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绩效工资管理实行方案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合用范围本方案合用于医院全院在岗正式职工、协议制职工以及其他享有医院绩效工资员工第二条 目 1. 强化医院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识,优化资源配置,充足发挥经济杠杆调整作用,保障医院经营战略目实现2. 与绩效考核挂钩,积极引导员工重视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推进医院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服务效率3.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减少运行成本,强化预算管理4.在绩效工资中凸显各类人员工作特性,建立重技术、重实效、重奉献奖励分派机制,充足体现员工价值,增进员工成长和创新第三条 原 则实行“总量控制、分类管理、构造调整、优劳优得、成本控制、质量挂钩、兼顾公平”原则第四条 绩效工资构造方案中绩效工资,分为月度绩效工资和单项奖惩其他绩效工资福利按上级部门核准文献或医院有关规定执行第二章 绩效工资额度和分派管理 第五条 确定全院月度绩效工资额度医院月度绩效工资总额以医疗业务收入为基数,结合医院财务预算,按一定比例提取第六条 中层干部绩效工资医院中层干部月度绩效工资中管理绩效工资部分由院部针对其管理职能统一考核后发放,详细金额核定由医院另行统一规定。
此外,在临床兼职行政职能科室人员原则上不此外支付业务绩效工资第七条 单项奖惩单项奖惩重要根据由医院制定《医院奖惩条例》中规定各奖惩项目,奖励金额由院长设置奖励基金支出详细奖惩项目和细则由医院另行制定第八条 科室基金容许建立科室基金:科主任和护士长可提取属于本组不超过绩效工资总额3%科室基金,科室基金可用于科室内部奖励、科室集体活动、科室职工家访及其他合理支出,但必须接受医院财务部和监审部监督第三章 绩效工资分类管理措施第九条 全院定岗定编全院设置病床1200张,按照床人比1:1.25计算,全院应配置员工1500人把全院员工分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医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工勤人员五类,各类他人员编制比例为:卫生技术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工勤人员比例77%6%17%人数115590255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医生护理医技比例30%50%20%人数346578231其中按照原编制原则麻醉科、理疗科、供应室、导医组人员在医技人员中核定确定绩效工资总额时,将麻醉科、理疗科人员纳入临床医生类别,将供应室、导医组人员纳入护理人员类别第十条 岗位价值评价,确定全院各岗位岗位系数岗位价值评价是指在工作分析基础上,按照统一岗位价值评价原则,对胜任各个岗位所需要知识技能、岗位责任、岗位风险、负荷压力、沟通能力、创新变革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评比,并采用计分方式将岗位价值进行量化,计算出医院各类各级别岗位价值系数。
第十一条 参与分派人员按岗位分类参与分派员工共分为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行政后勤人员四类,此外急诊科和体检中心以科室为独立核算单元,不辨别医护1.临床医生:ü 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肾内科、神内科、儿科、肿瘤科、中西医结合科、骨外科、神外科、普外科、肛肠科、肝胆科、胸外科、耳鼻喉科、康复科、针灸科、理疗科、泌尿外科、眼科、妇产科、ICU、口腔科、皮肤科、放疗室ü 麻醉科2.护理人员:ü 病区护理单元: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神内科、血液内分泌病区、呼吸内科、传染科、中医科、儿科、肿瘤科、普外科、胸外科、肝胆科、神外科、骨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康复科、ICUü 手术室、供应室ü 门诊护理人员:注射室、换药室、门诊手术室、导医组3.医药技人员:ü 医技科室:检查科、同位素室、B超室、心电图室、检查科、输血科、病理科、脑电图室、肌电图室、CT室、放射科ü 药学部4.行政后勤人员:ü 核计工作量:司机班、门诊收费处、住院结算处、挂号室ü 按系数核发:办公室、护理部、人力资源部、医务部、医患关系部、科教部、信息部、财务部、门诊部、监审部、院感管理部、医保管理部、文化传播部、安全保卫部、后勤保障部行政人员。
第十二条 确定各类人员岗位系数和,计算绩效工资所占比例医院确定月绩效工资发放总额后,根据岗位评价委员会评价得出《医院岗位系数一览表》中各岗位岗位系数,结合上文所述各类人员定编数计算得出,即:临床医师岗位系数和全院人员岗位系数和临床医师绩效工资总额 = 医院核定发放绩效工资总额× 护理人员岗位系数和全院人员岗位系数和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总额 = 医院核定发放绩效工资总额× 医技人员岗位系数和全院人员岗位系数和医技人员绩效工资总额 = 医院核定发放绩效工资总额× 管理人员岗位系数和全院人员岗位系数和管理人员绩效工资总额 = 医院核定发放绩效工资总额× 工勤人员岗位系数和全院人员岗位系数和工勤人员绩效工资总额 = 医院核定发放绩效工资总额× 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人员总数确定后,按正高:副高:中级:初级为1:1:4:4比例核定到各岗位,得出各岗位编制人数,再分别用各岗位编制人员×对应岗位系数并求和就能得出该类岗位岗位系数和按照此措施算出各类人员岗位系数积点和以及所占比例为:岗位类别岗位系数和系数比例临床医生57030%护理人员66535%医药技人员28515%行政管理人员1528%工勤人员22812%第十三条 确定各类人员月度绩效工资总额通过医疗收入提成比例核定全院绩效工资总额,以及通过岗位系数累积占比得出系数比例,核算各类岗位月度绩效工资总额:某类人员月度绩效工资总额=该月全院绩效工资总额×该类人员系数比例通过岗位系数核算出各类人员月度绩效工资总额为绩效工资理论支付值,作为预算控制重要指标,假如实际核计绩效工资值超过理论支付值范围,则用校正系数进行总额控制,校正系数=理论支付值÷实际核发支付值,则本月应核发绩效工资总额=实际核计绩效工资×校正系数。
