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XXXX新二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管理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65.50KB
约66页
文档ID:607375560
XXXX新二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管理_第1页
1/6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二级,1,1,,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2,,内 容,,第一节 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第二节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第三节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第四节 护理安全管理,,第五节 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3,,概 述,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第五章,,共五节 30,条,,,核心条款 2条,,—优质护理、责任制护理,4,,理 念,“,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 医疗服务理念以,持续质量改进,思维方式保证医院管理健 康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各种服务,流程,、,制度,建设、操作,规范,实施等相关条款,,对维护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及职业,防护,条款,,(绢花),5,,6,,追踪访查工具,追踪主线及要点,,追踪地图,,追踪检查表,,追踪资料收集表,,改进建议汇总表,7,,8,,,第一节,,,,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共4条),9,,第一条(两款),,院领导,,履行对护理工作领导责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协调与落实全院各部门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具体措施落实到位,10,,,1、1 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11,,,【C】,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定期专题研究护理管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 按照标准配置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和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查看医院有关护理部组织管理,文件,和,体系图,,查看护理管理,目标,和实施,措施,,查看院长(或副院长)每季参加专题研究护理管理的,会议,和解决问题的记录,,查看人事科和护理部护理管理,岗位,、,人员,配备、,资质,和,职责,,抽查各层次护理管理者3-5名对岗位职责和管理目标知晓情况,12,,【B】符合“C”,并 落实岗位职责和管理目标,对各层次护理管理者有考核,查看各层次护理管理者岗位,职责,和管理,目标,的考核,标准,,考核各层次护理管理者3-5名对岗位职责和管理目标落实情况,,13,,【A】符合“B”,并 护理管理体系,惯性,有效运行,抽查各层次护理管理者3-5名职责履行有效护理部主任护理管理岗位培训率达100%,,,护士长培训率大于60%,,(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14,,,政策水平较高、业务能力突出,,管理素质优良的理管理队伍,,15,,1.2 医院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 年度计划、 年度总结,,,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与医院总体规划和护理发展方向一致。

相关人晓规划、计划的主要内容,,有措施保障落实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有效执行年度计划并有,总结,,有对规划和计划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追踪分析,达到,持续改进,护理工作,16,,第二条(两款),执行二级(医院,-,科室)护理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17,,2.1,,执行二级(护理部-护士长) 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有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的工作方案,执行二级(护理部-护士长)护理管理,,二级(护理部-护士长)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有效运行,,与相关临床科室及职能部门至少每半年有一次联席会议或其他协调机制,,,对开放床位大于300张的医院,应执行三级(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管理组织体系,18,,1979年,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的意见》,,半独立,状态,,1986年,卫生部印发《关于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护理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组织体系,19,,20,,职 权,护理部的职权范围:,,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培训,、,院内,调配,、,考核,、,奖惩,等护士的,调出,、,调入,、,晋升、提级、任免,及护校毕业的院内,分配,,均由护理部提出意见,,会同,人事部门决定,21,,2、2 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 实施护理管理工作,,,,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关制度,实施护理管理工作,,,依法执行护士准入管理,,职能(护理部、人事部门等)部门对《护士条例》执行及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22,,第三条(一款),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23,,3.1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有工作方案与具体措施,,,护士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要求,,,有统一管理的护士分级管理档案,,,有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规范明示,并有效执行,,,科室能定期自查、分析、整改,,,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有定期监管检查的结果反馈和,,整改意见,,,有事实证明落实“护士岗位责任制与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取得成效对存在问题与缺陷的持续改进有成效,24,,第四条(5款),,,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25,,4.1 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 岗位职责明确,,,有全院护理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标准并实施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内容并履行职责,,,科护士长负责落实本科护理管理目标及并按标准实施护理理管理,,,护理部对科室护理管理目标、护理质量/数据执行有定期的检查、评价、分析、反馈,有整改具体措施,,,对护理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标准落实中存在问题与缺陷有追踪和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具体措施,26,,,,4.2 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 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有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及时修订。

