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四下语文全册古诗以及解析汇总

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KB
约10页
文档ID:342674599

四下古诗词1.四时田园杂兴①(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②飞注释】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ɡ ②蛱蝶:蝴蝶的一种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他的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译文】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格外诱人田里麦花已雪白,油菜花却谢了,显得稀稀落落白天变长了,路边的篱笆在夏日映照下,没有行人经过,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只有蜻蜓和蛱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这里是“其二十五”全诗都是写景,表现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前两句对仗很工整:梅子金黄、杏子肥、菜花稀黄、白、肥、稀”这四个形容词组合在一起,让人不由想到万物蓬勃生长的画面后两句用蜻蜓、蛱蝶的翻飞来衬托村中的幽静,从侧面写出了初夏农事正忙,所以行人少见。

诗歌妙在后两句,画留空白处,诗有言外意,写出了田园生活宁静的气氛,余味无穷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2.宿新市①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②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注释】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有《诚斋集》传世译文】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客店旁的树还未形成浓密的绿荫,树枝上绽出嫩绿的新叶,迎着春光生长忽有几个儿童嬉笑着跑来,追捕两三只翩飞的黄蝴蝶,却见蝴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赏析】作者途经新市,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写下《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这里是其中一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前两句笔调清新明快,先勾勒远景,“一径深”的“深”字,写出小路往远处延伸,拉长了视线;后写近景,稀疏的新绿在枝头,一远一近,给人以悠远宁静之感。

后两句笔锋一转,由静景写到人物活动,一静一动,使整首诗画面一下子生动起来看似平淡的“无处寻”,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仿佛看到了菜花正在盛开的情景以及儿童的活泼情态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风光3.清平乐①·村居②【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③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④?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⑤,溪头卧剥莲蓬注释】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村居:词题 ③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今属江西)时写的此地古代属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翁媪:老翁和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其词多写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今存词六百多首,有作品集《稼轩长短句》译文】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边青草茂密,映衬得小溪更加清澈那是谁家的老两口啊,在屋前用吴地方言聊着天,喝酒逗乐,真是其乐融融。

大儿勤劳,在溪东的豆田间锄草;二儿手巧,正在编织鸡笼;小儿最淘气可爱,横卧在溪边剥莲蓬,自由自在赏析】辛弃疾四十三岁后,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抗金报国的理想破灭后,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时写的清平乐”是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曲调、句数和字数,“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整首词清新质朴,浅显易懂,上阕点明了老两口的生活环境幽美,精神愉快下阕中“卧”字最为传神,写出了小儿的无拘无束、天真可爱整首词三处写到小溪,正好将五个人物的活动联结成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之情4.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①有花枝俏②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③时,她在丛中笑注释】①犹:还,仍然 ②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③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这里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他在漫长的中国革命过程中创作的几十首旧体诗词是政治和艺术高度统一的光辉典范。

译文】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俏丽但不争夺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赏析】《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反用陆游同调同题词意而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塑造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等词句,点明了环境的险峻恶劣,而梅花“犹有花枝俏”,一个“俏”字让人联想起梅花迎雪绽放、冰清玉洁的姿态下阕主要写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风骨,“不争春、春来报、丛中笑”这组词形象地展现了梅花迎接“春天”的坚定信心和不居功自傲的谦逊品格这首词情绪热烈,顿挫有力,塑造出梅花高洁而又乐观的形象5.江畔①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②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③开无主,可④爱深红爱浅红?【注释】①江畔:江边 ②黄师塔:一位姓黄的僧人的墓所当时蜀人称僧人为“师”,称僧墓为“塔” ③簇:丛 ④可:到底、究竟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登高》等。

译文】黄师塔前,江水滚滚向东流,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我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的桃花,还是那浅红的桃花呢?【赏析】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黄师塔前看桃花黄师塔前”交代了地点,“春光”点出了时间是春天,“懒困”描写了诗人困倦的神情第三句中两个“爱”字叠用,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表达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的愉悦心情6.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①,无限风光尽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注释】①山尖:山峰 ②尽:都作者简介】罗隐(833—910),原名横,字昭谏,唐代文学家时人将其与温庭筠、李商隐合称“三才子”,其诗语言精警通俗,脍炙人口,有《雪》《西施》等名篇传世译文】不论是广阔的平原还是高高的山顶,只要是百花盛开的地方就有蜜蜂的身影。

它们一生辛勤地采集百花,酿成香甜的蜜汁,却是苦了自己,甜了别人赏析】大中十三年(859)底,罗隐至京师考进士,考了许多年,都没中第,史称“十上不第”诗人对当时的考试制度、朝廷很失望,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愤满这大致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前两句语气十分肯定,盛赞蜜蜂尽占美好的春光,表现了诗人对蜜蜂的羡慕与赞美之情后两句急转直下,由前面盛赞蜜蜂“占尽风光”转而咏叹它终生徒劳,所获甚少蜜蜂辛苦酿成的蜜主要是用来供养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却很少,而这完全是出于它的本能,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公平可是诗人却从这里发现了问题,并替其发出了“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不平之鸣诗人通过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表达了对辛勤耕作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7.独坐敬亭山①【唐】李白众鸟高飞尽②,孤云独去闲③相看④两不厌⑤,只有敬亭山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境内 ②尽:没有了,消失 ③独去闲:悠闲地独自飘走 ④相看:相互看着 ⑤两不厌:指人和山彼此相看不厌烦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李白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译文】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辽阔的天空中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悠闲地越飘越远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赏析】这首诗是李白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前两句的“鸟飞”“云去”,以“动”衬“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后两句将敬亭山人格化,虽然众鸟高飞、孤云独去,但还有敬亭山不离不弃,与诗人相伴这首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是“情中景,景中情”8.芙蓉楼①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②,平明③送客楚山④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⑤在玉壶注释】①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②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③平明:天刚亮 ④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⑤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与李白齐名,号称“七绝圣手”;因为曾任江宁丞,又号称“诗家夫子王江宁”他的七绝成就最高王昌龄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意境悠远;宫怨诗的成就也很高译文】寒冷的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赏析】《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时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两首诗当为此时所作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前两句写景,景中藏情首句从昨夜的冷雨写起,其中一个“寒”字增添了冷清的意味,渲染了离别的气氛;第二句中的“平明”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孤”字既写出了雨后楚山的孤影,也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心情后两句言志,写的是自己冰心”指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玉壶”指用玉做成,晶莹剔透的盛酒器,形容人的纯洁与正直。

这首诗构思别致,既写了与朋友的离情别绪,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