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编辑)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93KB
约13页
文档ID:298430378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可编辑)_第1页
1/13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课文主要记叙了去杭州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这位聋哑青年观鱼的时候认真专注,全神贯注,他画出的鱼儿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美了青年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做事专心致志的优秀品质一起看看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建构执著的主题 (一)师生交流,揭题并质疑 (二)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三)检查学生初读情况相机指导难写的生字 (四)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1. 质疑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重要手段文题中是文章的题眼,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文题质疑有助于学生直奔文章的重点 2.扎实进行初读,扫清读音障碍,引导学生在默读中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 二、细读,洞察执著的内心 (一) 生自主学习课文,要求 1. 边读边划,找出文中体现青年人特别的句子,把它划下来; 2. 边读边写,写出对句子理解与感受 (二)反馈汇报,相机指导 1.观察中感受一份专注 重点指导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并请其他同学补充 (2)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明白“呆呆地”与“静静地”的含义 (3)关注“老是”,引出他长期观察的句子“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通过对句子中三个时间词的引读,让学生体会青年对鱼的喜欢是逐层深入的,进一步体会到神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1.抓住“呆呆”与“静静”这两个神态描写的词语,让学生体会青年看鱼的认真。

2.学生对青年的那份认真体会得并不深,只体会在一种“喜欢”的程度,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一整天、每个星期天、一年”中,逐层深入体会青年对鱼的痴迷与沉醉 2.品读中展现高超的画技 重点指导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2)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理解“工笔细描”与“挥笔速写”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妙用及青年的画技高超 (3)学生想象青年在画画时的其他动作,从动作描写中体会其品质 (4)朗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进一步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运用体悟与内化,先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区别两种不同的技法,再让学生联系文本进一步了解两种技法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仅从表面了解这两个动词的含义,而且体会出它的表达效果 3.读写中体会一种境界 重点指导句子“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当时人们议论的情境,把它写下来,注意运用神态、动作等的方法进行描写 (2)全班反馈交流,并在引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深入体会其画技高超。

(3)品味“融”字,体会青年爱鱼到达深层次的境界 设计意图:1.双引号的作用是本单元“我的发现”中提出来,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意思教学中以“特别”为切入点,原因之一是青年在看鱼、画鱼、谈鱼中处处体现其特别之处;原因之二是以其作为切入点,随着对青年特别之处体会的深入,“特别”中带双引号的意义也润物无声般地让学生理解了2.读写结合是本环节的特点基于文章是通过侧面描写进一步烘托青年忘我投入,另外,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因此,小练点就能体现出能力的迁移 三、提升,追寻执著的根源 (一)结合青年所做的事,让学生谈谈懂得了什么 (二)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 2.把描写聋哑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抄了下来 设计意图:1.本环节在于让学生在体会青年人勤奋、专注的基础上,联系其活实际,畅谈自身的体会,内心青年的品质2.作业的布置有助于积累人物描写的好词佳句,为单元习作做铺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谈话交流,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对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感悟 二、思考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课文 从的角度理解课文,了解其情感的变化,体会他是如何进行观察的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好词佳句 五、拓展阅读 进一步体会人物执著的追求以及描写人物的方法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词,重点理解:举止、赏心悦目、融为一体、一丝不苟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弄懂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意思及其相互关系,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忘我的品质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定学生分节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生词有没有读准,课文有没有读通 2.“开火车”领读生词 3.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聋哑青年、“我”) 4.小结预习情况,提示阅读目标 (三)讲读课文 1.默读课文的开头部分,想想:“我”是在哪里认识那位青年的,“我”为什么喜欢去那里?指名回答,联系课文理解“赏心悦目”。

2.默读思考:一开始,那位青年给“我”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①指定学生用书上的四个字概括板书:举止特别)理解“举止” ②那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里?用“ ”划出书上的有关句子 ③怎样才能读出那位青年“举止特别”?先自己练读,再指名读,后评读,再练读 ④这位青年看鱼如此专注入迷,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的?说说“忘我的境界”的意思 3.轻声读课文,想想:小女孩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①指定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②(出示小黑板:课文第7自然段),讨论交流: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年画的金鱼栩栩如生? (1)那位青年用了哪些方法画金鱼的,结合图示和简笔画,简要介绍“工笔”和“速写” (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那位青年画得怎么样呢?理解“一丝不苟” (3)朗读前后两个分句,速度应有什么变化?先自由练习,再指名朗读,后齐读 (4)理解和想象“融为一体” ③小结板书:了解) 4.过渡默读9—14节,思考:“我”是怎么发现那位青年是位聋哑人的? ①指名用读书的方式回答 ②“我”的心为什么会咯噔一跳?指名回答练习用“没想到……没想到……更没想到……”说话。

③连用两个感叹号不但表达了“我”当时极为惊讶,还表达了“我”对那位青年的什么感情?(板书:敬佩) ④有感情地齐读 5.过渡引读12—14节,(板书:先游到心里)思考:“游到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 ①我们常说的“心里”,其实是指哪里? ②究竟是什么游到青年的脑海里呢? ③回顾朗读4、12自然段,说说为什么那位青年会把金鱼的特征刻在脑海里? ④“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是什么关系呢?指导学生用“先……然后”、“只有……才”、“如果……就……”、“因为……所以”等句式练习说话 (四)讨论分段 1.回顾“我”对那位青年的认识变化的过程,提示学生可扣住这条线索给课文分段 2.学生练习,讨论交流 (五)交代第二课时教学任务,进行书写练习 1.第二课时教学任务 ①进一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继续练习用“段意综合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③学习本文的和那位青年是怎样观察和积累材料的 2.课堂练习 ①抄写生词两遍,提示难点:聚、聋、哑 ②先写出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词语的意思: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融为一体。

板书设计: 看鱼 勤奋 专注 青年 画鱼 执着 画技高超 :欣赏——误解——敬佩 鱼游到了纸上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地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立足课题,提出疑问 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鱼游到了纸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设计点评:直奔主题,让学生立足课题提问,引起学生阅读期待和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诵读入境,整体感知 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不明白,下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能否从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出示读书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

要求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②边读边思考“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尽量将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来单独再读读 ③读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2、同桌相互交流:上面的读书要求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3、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针对容易读错的字,板书正音:澈、港、缸、聋 4、指名交流:你对“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 [设计点评:带着问题读课文使学生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求、读有所获的习惯,真正达到快速感知文本内容、初步了解文本特有内涵的目的,为探究文本、走进文本作好铺垫] 三、认读词语,概括内容 1、出示三组词语认读 A:聋哑青年 举止特别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B: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 C:大家赞叹 纷纷议论 相互交谈 游到心里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部分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