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班级日常管理(上),班级日常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用心的艺术班级日常管理,本章将帮助你学习 班级日常管理的含义、内容、特点和原则 班级环境管理的构成 制度环境:学校制度与班级规范 物质环境:班级教室布置的基本原则及班级座位编排应注意的问题 班级生活管理:班级集体生活管理和个人生活管理应注意的事项,班级管理与班级日常管理,,主要内容,第一节 班级日常管理概述 班级日常管理的含义、内容、特点及原则 第二节 班级环境管理 一、班级制度环境管理;二、班级物质环境管理 第三节 班级生活管理 一、班级集体生活管理;二、班级个人生活管理 第四节 班级信息管理 (自学) 一、收集并筛选信息 ;二、信息沟通的形式 第五节 班级评价管理,即学生的评价 (自学),第一节 班级日常管理概述,一、班级日常管理的含义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的管理首先面对的是日常管理,它既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班级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或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不可或缺的过程何谓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日常管理指在学校集体环境中,管理者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依据,制订学生一日生活运转过程的行为规范要求,以此作为常规管理的内容和标准来实施管理,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他们在校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等校内活动的顺利开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健康幸福地成长。
日常管理的目的,学生日常管理的过程,就是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化(或转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这其中的内化(或转化)是关键达到行为规范教育之目的 即实施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并纠正学生在校内的一切违纪违规行为,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实践,巩固下来,形成一种品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一)就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而言 以小学阶段为例,主要包括 小学生在学校一日行为规范要求中有进校规则、课堂常规、集会常规、离校规则、课间规则等内容; 其它各类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规范要求中有升降国旗规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文明礼貌行为常规等内容某校对学生提出的一日常规十问,⒈来校前胸卡、学习用品、作业带齐了没有? ⒉与师长、同学主动打招呼了没有? ⒊进校后将自行车按要求摆放了没有? ⒋值日工作到位了尽职了没有? ⒌课前做好准备、课上积极思维、踊跃发言了没有? ⒍遇到异常情况及时与师长沟通了没有? ⒎校园环境自觉维护了没有? ⒏“两操”按要求做好了没有? ⒐行走和活动中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卫生了没有? ⒑放学后及时回家并有计划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了没有?,二、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二)就班主任常规性工作而言,班级日常管理的任务可划分为: 1、班主任每日常规管理工作 2、班主任每周常规管理工作 3、班主任每月常规管理工作 4、班主任学期常规管理工作,一个班级 每天需要做 哪些事情?,,,1、班主任每日常规管理工作,(1)每天到班级关注学生的身体、学习、生活与精神面貌,了解、关心班级情况 (2)检查班级学生出勤情况。
如果学生缺勤了,要及时了解原因,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同时向教导处(规模大的学校可向年级组长)汇报 (3)检查、督促班级卫生(晨扫、午休、放学后),及时给予表扬或批评,做好教室、包干区的保洁工作1、班主任每日常规管理工作,(4)升旗仪式、广播操应按时到班督促 要求学生整队做到静、齐、快 (5)观察班级公物保管情况如发现有损坏要及时调查、教育和处理 (6)每天检查文明守纪情况 如学生衣着,佩载胸卡、红领巾、团徽等 (7)每天检查班级日志记录2、班主任每周常规管理工作,2、班主任每周常规管理工作,(1)每周到寝室不少于一次,检查寝室纪律和内务 (2)多深入班级,按计划找学生谈心、沟通,要有记录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及时交流,做好个别教育 (3)加强与任课老师、学生家长的联系 (4)每周布置学生写周记,认真批改,做好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和心灵的沟通5)每周利用午会课对班级情况进行小结、讲评 (6)上好每一节班会课,要有主题,整体设计,写好预案,形式多样 (7)每周安排学生对教室、包干区、寝室的卫生大扫除 (8)每周教育学生上好晚自修,了解、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3、班主任每月常规管理工作,班主任每月常规管理工作,(1)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班团干部会议及宿舍室长会议,并做好记录。
(2)组织主题班会不少于一次 (3)至少进行一次班级状况分析,并研究落实对策措施 (4)具体落实并开展家访工作 (5) 准时出席班主任会议4、班主任学期常规管理工作,班主任学期常规管理工作,(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指导落实学生个人学期规划 (2)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 做到计划周密、目标明确、措施切实可行 (3)完成班主任工作小结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执行落实的情况和工作体会、经验及存在问题4)根据学校要求,组织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精神文明标兵、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的评比 (5)填写素质教育报告书或成绩报告单,完成学生成绩汇总、操行评定等工作 (6)整理分析学生档案,及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和违纪学生的教育工作 (7)组织学生制定假期学习生活计划,安排组织好假期生活三)就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而言,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内容是复杂的,具体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纪律常规管理、学习品质培养、心理情绪调适、科任教师协调与班级教学统筹、家校沟通联系等 来源:张如栩.略论班级日常管理[J].基础教育参考. 2010.1,具体的工作 1、法制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法制教育、反毒品宣传、交通法规及交通安全宣传、禁止违规用电、使用明火等消防法规知识宣传、食品卫生宣传等。
