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美的壮锦

j****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50KB
约2页
文档ID:99861581
精美的壮锦_第1页
1/2

精美的壮锦 上了些年纪的人也许都还依稀记得,上小学时曾学过《一幅壮锦》这样一篇课文:  古时候,大山脚下有一块平地平地上有几间茅屋茅屋里住有一个妲布……妲布织得一手好壮锦锦上织起的花草鸟兽,活鲜鲜的人家都买她的壮锦来做背带心、被窝面、床毡子一家四口,就靠妲布的一双手来过日子……  这个流传于壮族地区的民间故事,不仅优美动人,而且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奇幻想象力许多人也正是从这篇课文里认识了壮锦,感知到了壮族文化  1965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之际,一曲《壮锦献给毛主席》就曾唱响八桂大地这首根据壮族民谣创作出的歌曲,表达了壮乡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也深刻地反映出在当代人心目中,壮锦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代表与象征  壮锦“生产版图”的迁移  壮锦,作为壮族人民最瑰丽灿烂的文化创造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壮人善织,古书上也是有记载的《汉书·地理志》中,就有关于壮家“男子耕农,种稻麻,好蚕桑织绩”的描绘上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广西贵港罗泊湾汉墓的七号残葬坑内,曾发掘出土了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便是壮族先人们在汉代就已掌握了织锦技艺的实证  据《唐六曲》和《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唐代壮族人民所织出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斑布、都洛布、麻布、丝布等布料,被朝廷列为贡品。

  到了宋代,壮族的手工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北宋元丰年间,吕大防在四川设置蜀锦院,织锦四种之中,即有广西锦(壮锦),列入上贡的锦帛之一,可见壮锦之名贵明清时期,壮锦越来越兴盛,工艺也越来越成熟,壮锦发展到了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使壮锦呈现出绚丽的色彩,在民间更是已逐渐广泛使用当时壮锦之盛,如《广西通志》中记载:“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线杂以织,如花鸟状……”清人沈日霖在《粤西琐记》中描述:“壮妇手艺颇工,染丝织锦五彩烂然……凡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那个时候编织壮锦是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女红”,壮锦更是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所谓“嫁奁,土锦被面决不可少,以本乡人人能织故也土锦以柳绒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价值五两,未笄之女即学织”  从清末民初开始,随着近现代工业化纺织业的兴起,家庭作坊式的壮锦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产量和产地开始收缩,壮锦的主要用途也从日用品转为了装饰用织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