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危害及对策

206****92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KB
约6页
文档ID:37506935
我国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危害及对策_第1页
1/6

我国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危害及对策陈林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0)摘要: 水环境影响了人民居住和生存,而水环境污染是不仅仅是对环境的破坏,更是造成 水资源缺失、水流区域污染等严重后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包 括技术防治措施和法律规范对策等 关键词: 水环境污染 水资源短缺 健康危害 防治对策 法律法规1978 年至 2006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 3.3% 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从 2004 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 财 力空前提升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长期采用粗放型经济 增 长模式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并也不容忽视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社会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从发展趋势来讲,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水资源污染及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 有 2 300m3,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是世界上 13 个贫水国家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 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地表水污染普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严重,湖 泊营养化问题突出;地下水受到点源和面源污染,近岸海域水污染加剧;水质性缺水矛盾 已十分尖锐,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区域性社会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1 现状分析1.1 地表水污染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和生活废水,与此同时,农药、化肥随径流的流失,养殖 场的排出物及传统灌溉也加重了农业面源污染我国丰南区的工业结构以冶金、陶瓷、水 泥、造纸等重污染企业为主,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导致地表水体的污染负荷逐渐增 大境内的沙河、陡河、煤河、津唐运河四条主要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 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其中,沙河的污染程度较小,其河水主要来源于开滦各矿疏 干和自然降水,在全区主要河流中水质状况最好但下游防潮闸断面,由于黑沿子排干汇 入,水质相对中、上游较差,全年监测结果表明,PH 值、 溶解氧全年达到 V 类水质标 准,其他有机物污染指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陡河流经唐山市区流入境内,成为唐山市 区东部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受污染较重,全年监测结果表明,主要污染 指标均不同程度超出 V 类水质标准。

煤河和津唐运河主要承载着唐山市区中西部工业及 生活污水和丰南城区的工业及生活废水, 每年承纳 3900 万立方米污水, 所受到的污染最 为严重,为劣五类水体 作者简介:陈林(1990—), 男, 甘肃永登县人, 现为兰州城市学院化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 112班学生 农业面源对地表水的污染所占比例约为 20%~30%由于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和大量施 用农药尤其是高毒农药使用的残留,大量的氮和磷营养元素及农药随农田排水或雨水进入 水体中同时,农业灌溉大多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污染物质就会随着大水冲到河沟里, 汇入河流中,引起水质污染 再加上农村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绝大部分排入河道, 造成水 体污染 1.2 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对近海水质、 农业生态环境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 部分地区的 地下水水质逐渐变差 同时, 受污水排放和地下水过量开采的影响, 丰南城区地下水位 持续下降,硬度普遍升高,煤河两岸多分布硬水区和极硬水区,最高达 37.83 德国度,且 以永久硬度为主硝酸盐氮污染较为严重,最高达 27.33mg/L,超标面积 2.1km2;亚硝酸 盐氮局部超标,最高含量达 1.248mg/L;汞普遍有检出,局部地区 0.0013mg/L,超标 0.3 倍;高庄子瓷厂井水砷含量 0.115 mg/L,酚有检出,含量达 0.0016 mg/L;自行车零件厂 附近铬(Cr6+)污染面积约 0.251km2,最高时含量达 3.167 mg/L,超标 62.64 倍,现监测值 为 0.065 mg/L。

1.3 水资源浪费问题严重由于工、农业生产技术科技含量低,且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浪费严重,水的有效利 用程度低一是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较低,单位产品耗水量普遍偏高二是生活用水缺乏 节水意识,存在许多浪费现象由于多数居民还存在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 念,一些机关单位的“常流水”现象和居民住宅用水浪费现象还时有发生三是农业用水占 全区总用水量的 80%以上,然而目前大部分耕地仍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仅有 2.2 万亩耕地采用喷灌、 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 不足有效灌溉面积的 3%, 管灌面积也 只发展到 24.5 万亩同时,由于工程老化,渠道漏失严重,水的有效利用率不足 70%, 造成了水资源的较大浪费[2]2 造成污染的原因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四方面: 2.1 是工业废水未经预处理超标排放 2.22.2 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严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 理直接进入水体未经处理的废水和污水直接进入江、河、湖、海,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 上水域受到污染 2.32.3 是已具备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功能,但由于运行经费不到位,造成设施停滞不能发挥 其应用的效率。

2.42.4 是农村水环境污染 2.4.1 化学肥料、农药的大量使用我国农村有机肥料施用的大幅度减少和氮、 磷、 钾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化学肥料使 用的快速增长,其结果导致氮磷钾使用不平衡、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 土壤和水分易流失,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我国农药总量由 1989 年的 20.62 万 t 增加至 1997 年的 39.45 万 t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于: 直接向水 体施药; 农药通过雨水或灌溉水由农田向水体迁移;农药生产、加工企业废水的排放;大 气中残留农药随降雨进入水体;农药使用过程中, 雾滴或粉尘微粒随风漂移沉降进入水体;施药工具和器械的清洗等一般来讲,只有 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 80%则 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并在灌水或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2.4.2 乡镇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改革开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 由于乡镇企 业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使得周边环境严重污染,乡镇企业每年有大 量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其中, 废水排放达 30 亿 t, 化学需氧量排放 300 万 t,固 体废物排放量达 3000 万 t,严重污染了农村的水环境。

