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记号项目序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课题名称:民国新疆汉族乡村社会研究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学界对近代以来新疆汉族移民乡村社会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与此相关的成果,包括两个方面:(1)第一方面: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治理方略、移民与人口流动、屯田与新疆农业开发等领域这些成果较为丰富,虽然对本课题而言只是“外围”,尚未涉及到汉族移民乡村社会研究本身,但是它们仍与本课题相关现简介如下:关于历代中央政府的治理新疆方略,相关成果有:马大正的《清代的边疆政策》,黄建华《国民党政府的新疆政策研究》,方英楷主编《中国历代治理新疆国策研究》关于近代对新疆的移民与人口流动,相关研究有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华立《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论述了清代新疆农业开发中的人口流动,且关注到人口流动中的亲属、同乡关系的作用关于近代新疆的屯田与农业开发,马汝珩、马大正的《清代新疆开发研究》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清代的边疆开发与治理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相关研究还有2张丹的《内地汉人在新疆屯田开发中的作用》、董琳的《清代新疆移民屯田的历史作用与教训》、华立的《清代新疆屯垦方式的转移及其意义》、钟萍的《近代新疆农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
另外,关于新疆乡村的资料集或工具书,有马大正等《新疆乡土志稿》,新疆区党委政研室编《新疆农村社会》不过,后者只是简单涉猎了当代新疆的汉族乡村社会,对民国及更早的汉族乡村社会并未涉及2)第二方面:对近代以来新疆以外的我国其他地方的汉族乡村社会的研究,其视角、方法和内容都有参考借鉴价值相关成果简介如下: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提出“第三领域”的概念,更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认为国家与地方之间的第三领域推动了社会整合与近代国家政权建设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 年的华北乡村》,提出“权力的文化网络”,认为 20 世纪初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出现转折,国家政权的力量减弱他用“经纪模式”分析国家对乡村社会的统治方式,对“乡绅社会”的研究模式构成挑战李怀印《中国乡村治理之传统型式:河北省获鹿县之实例》,对晚清和民国早期乡村治理实践、国家治理理念的实践效果做了探讨王先明、常书红《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等此外,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还有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朱玉湘的《中国近代农民问题与乡村社会》,对近代农民问题与乡村社会做了概括。
总的来看,从基层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对清末到民国这一阶段新疆的汉族移民3社会进行的专门研究还不曾见尤其是玛纳斯、昌吉、奇台、塔城等地所藏大量丰富翔实的基层档案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利用,相关领域的研究仍较薄弱二)研究意义本课题尝试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视角出发,对汉族乡土社会作一考察,以期厘清清末迄至民国新疆汉族移民社会各方面的基本状况及其与国家之关系的特点该课题承接前人对清代边疆治理的研究,促成了对民国史相关研究的领域;它涉及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状况及历史演变,对于边疆乡村治理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新疆汉族乡村研究的内容:(1)乡村区位:人口、地理的自然分布,及其对乡村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2)权力结构与社会组织:国家与新疆汉人乡村社会的权力关系结构及其变动(包括乡村自治、村制等) (2)农民负担与地方财政支出研究:乡村的税赋与徭役、乡村社会面临的挑战与内在张力 (3)乡村社会问题研究:乡民贫困化、社会流动,乡村权力的变异与痞化,匪、赌、烟、毒等 (4)乡村文化网络与社会控制,涉及乡村教化、乡民信条、乡土意识、乡村宗教等 (5)国家的治疆政策:边疆问题的特殊性与边疆乡村社会的关系。
二)基本思路和方法(二)基本思路和方法基本思路:一、乡村普通百姓常通过乡村一级的非官方人员与国家的接触,较少与正式官僚机构直接接触国家权力在基层出现的形式、操作的方式、乡民通过乡村机构与国家权力如何互动等问题,属于国家权力的基础结构,并直接影响到上层权4力结构的有效、稳定和持久我国地域广袤,州县以下地方治理的实际运作常常存在区域差异,这在近来对华南和华北的研究中表现得很明显所以,就新疆而言,实证调研应有可为之处 二、把边地乡村的微观历史放到一个较大的空间背景中去观察,考察国家的边疆政策与策略、国家与新疆地方政府的关系等因素对新疆汉族移民社会的影响;注重边疆乡村社会财政税收状况的变动,考察此一变动背后的国家、地方政治因素,以及这种变动对边疆乡土社会内部的冲击与影响基本方法:本项目研究涉及不同领域,需综合运用传统史学的文献研究法、口述史料的调查整理法,社会史的区域研究法与人类学的定点调查方法1)除文献资料的搜集外,通过调查进行口述史的收集和整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田野调查可以搜集到丰富的口碑资料,了解社区内外部的各种社会关系再与史料互证,或能揭示和澄清一些不为文献记载的东西,从而厘清一些不易理解的文献内容,揭示文献记载所无的社会文化内涵。