第四章 月度绩效工资管理措施第十四条 科室系数评价,确定各科室相对系数科室系数评价是指按照统一科室系数评价原则,从科室风险、工作负荷、业务驱动、经济奉献、工作原则、战略价值等六个维度对各科室进行分析、比较与衡量,用量化数字把科室相对重要性表达出来第十五条 月度绩效工资与综合绩效考核成果挂钩医院进行绩效考核是以实现医院经营任务为目,医院战略目确定后来,根据医院内外部环境实际状况,细分医院战略目构成要素,结合个人岗位工作分析,将指标由院级指标分解到科室指标和个人指标,各指标间具有严密持续性和因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医院业绩管理体系医院月度绩效考核应用三支柱六维度绩效考核工具,着重考核各科室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综合考核算行百分制,并将考核成果直接与科室月度绩效工资分派挂钩 绩效考核分值与绩效系数换算如下:绩效考核分值绩效系数绩效考核分值绩效系数95分(含)以上100%70(含)至85分80%90(含)至95分95%60(含)至75分60%85(含)至90分90%60分如下50%第十六条 科室月度绩效工资衡量指标临床科室医生重要以工作量(实际占用总床日数、门诊人次)和科室收支结余作为衡量指标,并综合考虑科室平均住院日、每医生管床日数和门诊诊断时间等原因,运用动态定岗定编措施核算,结合科室系数和岗位系数,以系数积分方式进行月度绩效工资分派。
临床科室护理组重要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病人数和科室收支结余以及其他重要工作量指标作为衡量指标,以单位工作量和单位收支结余积分方式进行月度绩效工资分派医技科室重要以系数积点和科室收支结余作为衡量指标,分别计算系数绩效工资和结余绩效工资,通过两者加和得出本科室月度绩效工资额行政后勤科室重要以科室系数和岗位系数积点作为衡量指标,通过计算本科室系数积点在行政后勤总积点中占比例得出本科室月度绩效工资额个别独立核算科室根据科室工作特点,考核其工作量或收支结余指标进行月度绩效工资分派第十七条 各类工作量指标取值各科室详细实际工作量数据以信息部提供《医院(月报)记录工作报表》为准,个别需要自行记录需保证数据真实有效性第十八条 科室收支结余计算措施科室收支结余 = 科室收入-科室支出(一)科室支出(临床病区科室和医技科室)A.基本工资:包括科室内所有正式员工档案工资、临聘以及其他员工协议规定固定工资B.保险费用:医院为员工缴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保险费用以实际发放数额计算C.夜班费:科室人员加班、值夜班、替班等产生人员费用D.卫生津贴:以实际发放数额计算E.办公用品消耗:按科室实际发生消耗值计,详细数值由后勤保障部提供。
F.卫生材料消耗:按科室实际发生消耗值计,重要由后勤保障部提供,此外包括了氧气消花费用,其数值由财务部提供G.设备折旧:按后勤保障部提供数值核算H.房屋折旧:按后勤保障部提供数值核算I.布类折旧:按后勤保障部提供数值核算J.水电气费:按科室实际发生值计,详细数值由后勤保障部提供K.管理费用:按医院规定分摊措施分摊L.病人欠费:按科室实际发生值计提(绿色通道病人欠费不在此范围内)二)科室收入:临床科室实际收入=科室住院实际收入+科室门诊收入+它科转入-它科转出医技科室实际收入=医技科室住院收入+门诊收入A.挂号费:临床科室按实际发生100%计提B.诊断费:临床科室按实际发生100%计提C.床位费:临床科室按实际发生100%计提D.医技收入(间接受入):开单临床科室和操作医技科室按实际发生费用100%计提(双计)E.治疗费:门诊治疗费和住院治疗费按财务部提供报表100%计入科室F.氧气收入:临床、手术科室按实际发生输氧费用100%计提G.陪伴费:按各科室实际发生金额100%计入H.诊断费:临床科室按实际发生100%计提I.护理费:临床科室按实际发生100%计提J.手术收入:手术科室和麻醉科各计100%(双计)。
K.麻醉费:麻醉科按实际发生100%计提L.接生费:临床科室按实际发生100%计提M.其他:包括出诊费、工本费等,按科室实际发生100%计提第五章 各类人员月度绩效工资详细发放措施第十九条 临床医生月度绩效工资发放措施一.病区和门诊医生病区/门诊科室医生重要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和科室收支结余作为衡量指标,并综合考虑科室平均住院日、每医生管床日数和门诊诊断时间等原因,运用动态定岗定编措施核算,结合科室系数和岗位系数,以系数积分方式进行月度绩效工资分派病区/门诊医生绩效工资总额=全院绩效工资总额×病区/门诊医生所占比例(一)计算本科室医生工作量和收支结余编制数临床科室医生人员编制数通过工作量(实际占用总床日数、门诊人次)和科室收支结余两个指标核定,每个指标权重各占50%:某科室医生编制=工作量核定医生数×50%+收支结余核定医生数×50%1.工作量核定医生数临床医生工作量重要考虑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和门诊人次两个指标:工作量核定医生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住院日系数÷本月工作日÷每医生核定管床数+ 门诊人次÷本月工作日 ÷(每日工作时间×90%÷诊断效率)(1)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直接从信息科提供记录报表中取值。
2)平均住院日系数重要考虑病人周转状况,周转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