2、纪律常规管理主要包括课堂纪律、自习纪律、考试纪律、住校生生活纪律等 3、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养成如语言文明、礼貌习惯、个人仪表、衣着打扮、卫生保持习惯等 4、学生学习品质培养 5、心理情绪调适与 6、科任教师协调与班级教学统筹 7、家校沟通联系三)就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而言,(以初中阶段为例),1.对问题行为的干预 2、“优秀生”的管理 3、学生违纪的处理 4、学生青春期问题 5、消费教育,6、榜样教育 7、时间管理 8、细节管理 9、学生评价 10、沟通与 学生参与管理,二、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1、班级环境管理 (1)班级制度环境管理; (2)班级物质环境管理 2、班级生活管理 (1)班级集体生活管理;(2)班级个人生活管理 3、班级信息管理 (1)收集并筛选信息;(2)信息沟通的形式 4、班级评价管理,即学生的评价 (1)班级日常管理中的奖励与惩罚;(2)班级日常管理中的操行评定 四)就班级管理内容而言, 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班级日常管理的特点,以小学阶段班级日常为例 (1)易反复.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学习生活中,出现违反纪律的行为是经常化的,是让管理者应接不暇的,这就需要我们管理者反复抓.,小学生日常管理特点,(2)细小琐碎. 一般来讲,在学校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行为,都是相对琐碎较小的事情,无法上升到违纪处分的程度。
比如在集会前,校园内非常洁净,可转眼的工夫,满地的垃圾又出现在你的面前;课间告状的是你方唱吧我登场,一拔又一拔,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这些违反纪律的行为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却严重影响着学校环境下的教育效果,不利于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时还会惹得其他学生家长乃至周围居民的不满小学生日常管理特点,(3)一定程度的他律性由于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对孩子的溺爱、娇惯的家庭又为数众多,因而使得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下降,学生在自我约束和管理规划上存在明显的短板,他们的管理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明显的不强,对违纪行为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在此状况之下,学生的成长的确需要必要的约束,需要一定规章制度的制约,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劝诫四、班级日常管理的原则,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 集体(整体)管理和个别管理相结合 班主任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 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相结合,班级日常管理的理念,“以人为本,管理育人” “以情促管,注重细节”,第二节 班级环境管理,一、班级制度环境管理 二、班级物质环境管理 注意: 班级教室布置的基本原则及班级座位编排应注意的问题。
一、班级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环境主要是指班级日常生活常规,包括师生日常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制度环境中有些是非正式的,即俗定约成的;有些是正式的,并以文本的形式体现出来规章制度 (一)正式制度环境管理 (二)非正式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的作用及特点,制度可以减少人们交往、协作的成本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或班级不仅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且要有好的规章制度 有学者认为,好的规章制度应当具有“六性”:参与性;公平性 ;科学性;人文性;简明性;持久性(相对稳定性) ,(一)正式制度环境管理,1、学校层面的正式制度 如,考勤制度,课堂管理制度(课堂学习秩序),考试制度等 2、班级层面的正式制度:班级常规,二、班级物质环境管理,班级物质环境是人工创设的,以物质为载体的环境一般包括教室的大小、色彩、灯光和照明,教室的布置以及班级座位的编排等几个方面一)教室的布置(教材P103-105),1、教室是班级育人的重要场所(主阵地)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主要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教室的布置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这是极其重要的 教室环境:“整洁、明丽、温馨” 创建一个学习生活的乐园;做到班级物件摆放有序,环境整洁。
一)教室的布置(教材P103-105),2、教室布置的原则 “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育性:审美教育性、合作性和生成性 实用性:美观、实用; 个性化:体现特定的班级文化; 主体性:学生自主设计与操作; 艺术性:,3、教室布置的主要内容,(1)班训与班徽 (2)管理园地:《学生守则》、《班级公约》、《值日表》、《课程表》等 (3)公布栏:各种通知、获奖、检查评比结果以及出勤竞赛情况等 (4)荣誉栏:各种荣誉和奖牌; (5)板报或墙报: (6)学习园地:配合教学活动来设计 (7)其它二)关于色彩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个人的需要和周围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颜色能引起“冷暖”的感觉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颜色不仅能引起各种感觉,也能产生不同的心境 (美国罪犯搬运子弹箱:黑色-浅绿色),颜色的生理效应,有关色彩生理效应的研究表明,光谱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与人的色彩兴奋道消沉的 刺激程度完全一致处于光谱中段的绿色因此被称为“生理平衡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色彩专家率先将“色彩调节”技术应用在医院的手术室中,将白墙刷成绿色,不但稳定医生的情绪,还可消除医生久视血红色产生的视觉疲劳,这一改进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调查显示,教室颜色偏好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最喜欢青色、紫红色和紫色的教室。
不同年级的学生偏好略有不同;男生和女生喜欢的教室颜色有所不同,男生喜欢青色、青绿色和绿色的教室,而女生喜欢的教室颜色是紫红色、紫色和青色模拟教室情境下的书写实验表明,学生在不同颜色的教室里书写的数量没有差异,但书写质量差异明显,在青色教室里的书写质量优于在白色教室里的书写质量,而且学生在青色教室里书写时字符的出错率最低总体而言,学生在青色教室里的书写效率高于在白色教室里的书写效率 苏州大学研究生,李元桥 《小学生的教室颜色偏好及颜色对小学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