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的分解与 合成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24MB
约46页
文档ID:607824320
水的分解与 合成_第1页
1/4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1,,知识回顾,:,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晒干了,,(2)烧开水时壶盖被顶起来了,2,,回顾旧知:,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而分子本身 (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如果往水中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没有,3,,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加热后变为气态的水蒸气,降温至O℃结成冰如果往水中通入直流电,会有什么变化?,注意观察实验现象,4,,一、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实验,实验演示(动画),问题一:,,水通电会发生什么变化?,5,,1、电解水,现象:,(1).通电后两电极上都产生气泡,正负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2).正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是氢气)正氧负氢、氢二氧一,通电,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 +氧气,H,2,O,→,H,2,+ O,2,结论:,,水通电分解生成两种物质——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符号表达式:,通电,6,,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7,,注意:,,1、所通的电是直流电。

2、水中加入了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增加水的导电性,,3、在通电时,中间玻璃管内液面上升,两边液面下降因为两端生成的气体将水压入中间玻璃管8,,思考:,,刚开始时,氢气体积往往大于氧气的2倍为什么?,,,主要是因为:,,(1)氧气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2)该过程中有副反应发生,消耗了氧气9,,第几分钟开始气体体积按“氢二氧一”在增加?,时间,,,,气体,1,2,3,4,5,6,O,2,1,4,7,11,15,19,H,2,3,11,19,27,35,43,10,,思考:,,氢气与氧气都汇聚到上方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氢气和氧气的密度都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11,,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12,,化学变化的实质,旧分子,原子,新分子,13,,注:,1、电解水的反应是一个吸收电能的反应,即电能转变为化学能2、水通电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而不变的是氢原子、氧原子实质: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变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14,,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15,,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16,,上图的结论:,,1、化学变化的实质过程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5、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6、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7、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17,,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问题思考:,1、水是由,,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2、,3、水由,,和,,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而原子不能再分4、,水分子,氢元素,氧元素,原子,18,,2、分解反应:,“一变多”,,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氧化汞 汞+氧气,加热,加热,高温,例:,A →B + C +、、、、、,19,,小试牛刀,,(2009达州市)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高氯酸铵===氮气+氯气+水+氧气,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A,20,,1,.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A,.水分子,B.,水原子,C.,氢、氧两种原子,,D,.以上都不是,,C,巩固练习,2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上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大约是2:1,,3.,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水结成冰,B,.水蒸发,,C,.水被电解,D.,水汽化,,B,C,22,,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4、,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相同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隔,,2、,性质:,①分子很小,,23,,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性质: ①原子很小, ②原子之间有间隔, ③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4,,1.用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报纸上的一个黑点就含有,10,18,个碳原子,,长期放置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会粘在一起,,,水银温度计在受热时体积变大,原子很小,原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间有间隔,25,,构成,构成,分解,构成,26,,二、分子与原子:,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性质,(一)定义:,(二)联系与区别:,分子由原子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三),物理变化中分子没有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变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最小,但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就是由原子来保持,区别:,联系:,27,,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例如:,①,金属,(金银等)、,②,稀有气体,(氦、氖等)、,③,固态非金属,(金刚石、石墨、硫、磷、硅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8,,构成,构成,分解,构成,29,,分子与原子的学习误区:,,误区1: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并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如,Fe Cu Al Zn,)、固态非金属(如,C S P I,)、稀有气体(如,He Ne Ar,),,误区2:原子比分子小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分子与原子,不能,比较大小,只能说分子比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大如氧分子就一定比氧原子大;但如果这种分子与其他原子相比,则分子有可能比原子小,如汞原子比氧分子大误区3: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和原子的分与不分是以化学变化为前提,,若离开这一前提分子、原子均可以分割,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分成质子、电子、中子。

30,,复习,,1水电解的现象;,,2水电解的实质;,,3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4化学变化的实质;,,5分子、原子的概念、区别、联系;,,6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哪些?,,31,,二、氢气的燃烧,现象:,1.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文字表达式:,氢气 +氧气,,→,水,点燃,H,2,+,O,2,→,,H,2,O,结论:,①,氢气燃烧生成了水,,,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放出热量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验纯,符号表达式:,点燃,32,,微观解释水的合成,点燃时,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再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大量的水分子聚集成水,,检验物质燃烧产物有水的方法,点燃物质,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若内壁出现水雾,则说明该物质燃烧生成了水33,,注:,1、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因为氢气中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4.2%),,2,、,验纯方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向下,移近火焰,松开点火,若发出尖锐爆鸣声,则说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说明氢气较纯。

34,,三、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变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A + B +、、、,→,C,镁 + 氧气 氧化镁,氢气 + 氧气 水,点燃,点燃,35,,例:“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进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要求的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都可以,,D、只要不生成污染物即可,A,36,,氢能——21世纪的能源,1、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2、燃烧放热高(约为汽油的3倍)3、制取原料是水,资源丰富现在没有大量使用,是因为制取成本高,安全储运困难有三大优点,氢气的用途:,①作燃料,②作还原剂,③填充气球37,,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 质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碱性、稳定性、助燃性、腐蚀性、脱水性、毒性等,通过化学变化感知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通过感觉器官感知或由仪器测得。

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不同:,性质决定变化,变化表现性质,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是物质固有的一种属性和能力,常用,“易、会、可以、能够”,等描述38,,例: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能溶解碘、酚酞等有机物,⑤酒精易燃烧,⑥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⑦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代号) ,化学性质有,,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填文字)发生的化学变化是,,(填文字),1,2,3,4,5,7,酒精汽化,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39,,9/22/2024,1、3、4,下列对对镁的性质的描述:①是银白色有弹性的固体,②能在空气中燃烧,③密度为1.7g/cm,3,,④熔点为648.8,℃,,⑤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用序号回答:,,,(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2、5,练一练:,4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气体丙烷作为火炬的燃料,,B、用钢材铸造“中国馆”,,C、用氢气填充氢气球,,D、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A,41,,阅读下列短文,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个概念填空。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把块状的硫块捣碎( ),取少量放入燃烧匙内,将燃烧匙加热,硫熔化成淡黄色液体,,( ),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 ),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物理性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性质,42,,2、航天所用的燃料之一是液态氢,简称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C.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氢气具有可燃性,D,43,,课 堂 达标,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水分子 B.氧原子,,C.水元素 D.氢原子,,A,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分子能直接构成 物质,原子不能,,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44,,【A组】,,1、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和 ,生成的新粒子是 和 。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以再分, 不能再分2、能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①水电解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②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③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水分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氧原子,原子,分子,C,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食盐水——水+食盐 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 D、氢气+氧气——水,加热,加热,点燃,点燃,C,45,,4、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加热,加热,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B组】,4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