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所起的作用1、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这些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有什么共同点? 3、试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作比较问题探究:,一、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兴起:英国 ◎霍布斯:《利维坦》 主张:天赋人权,社会契约 意义:对推翻君权神授,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洛克:《政府论》 主张:主权在民,限制公权,分权学说 (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 意义: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基础,也对其它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广泛影响2、高潮:法国 ◎伏尔泰:《哲学通信》 主张:自然权利学说 局限性:不反对财产不平等,赞成“开明专制”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主张:三权分立学说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意义:古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主张:社会契约,主权在民 意义:否定了封建王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狄德罗:《百科全书》 主张:天赋人权;提倡科学、理性 意义: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有力的思想准备3、扩展:德国 ◎康德: 主张: ◇人生而自由; ◇主权在民; ◇人类会走向永久的世界和平、主张共和政体 ◇反对暴力革命 ◇区分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怎样体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洛克 → 孟德斯鸠 ,发展了分权思想,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霍布斯 → 卢梭,在社会契约思想基础上,发展成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强调人民用权推翻君主统治启蒙思想家所支持的政体:,霍克斯 君主专制 洛克 伏尔泰 君主立宪制 卢梭 康德 民主共和制,,二、这些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有什么共同点?,1、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 2、主张“主权在民”,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3、主张实行法治,三、试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作比较,1、相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 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 想准备2、不同 (1)背景上,,(2)内容上,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天主教神学束缚,强调追求现世幸福启蒙运动高举“理性”旗帜,反教会与 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3)影响上,文艺复兴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事业产生及发展, 启导了以后的宗教改革;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 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世俗统治,启导了欧洲乃至全世界 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浪潮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天主教神学对人的束缚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教会及世俗君主专制提出了批判启蒙运动”小结,◆背景: ◆发展历程: ◆主要内容: ◆实质: ◆影响: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兴起:霍布斯 洛克 高潮: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狄德罗 扩展:康德,1、霍布斯的启蒙思想在当时产生的积极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君权神授 B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 C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D使英国迅速结束了革命 2、对洛克“公权”的设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B总统行使行政权 C 在政府与人民的争执中,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 D国王破坏法律时,人民有权更换 3、下列人物与其思想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伏尔泰 —— 开明专制 B霍布斯 ——天赋人权 C洛克——限制“公权” D卢梭——三权分立,A,B,D,4、有关伏尔泰的主张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主张人们相互订立契约,成立国家 B、提倡自然权利学说 C、反对君主专制 D、主张开明专制 5、卢梭和洛克的共同主张是( )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社会契约 D、君主专制,A,B,6、康德的主张有( ) ①认为人是自由、平等的 ②主张实行共和政体 ③主张开明专制 ④将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7、主张实行共和政体的启蒙思想家是( ) ①伏尔泰 ②洛克 ③卢梭 ④康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D,C,8、霍布斯的启蒙思想在当时产生的积极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君权神授理论 B、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 C、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D、使英国迅速结束了革命 9、有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 B、它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C、它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D、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A,C,10、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主张及影响是( ) ①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②人们通过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③思想主张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 ④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