对护理核心制度(分级护理、查对、交接班、安全输血等制度)和岗位职责有培训、考核相关护士掌握上述内容并执行,,,护理单元对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有自查、分析、反馈及整改,,,护理部履行监管职责,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核心制度落实到位,,,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持续改进有成效,27,,4.3护理单元有专科护理常规 具有专业性、适用性,,各护理单元有能体现专业性和适用性的专科护理常规护士掌握本专业的专科护理常规并执行,,,有专科护理质控措施(见第七章第三节),,,在实施专科护理常规过程中,定期补充、修改与完善相关人员均知晓,执行到位,,,专科护理落实到位,能体现对质控措施落实有分析有评价,,,对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有相应的专科护理常规补,充完善和培训,28,,4.4 能提供体现适时修订并有修订标识的护理制度修订部分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有修订,制度、职责、常规,等相关文件的规定与程序修订后的文件,有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并有修订标识,,,相关护理管理人员知晓修订规定与程序护理人员知晓修订后的相关制度,,,对修订后制度的执行情况有追踪与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29,,4.5定期开展护理管理制度的培训 有培训记录,,有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并落实,,,护士掌握相关护理管理制度,,,护理部对培训落实情况有检查和督促,,,对培训后的效果情况,有追踪与评价,有持续改进,30,,切 记,,执行和决策一样困难,甚至更难。

强 调,,优秀的管理者总是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时时,,记着随后的执行,31,,总结,,管理原则和管理任务决定了“什么是正确的事情”,,管理工具决定了“如何正确地做事”,,32,,第二节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5条),33,,第一条 (五款),有护士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工作标准,,同工同酬,34,,1.1,有护士管理规定,对各项护理工作有统一、,,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有考评和监督有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护士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人员资质与履职要求,,,各护理岗位人员符合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要求,,,职能部门定期对护士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内容,,,对护士管理工作有追踪和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35,,1、2对各级护理人员资质进行严格审核,,有各级护士资质审核规定与程序,并执行,,,相关人员知晓资质审核规定与履职要求,,,相关人员符合相关执业资质的要求,,,职能部门监管并执行,,,对护士资质审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有追踪和评价,改进有成效,36,,1.3,有聘用护士资质、岗位技术能力及要求、薪酬的相关制度规定和具体执行方案,并有执行记录。

(重点是“合同制”管理的护士),,,有聘用护士的资质、岗位技术能力及要求,,,有薪酬的相关制度、规定和具体执行方案,,,聘用护士知晓本岗位资质与履职要求,,,有相关职能部门(人事部、护理部等)及用人科室共同管理的用人机制,,,聘用护士符合相关聘用的要求,,,聘用护士对薪酬制度满意程度较高,37,,1.4,,有全院护士的人员名册、薪酬、享有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等信息,落实同工同酬有保障护士实行同工同酬,并享有相同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的制度护士每年离职率≤10%,,,落实不同用工形式的护士同工同酬、享有同等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待遇,,,护士对薪酬和福利待遇满意程度较高,,,护士每年离职率≤5%,38,,1.5,,护士能够获得与其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与医疗保健服务,,有护士相应岗位职业防护制度及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规定,,,对在岗位上的意外伤害有处理的相关规定,,,护士均知晓,,,对护士的保障上述制度和规定得到落实,做到可及,,,对上述制度落实情况中存在问题与缺陷有追踪和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39,,第二条(两款),,,,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有护理单元护士的配置原则,,,有紧急状态下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预案,40,,2.1有护理单元护士人力配置的依据和原则, 合理调配护士人力,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护理部管理全院护士信息,掌握全院护理岗位和护士分布情况,按照医院的规模合理配置护士,,,护理部制定有护士人力调配方案或措施,可以对全院护士进行调配,,,护士分管患者护理级别符合护士能级水平,,,每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数≤10人,并体现护士能力与病人危重程度相符的原则,,,科护士长可以在科室、病房层面调配护士,,,每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数≤8人,并体现护士能力与病人危重程度相符的原则,,,每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数≤6人,,,能够依据护士能力、专业特点,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效果良好,41,,2.2有各级护理管理部门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规定,有执行的方案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或编制中有机动人员的规定,有执行方案,,,相关护理管理人员知晓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规定的主要内容与流程,,,有护士储备,可供紧急状态或特殊情况下调配使用,,,对储备人员有培训、考核,,,有紧急情况下人力资源调配演练,持续改进,,,机动护士占护士总数达到16.6%,42,,第三条(两款),,,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调配,43,,3.1 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 床位使用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根据护理工作量、患者病情和床位使用率(加床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可动态达到以下标准:,,,(1)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比例≥95%,,,(2)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3)ICU护士与床位数之比达到2.5~3:1,,,(4)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不低于3:1,,,(5)母婴同室、新生儿护士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1:0.6,,,(6)NICU、PICU护士与床位数之比达到1.5~1.8:1,,,有护理岗位说明书,包括工作任务和任职条件,有实例可查,,,护士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符合医院聘任制度规定,,44,,当年度(全院)床位使用率≥93%、平均住院日小于10天时,实际床位与病房护士总数比不低于1∶0.5,,,当年度(全院)床位使用率≥96%、平均住院日小于8天时,实际床位与病房护士总数比不低于1∶0.6,,,医院对科室应基于病人危重程度及护理工作量来配置护士人数,,,能够依据专业特点,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效果良好,,45,,3.2 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调配,,有为实行弹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人员储备,,,有保障实施弹性人力资源调配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效果,,,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在部分科室或部分专业实施实行弹性人力资源调配,,,护士由护理部门统一调配,效果良好,46,,第四条(一款),,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实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动护士积极性,47,,4.1,,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难度及技术要求的绩效考核办法与评优、晋升、薪酬挂钩。

