高有持续而又深渊的意义在学校“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下,“整本书的阅读”活动在我们班持续开展, 学生阅读兴趣浓厚,班级课外阅读蔚然成风基于这样的背景,如何让“整本书的阅读”在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人文品性的塑造,读书习惯的养成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发现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实现我们的指导目标,而且可以与传统的读书笔记进行融合,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大工具思维导图是什么?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受“达芬奇笔记”的启发而发明的发散性组织思维的一种工具。

对于“读整本书”来说,它是一种图文并茂的笔记方法,在国外风靡了很久2003年,号称中国大脑先生--董海韬把它引进国内后,引起很大反响,被广泛应用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目前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应用对于“读整本书”来说,思维导图有哪些作用? 1、提取信息、分类梳理、整体把握; 2、引发思维,理清思路,增强记忆; 3、复述故事,提供思路,避免遗漏; 4、方便交流,互通有无,提高认识因此,我们课外阅读共同体想尝试着用思维导图的阅读策略,逐步训练学的全脑阅读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收敛思维、视觉化思维、结构化思维等)教学目标:1、 认识思维导图,拓展阅读思考方法2、 学习绘制思维导图,巩固抓关键词提取信息的能力3、 引发思维,理清思路,提高课外阅读兴趣核心目标:学习绘制思维导图,巩固抓关键词提取信息的能力教学流程:第一模块:回顾《夏洛的网》,回忆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和相信息复习阅读报告单第二模块:回顾《时代广场的蟋蟀》,回忆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和相信息完成阅读报告单第三模块教学准备:十张彩纸,42张白纸,带上阅读报告单教学设计:看得见的思考——思维导图法课外阅读指导课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 郑粤玲一、引入话题同学们,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会用到一些方法来帮助我们读有所获,它们都是很好的阅读方法,你们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今天我想向你们介绍一种更有趣的阅读方法,它被成为看得见得思维(板书)——思维导图法二、分享儿童阅读思维导图,直观感受思维导图的形式及作用 Ppt:手绘思维导图的方法 三、以《夏洛的网》PPt 封面,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制作思维导图 四、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方法(板书方法,用导图的方式))PPT出示图画 五、根据阅读报告单回顾共同阅读的《时代广场的蟋蟀》,根据方法分小组练习制作思维导图 六、小组汇报思维导图七、独立制作自己阅读中喜欢的故事或书籍思维导图1、你还读过哪些书?想选哪一本书做思维导图和大家分享?2、抽个别学生到投影仪交流自己的阅读思维导图。

3、举起自己的思维导图,相互展示学习八、交流自己的思维导图九、小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