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门豹治邺》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mengy****infe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1.86KB
约25页
文档ID:186494078
《西门豹治邺》译文、原文、翻译对照_第1页
1/25

西门豹治邺?译文、原文、翻译对照篇一:西门豹治邺学案及译文 ?西门豹治邺?学案 一、作者链接 褚少孙,西汉史学家、文学家,颖川人他曾是元帝、成帝时的博士他曾对?史记?做过增补工作本文是他在司马迁?史记?中的?滑稽列传?后所增补的一个故事 二、背景资料 西门豹,战国时邺令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位无神论者他初到邺城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业萧条,一片冷清后来才知道百姓为“河伯娶妇〞所困扰他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为河伯娶妻的时机,惩治了地方恶霸权力,教育了广阔的百姓原告出走的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开掘了12道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开展农业消费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纪念他 三、自学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1、找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即娉取 娉,通“聘〞;取,通“取〞; 娉取:定婚 ②复使一人趣之 趣,通“促〞,催促 ③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慌 傍,通“旁〞,旁边,侧边。

2、指出下面的词类活用现象 ①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浮,使动用法,使??浮 ②民可以乐成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3、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 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好 古义:容貌美 今义:多指优点多,使人满意,或指喜欢做某事 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 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多指照顾、光临 4、解释下面的一词多义 为 为治新缯绮縠衣 〔介词,给〕 是当为河伯妇 〔动词,做〕 且 叩头且破〔连词,而且〕 且留待之须臾 〔副词,暂且〕 即 即娉取 〔副词,马上〕 即不为河伯娶妇 〔连词,假设,假如〕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为治新缯绮縠衣 译文:给〔她〕做各种新的丝织品的花衣〔“为〞后省略介宾“之〞〕 ②为治斋宫河上译文:并为此在河边上给她做好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宫河〞前省略介词“于〞〕 ③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逃亡〕 译文: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忧大巫祝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 ④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是、更、后日〕 译文:这个女子不漂亮,费事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过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

⑤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乐、虽、期〕 译文: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共同为成功而快乐,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考虑事情的开场如今父老子弟虽然认为因我而受害受苦,但可以预期百年以后父老子孙必定会想起我的话 四、译文 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令他到邺县,会集地方上年纪大的人,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痛苦的事情这些人说:“苦于给河伯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本地民穷财尽〞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答复说:“邺县的三老、廷掾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的这笔钱有几百万,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而和祝巫一同分那剩余的钱拿回家去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女巫行巡查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说‘这女子适宜作河伯的媳妇’马上下聘礼娶去给她洗澡洗头,给她做新的丝绸花衣,让她单独居住并沐浴斋戒;并为此在河边上给她做好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这个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给她备办牛肉酒食这样经过十几天,大家又一起装饰点缀好那个象嫁女儿一样的床铺枕席,让这个女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着,漂了几十里便漂浮了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忧大巫祝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

也因为这个缘故,城里越来越空荡无人,以致更加贫困,这种情况从开场以来已经很长久了老百姓中间流传的俗语有‘假设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说法〞西门豹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有幸也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这些人都说:“好〞 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到河边与长老相会三老、官员、有钱有势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也都会集在此,看热闹来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那个女巫是个老婆子,已经七十岁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的单衣,站在老巫婆的后面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亮不漂亮〞人们马上扶着这个女子出了帷帐,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看这个女子,回头对三老、巫祝、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漂亮,费事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过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就叫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把她抛到河中过了一会儿,说:“巫婆为什么去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说:“这个弟子为什么也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们!〞又抛一个弟子到河中总共抛了三个弟子西门豹说:“巫婆、弟子,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说清楚。

请三老替我去说明情况〞又把三老抛到河中西门豹插着笔,弯着腰,恭恭敬敬,面对着河站着等了很久长老、廷掾等在旁边看着的都惊慌害怕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想再派一个廷掾或者豪长到河里去催他们这些人都吓得在地上叩头,而且把头都叩破了,额头上的血流了一地,脸色象死灰一样西门豹说:“好了,暂且留下来再等他们一会儿〞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可以起来了,看样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散了吧,分开这儿回家去吧〞邺县的官吏和老百姓都非常惊慌,从此以后,不敢再提起为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西门豹接着就征发老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把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田地都得到灌溉在那时,老百姓开渠略微感到有些厌烦劳累,就不大愿意西门豹说:“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共同为成功而快乐,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考虑事情的开场如今父老子弟虽然认为因我而受害 受苦,但可以预期百年以后父老子孙会想起我今天说过的话〞直到如今邺县都能得到水的便利,老百姓因此而家给户足,生活富裕篇二: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老师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三国志?裴松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 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 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 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 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 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

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节选自?之注引?魏略?〕 5.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 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 B. 及即尊位 及:等到 C. 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 D. 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6.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 〕〔3分〕 ①在邺下名为清白 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 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④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A. ①②⑥B. ①③⑤C. ②④⑤D. ③④⑥ 7.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 李丰年轻时擅长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 B. 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 C. 曹爽专权的时候,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此遭到世人的讥讽。

D. 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露实情,结果被杀 8.请将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XX年年〕 ⑴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3分〕 ⑵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4分〕 ⑶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3分〕 5. C 6. D 7. A 8⑴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答复⑵李丰的儿子李韬因为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外表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⑶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适宜补任的人为谁?〞 一、翻译的总体原那么 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信达雅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那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存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那么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增〞、“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增――增加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 ?为学?〕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②换――交换把古今异义词或其他与现代含义差异较大的词语交换 [例] 〔?出师表?〕 ――先帝不认为我地位卑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劣〞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卑微、见识浅陋〞来交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交换 对古今意义一样,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 “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③留――保存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一样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存不译 [例 〔?岳阳楼记? 〕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④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 [例〔?曹刿论战?〕 ――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