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XXXXXXXXX 21 A B 附 录 C (规范性) 密封圈(垫) 表C.1给出了密封圈(垫)材料性能指标,应按GB/T 27572 的规定进行试样制备和检验 表 C.1 密封圈(垫)材料性能指标 序号序号 性能性能 单位单位 各硬度等级性能要求各硬度等级性能要求 密封部位密封部位 支撑部支撑部位位 50 60 70 90 1 公称硬度允许的误差 IRHD 5 5 5 5 2 拉伸强度,最小 MPa 12 12 12 12 3 拉断伸长率,最小 % 250 200 150 100 4 撕裂强度,最小 N 20 20 20 20 5 蒸馏水中压缩永久变形(压缩率 25%和 42%),最大 23,72h 130,24h % % 15 25 15 25 15 25 6 蒸馏水中老化,140,7d, 硬度变化 拉伸强度变化率,最大 拉断伸长率变化率,最大 IRHD % % -5 +8 -20 -30 -5 +8 -20 -30 -5 +8 -20 -30 -5 +8 -20 -30 7 蒸馏水中应力松弛(压缩率为 25%和 42%),最大 23,7d 140,28d % % 15 55 15 55 15 55 8 蒸馏水中的体积变化 140,14d % -1 +8 -1 +8 -1 +8 9 耐臭氧 目视无龟裂 10 130蒸馏水中压缩永久变形(压缩率 25%和 42%) 10000h % 50 50 50 GB/T XXXXXXXXX 22 B C 附 录 D (规范性) 密封圈(垫)安装用润滑剂 D.1 润滑剂材料 润滑剂材料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D.1的规定。
表 D.1 润滑剂材料性能 序号序号 性能性能 单位单位 指标指标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1 外观 均匀,无杂质 目视检查 2 pH(1%水溶液) 7.0-9.5 GB/T 5740.4 3 工作锥入度 0.1mm 200450 GB/T 269 4 滴点 150 GB/T 4929 5 氧化安定性(99,100h,0.7MPa)压力降 MPa 0.065 SH/T 0325 6 闭口闪点 150 GB/T 261 7 抗磨性能 (磨斑直径, 1200r/min, 75, 60min, 392N) mm 0.75 SH/T 0204 D.2 润滑剂与密封圈(垫)的相容性 按照GB/T 1690规定的方法, 采用附录C 规定的密封圈 (垫) 材料试样浸没在D.1 规定的润滑剂中,试验温度不应小于150,试验时间不应小于70 h试验前后密封圈(垫)材料的硬度变化、体积变化率、质量变化率、拉伸强度变化率和拉断伸长率变化率应符合表D.2 的规定 表 D.2 润滑剂与密封圈(垫)的相容性 序号 性能 单位 各硬度等级性能要求 50 60 70 1 150润滑剂 70h 硬度变化 IRHD 5 5 5 2 150润滑剂 70h 体积变化率 % 5 5 5 3 150润滑剂 70h 质量变化率 % 5 5 5 4 150润滑剂 70h 拉伸强度变化率,最大 % -20 -20 -20 5 150润滑剂 70h 拉断伸长率变化率,最大 % -25 -25 -25 GB/T XXXXXXXXX 23 附 录 E (资料性) 管件保温 E.1 预制保温管件结构示意图 预制保温管件结构示意图(见图 E.1)。
a)三通预制保温结构示意图 b)弯头预制保温结构示意图 标引序号说明: 1外护管(层); 2保温层; 3球墨铸铁管件; 4球墨铸铁支座 图 E.1 预制保温管件结构示意图 E.2 一般要求 E.2.1 外护管(层)可采用热缩带、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层)或金属板外护管 E.2.2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层)和金属板外护管应符合6.2的要求 E.2.3 热收缩带应符合GB/T 23257的要求 E.3 技术要求 管端垂直度、预留长度、最小保温层厚度和轴线偏心距应符合6.4的要求 E.4 试验方法 按GB/T 29046的规定进行检验 GB/T XXXXXXXXX 24 附 录 F (资料性) 保温接头 F.1 平直保温结构接头 F.1.1 保温接头 平直保温结构接头示意图(见图 F.1) a) 外护层凸板结构 b) 外护层平板结构 标引序号说明: 1外护层; 2纳米孔气凝胶复合材料; 3保温层; 4球墨铸铁管 图 F.1 平直保温结构接头示意图 F.1.2 一般要求 F.1.2.1 保温接头可采用电熔焊式或金属板拼接外护层,电熔焊式接头外护层与保温管外护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差值不应大于0.5g/10 min(试验条件:5kg,190)。