同时,调查访问也能得到一些研究线索,便于研究的深入展开2)区域社会研究法:把社会史放在一定地理空间的研究方法,对理解一个社会内部多种因素的关系、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变动的趋向,具有其它研究不可代替的意义,实际上带有揭示“整体史”的意蕴田野工作是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基本工作方式,实际的工作可把一个自然村、或一片有相近文化特征或社会经济联系的地域作为基本单位三)重点(三)重点难难点点本项目重点在于,对民国北疆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运作状况作出考察5和分析,探讨在民国时期的边疆,国家权力的性质、特点以及国家与边地乡村社会的关系难点则在于,需要先对清末民初的边疆汉族乡村社会的状况,包括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与社会组织、文化网络与社会控制、乡村生活模式、边疆的区域特征等等,作出静态的考察四)主要(四)主要观观点点1、对乡村治理的研究,必须考察清代的状况,结合前人相关成果展开研究,不能忽视社会历史演变的延续性、孤立地研究民国一个阶段因此,课题必然涉及晚清,时间重点可能在清末民初2、乡村研究,须充分重视挖掘地方档案、文献,包括族谱、碑刻、契约文书等等,尤其是为前人所未见、稀见的州、县档案馆所藏的乡村档案史料3、研究乡村状况及其变迁,解读文献必须放到区域、社区来进行,须与田野调查、收集口碑史料相结合。
4、需有开阔的视野:区域研究的着眼点,在于以小见大,从社区中去理解大的社会、制度的变化,理解总体的、宏观的社会历史过程,从而把宏、微观研究结合起来五)(五)创创新之新之处处一、依托翔实细密的档案史料与田野工作,围绕国家与边疆基层乡村社会的关系,考察晚清到民国时期新疆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运作状况,对国家权力的性质、在边疆表现的特点以及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作综合考察二、着眼于四个视角的综合考察:(1)权力关系: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 (2)税赋与徭役:农民负担与乡村社会 (3)国家边疆政策与地方财政开支研究 (4)民族、6外交与边防:边疆的特殊性研究三、课题负责人与所申请项目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一)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一)前期相关研究成果:(1)陈芸,葛浩《国民政府时期新疆保甲制度研究》(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课题),分析探究了民国时期新疆保甲制度的建立与演变,考察了民国时期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状况2)葛浩《民初婚姻冲突:个人权利、宗法关系与司法实践的互动》(硕士学位论文),从民国基层社会冲突的一个侧面入手,探讨民间社会的宗法关系网络、代表国家性格和权力的司法实践、下层社会个体的基本权利的实现等三个方面的复杂互动关系,涉及到传统国家性格的现代演变,及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底层社会的碰触。
3)葛浩《历史、文化心理与俄罗斯国家性格》(《山东社会科学》2004 年),分析了俄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和价值理念,探讨了俄国向近代演变中的国家性格、权力特征,及国家与基层社会的关系二)主要参考文献:(二)主要参考文献:1、新疆玛纳斯县档案馆藏民国绥来县、乡档案;新疆自治区昌吉州档案馆藏民国县、乡档案;新疆自治区奇台县档案馆藏民国县、乡档案;新疆自治区塔城市档案馆藏民国基层档案;新疆自治区档案馆藏清代及民国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新疆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民国新疆档案2、马大正等:《新疆乡土志稿》,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1990 年73、马大正《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科出版社 1991 年4、马汝珩、马大正:《清代新疆开发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 1991 年5、黄建华《国民党政府的新疆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 20036、 《中国历代治理新疆国策研究》 方英楷主编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7、[美]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中国亚洲的内陆边疆》,唐晓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8、李文海、夏明方、黄兴涛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9、王先明、常书红:《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史学月刊》2000 年第 5 期)10、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6 年11、李怀印:《中国乡村治理之传统型式:河北省获鹿县之实例》,见黄宗智主编的《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出版12、《整合与互动-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张连红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3、朱玉湘:《中国近代农民问题与乡村社会》,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7 年14、王文昌:《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 《历史研究》1993 年第 2 期15、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7 年;16、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1 年17、程歗:《晚清乡土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年8说明:1.活页上方 2 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 2.活页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相关背景材料,否则取消参评资格 3.课题负责人的前期相关成果只填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和发表时间,不能填写作者 姓名、单位、发表刊物等 4..课题负责人的相关著作不列入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