有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难度及技术要求绩效考核方案,,,绩效考核方案制定应充分征求护士意见,,,绩效考核方案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方便护士查询,知晓率≥80%,,,绩效考核结果与评优、晋升、薪酬挂钩,,,绩效考核方案能够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动护士积极性,48,,第五条(两款),,有护士在职培训计划,,保障措施到位,,并有实施记录,49,,5.1 有护士在职培训和考评,,,,有护士在职培训与考评制度,,,有护士在职继续教育计划,并有专职部门和专人负责落实,,,有开展培训的经费、设备设施等资源保障,,,培训与考评结合临床需求,充分体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护士的特点,并与评优、晋升、薪酬挂钩,,,常规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制度完善、内容详实,效果明显,50,,5.2,,落实专科护理培训要求,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根据医院功能及需要,培养临床所需的专科护士有开展专科护士日常训练所需的师资、设备设施等资源保障,,,按照《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等要求,有本院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和培养计划,,,根据临床需要,恰当培养和使用专科护理人才,,,有培训效果的追踪和评价机制,,,有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根据评价结果,持续改进培训工作,效果良好,51,,全方位与员工交流,,沃尔玛公司总裁瑟德奎斯深信:“人是成功的决定因素,所有员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平凡的人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案例:质控员 推销员,52,,第三节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十二条),53,,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依据,《,护士条例,》,、,《,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等文件要求,规范护理行为,措施落实到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履行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54,,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到位,患者安全措施有效,记录规范,,遵照医嘱为围术期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治疗、给药等护理服务,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和治疗反应,,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血治疗服务,55,,保障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有效使用。

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服务和出院指导,,有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按流程提供符合规范的护理服务,,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建立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和护理病例讨论制度,56,,第四节,,护理安全管理,57,,有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组织,相关安全职责明确,有监管措施,,有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信息的制度,改进措施到位,,有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机制,58,,有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如跌倒、坠床、压疮、管路滑脱、用药错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有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有培训与演练,59,,,,患者安全目标,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二、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五、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60,,,第五节,,,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61,,有手术部(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有消毒供应中心(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有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62,,护理 人文 科学,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设置,其中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级学科,为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务院学位办对护理学一级学科的确认,既是对护理人员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全国护理人员的极大鼓舞,是继国家卫生部将护理列入重点专科项目后,国家对发展护理学科的又一大支持,,63,,64,,团队是合力形成的基础,,团队是安全的最后防线,,,感谢聆听,,感谢分享,,。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