许多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印 染、电镀、化工、冶炼、矿产、机械加工、建材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 接排向河沟、水库和农田,大量杂乱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又对地表水和地下水 产生了二次污染 特别是近年来, 城市实行对环境污染的严厉制裁后, 许多污染严重的 企业转移到郊区或小城镇,一些电子、机械废旧垃圾性物品也转移到农村目前,农村工 业污染已使全国 20 万 km2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水环境的污染 2.4.3 污水灌溉由于大量未经处理污水直接用于灌溉, 水质超标、 灌溉面积盲目发展, 已经造成土 壤、 作物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污水灌溉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直接危害着污灌区的饮水安全污灌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污水处理跟不上, 污灌水 质超标, 城市及工业废水排放量低, 缺少必要的污水处理措施 二是污水灌溉面积盲目 发展, 监控管理体系不健全 污水灌溉大都是农民自发的,农民在缺乏正常灌溉水的情 况下,自发引用污水作为农业用水的水源虽然颁布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但由于污 灌水质无人监管,灌溉部门没有按标准把关, 导致污水灌溉面积的发展存在严重的盲目性。

三是河道灌溉功能退化,在城市郊区大都变成污水排放的河道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 河道的管理未纳入城市的规划, 致使有些污灌用水的河道变成城市污染工业废水排放的河 道, 久而久之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污水河 2.4.4 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肉类消费需求增大, 消费种类也从猪向牛、 羊、禽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畜禽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各地在城镇郊区附近建立了 一大批养殖场, 由原来农村的分散养殖变为集中养殖, 由此带来了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排 放处理和污染问题 2.4.5 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 我国生活垃圾数量巨大, 同工业垃圾一样, 生活垃圾利用率极低, 大部分都露天在 城郊和乡村存放, 不仅占用了大片的可耕地, 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 其渗漏液污染地表 水和地下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大量生活垃圾的产生和累积,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 化3 水环境污染及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害水环境的到污染不仅制约了当地无公害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也造成了水资源的进 一步短缺 据有关资料显示, 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 15846 万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 仅为 297 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7,是世界最低水量保障线的 1/5。

其中城区人均 水资源量仅为 32.5 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70,是世界最低水量保障线的 1/50 3.1 导致了河渠断流,生态环境脆弱随着近几年降水减少,造成境内的沙河、陡河等河流及田间渠道蓄水量逐年减少并出 现季节性断流,有些田间渠道也因缺水不得不被改为耕地作为调节生态环境的草泊、油 葫芦泊两大水库已基本干涸,生态环境逐步脆弱 3.2 导致了地下水超采,形成地下漏斗水资源的缺乏和部分地区用水相对集中,导致了局部地区地下水连年超采, 一般年份 全区超采地下水近 5000 万立方米, 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逐步形成了丰南城区和南部 地区连成一体的总面积达 880.3 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水位逐年下降, 漏斗中心面积逐渐向外扩展,其中城区地下漏斗大体范围为:东到王家河、南至杨贵庄、 西至么家泊、北与唐山市郊区漏斗相连,面积约 70 平方公里, 中心水位 34.51 米南部 地下漏斗位于东田庄至老王庄一带,面积约 810.3 平方公里,是整个汉沽—南堡漏斗的一 部分,东田庄—李付庄—老王庄一线水位最低,分别为 45.93、56.34 和 56.44 米,年下降 近 1.6 米。

3.3 影响了淡水养殖业发展由于淡水短缺, 主要淡水养殖区不得不被迫压缩养殖面积,调整养殖品种结构, 养 殖户集资打井,以开采地下水来弥补养殖业用水的不足,无形中提高了养殖成本同时, 由于一些传统养殖的经济效益较高的拳头产品被压缩, 经济损失较大 据统计, 该区 2005 年的淡水养殖面积为 11.2 万亩,到 2008 年降为 9.1 万亩,且存在进一步大面积压缩 的趋势 3.4 影响饮用水的水质,危害人体健康 水资源污染降低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许多惨痛的教训表明,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的废水、污水污染了农田土壤,造成农作物枯萎死亡,使农民遭受极大的损失 3.5 制约工业的发展水质恶化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还会造成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堵塞腐蚀等问题 影响渔业 生产水污染会造成鱼类大面积死亡,还会使鱼类和水生物发生变异此外,水污染还会 使有害物质在水生物体内积累,降低其食用价值 3.63.6 加速生态环境的恶化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大气污染与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每年 2 422 亿美元,占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3 .5%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水源的清洁是一个根本性的 问题,也是现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值得研究和解决的共同问题。

4 治理对策4.1 物理法 4.1.1 重力分离(沉淀)法利用污水中呈悬浮状的污染物和水比重不同的原理,借重力沉 降(或上浮)作用,将水中悬浮物分离出来沉淀(或上浮)处理设备有沉砂池、沉淀池 和隔油池在污水处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