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按图索骥的故事 【拼音】àn tú suǒ jì 【基本释义】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贬义词 【出处】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近义词】按图索骏照本宣科刻舟求剑生搬硬套胶柱鼓瑟 【反义词】不落窠臼无迹可寻 【成语故事】 秦国有个人叫孙阳,他一眼就能认出好马和坏马,人们把他叫“伯乐”伯乐把自己认马的本领都写到叫《相马经》的书里,画上了各种马的图伯乐的儿子很笨,却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伯乐的儿子把《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一天,伯乐的儿子在路边看见了一只癞蛤蟆他想起书上说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的就是好马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他想他非常高兴,把癞蛤蟆抓回了家,对伯乐说:“快看,我找到了一匹好马!”伯乐哭笑不得,只好说:“你抓的马太爱跳了,不好骑啊!” 按图索骥的寓意: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成语按图索骥的故事2 解释: 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 这个成语来源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成语按图索骥的故事3 [拼音]:àn tú suǒ jì [释义]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
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语出]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正音] 索;不能读作“sù”;骥;不能读作“yì” [辨形] 索;不能写作“素”;骥;不能写作“冀” [近义] 照本宣科 生搬硬套 [反义] 不落窠臼 [用法] 多含贬义用来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事物一般作谓语;也作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成语故事]: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造句]: 1、老梁,我们是按图索骥才找到你的住宅的。
2、刑警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按图索骥,迅速将罪犯抓获归案 3、工具书中索引的作用,就在于能让人按图索骥,很快找到自己所要的资料 4、他做什么事情都是按图索骥,效率太低. 5、时间和实践是一面好的镜子,你听说过谁按图索骥得到过千里马? 6、又如果你的泰国经验很像其他旅客的典型按图索骥路线,那么你也会很容易绕过避开西方人的路线几天 7、如果那时有破阵宝图在手,大伙儿按图索骥也就不至于空手而归 8、他有了藏宝图按图索骥,飞机一飞回去后,他就要派人过来了!大哥,我们怎么办? 9、他们用从模具中规范生产出来的特殊建筑模块,按图索骥地建造未来栖身之地,用插件的原理,像堆积木那样,造出让上苍和大漠叹为观止的奇迹,大漠乐园一期 10、我努力看着他,试图按图索骥每一个细枝末节,记忆里没有一点重合 11、手里拿着名单,按图索骥,先奔着几个规模大的企业去 成语按图索骥的故事4 解释: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成语故事: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成语按图索骥的故事5 按图索骥的主人公是谁? 按图索骥的主人公是孙阳 按图索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孙阳的简介: 伯乐本名孙阳,一说他乃赵简子御者,善相马,字子良,又称王良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 按图索骥的典故: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只要让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马的优劣。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于是人们都把他称为“伯乐”为了不让自己的一身绝学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识马经验写成一本书,名为《相马经》,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马 孙阳的儿子资质很差,却想继承父亲的事业在熟读了这本书后,他以为自己学到了父亲的所有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里马《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他按照这个特征找了很久,也没有什么收获 有一天,他发现路边有一只蹦蹦跳跳的动物,他看了很久,觉得这个东西很像《相马经》中所说的千里马,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个“千里马”捉住,并带回家一进门,他便嚷着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长得和《相马经》中说得差不多,就是个头小了点,蹄子差了些孙阳一看儿子手里捉着的居然是一只癞蛤蟆,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傻儿子,你拿的是一只癞蛤蟆,根本不是什么千里马啊!你这样按图索骥是不行的,要学相马的本领,就得多去看马、养马,深入地了解马才行啊!”儿子听了羞愧不已,从此便一头钻到马群中去研究马 按图索骥的启示: 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也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正确。
成语按图索骥的故事6 1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只要让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马的优劣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于是人们都把他称为“伯乐” 为了不让自己的一身绝学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识马经验写成一本书,名为《相马经》,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马 孙阳的儿子资质很差,却想继承父亲的事业在熟读了这本书后,他以为自己学到了父亲的所有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里马 《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他按照这个特征找了很久,也没有什么收获 有一天,他发现路边有一只蹦蹦跳跳的动物,他看了很久,觉得这个东西很像《相马经》中所说的千里马,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千里马”捉住,并带回家 一进门,他便嚷着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长得和书中说的差不多,就是个头小了点,蹄子差了些 孙阳一看儿子手里捉着的居然是一只癞蛤蟆,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傻儿子,你拿的是一只癞蛤蟆,根本不是什么千里马啊!你这样按图索骥是不行的,要学相马的本领,就得多去看马、养马,深入地了解马才行啊!” 儿子听了羞愧不已,从此便一头钻到马群中去研究马。
2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材料 【注音】àn tú suǒ jì 【解释】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指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易于获得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照本宣科 生搬硬套 按部就班 【反义词】不落窠臼 见机行事 3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点评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论工作还是学习,死板教条、生搬硬套是靠不住的,一定要多实践,在反复实践中总结经验,获取知识参考和借鉴没有错,更重要的是从中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从借鉴中懂得创新不要被固定思维套牢,闹出不必要的笑话懂得在失败中总结出经验,从经验中创造出成功 成语按图索骥的故事7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孙杨的人 他很会分辨马的好坏,大家都叫他伯乐可以给宝贝说一下伯乐的含义,不要求要懂,起码有个概念~) 伯乐将自己一生看马的知识写成了一本书 在书里详细的把好马的特征都描述了下来 一天,伯乐的儿子希望自己能和爸爸一样厉害 于是就拿着这本书认真的看了起来 书上写着: 好的马儿,要有高高的额头,大大的马蹄,鼓鼓的眼睛,而且还能跳的很高 能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一匹好马了 伯乐的儿子看完后得意极了 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父亲的本事。
有一天,伯乐的儿子在路边看见了一只癞蛤蟆 想起书上说的高额头,眼睛鼓,四个蹄子,跳跃力惊人 心想:哎呀,他和爸爸书上写的千里马好像,就是蹄子短了点 但是也算是一匹好马了 他很开心,一个飞扑抓到了癞蛤蟆 然后向父亲的书房里跑去,想在父亲的面前炫耀一番 伯乐看到宝贝儿子手里捧着的“良驹”哭笑不得 笑了两声说道:"儿子诶,你这匹良驹只会跳恐怕你不好骑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小朋友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活学活用,努力学习书本知识 但是也要灵活应用,不能像上面的小朋友一样哦~ 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