F.1.2.2 保温接头外护层宜按图F.1中a)进行制作,也可根据使用环境,采用其他结构的外护层如采用F.1中b)进行制作时,工作管承口处保温层厚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F.1.2.3 保温接头外护层采用电熔焊式接头时,应进行保温接头密封性、焊缝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和耐土壤应力性能检测 F.1.2.4 纳米孔气凝胶复合材料应符合GB/T 34336的规定 F.1.2.5 保温层应符合6.3的规定 GB/T XXXXXXXXX 25 F.1.3 技术要求 F.1.3.1 保温接头密封性、焊缝耐环境应力开裂应符合GB/T 38585的规定 F.1.3.2 保温接头耐土壤应力性能试验后外护层应无破损, 水密性试验不应有水渗透至保温接头内部 F.1.4 试验方法 F.1.4.1 保温接头密封性、焊缝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应按GB/T 29046的规定进行检验 F.1.4.2 保温接头耐土壤应力性能应按F.2.4的规定进行检验 F.2 异形保温结构接头 F.2.1 保温接头 异形保温结构接头示意图见F.2 标引序号说明: 1外护层; 2纳米孔气凝胶复合材料 图 F.2 异形保温结构接头示意图 F.2.2 一般要求 F.2.2.1 保温接头可采用橡胶套、热收缩套或电熔焊式接头外护层。
F.2.2.2 橡胶套材料性能应符合附录C 的规定 F.2.2.3 热收缩套材料应符合GB/T 23257的规定 F.2.2.4 电熔焊式接头外护层与保温管外护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差值不应大于0.5g/10 min(试验条件:5kg,190) F.2.2.5 纳米孔气凝胶复合材料应符合GB/T 34336的规定 F.2.3 技术要求 保温接头应进行耐土壤应力性能检测, 耐土壤应力性能试验后外护层应无破损, 水密性试验不应有水渗透至保温接头内部 F.2.4 试验方法 F.2.4.1 样品制备 耐土壤应力性能检测试样,应为保温接头的管段,其长度不应小于2.5m,需取3个试样 GB/T XXXXXXXXX 26 F.2.4.2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如下规定: a) 试验采用的砂箱、自然砂、加热装置应符合 GB/T 29046 砂箱试验的规定; b) 工作管一端固定, 另一端与往复运动的动力装置连接, 可调节推拉测试管段前进和后退的速度 F.2.4.3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应符合如下规定: a) 将试样放在砂箱中,保持保温补口时承插口之间的间隙,标记原始间隙,填埋自然砂,使试样末入砂层中,测量填砂高度,计算砂和压板重量,模拟 1m 埋深时管道表面承受的垂直土壤应力为 18kN/m2; b) 测试之前,先将工作管内介质加温至(120 2),保持恒温 24h,然后降至室温; c) 将试样接头处插口侧管道端头固定, 承口侧管道端头与动力装置连接, 调节推进及后退速度为10mm/min,单向行程为 10mm; d) 启动设备,将承口向前推进 10mm,然后拉回至原始位置,为一个循环周期; e) 连续不停顿进行 100 个循环周期,完成试验测试。
F.2.4.4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的判定应符合如下规定: a) 目测检查管道接头处保温结构是否出现撕裂或破损,如未撕裂或破损应进行水密性测试; b) 水密性测试应符合如下规定: 将保温接头侵入密闭的水箱或水套中,水温(23 2),使水着色并增压至 30kPa,保持恒压 24h; 取出试件,切开接头部分,检查是否有水深入接头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