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二)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中考第一轮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二)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二、考点清单1、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 2、初步学会使用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3、记住常用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正确的化学式,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4、掌握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酸、碱、盐、氧化物 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物质的组成(一)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1)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 素原 子不同点概念具有相同 质子数 的 同一类 原子的总称如:氢原子(H)和氢离子(H+)都是氢元素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微粒含义元素只分 种类 ,没有大小、 数量(个数)的含义原子有种类之分,又有大小、质量和数量(个数)的含义应用范围元素在说明物质宏观组成时应用用来描述某类物质或某种物质的组成原子是微观粒子,在说明物质微观结构时应用。
联 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元素的最小物质单位,是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2)元素可以以单质和化合物两种形态存在3)分类☆元素的种类由 质子数 决定;☆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由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注意: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组成的混合物,或红磷、白磷组成的混合物4)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种类(宏观):表示 某元素 微粒(微观):表示该元素的 一个原子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Fe、He、C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二)化学式与化合价1、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每种物质的化学式都是根据化学实验测定所得到的,且每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只有纯净物才有对应的化学式. 单质的化学式可按:“一般气体成双成对,稀、固、金是单个”的一般规律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可按“后读先写不要错,原子个数右下坐”的韵语书写. (2)化学式的意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每种纯净物质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化学式可以传递出有关该种物质的许多信息,例如化学式CO2: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④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2、化合价(1)概念: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也就是说,元素相互化合时其原子为了使自己的最外电子层成为稳定结构,相互结合的原子个数比就有确定的数值. 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2)化合价有以下特点:①化合价有正负之分. 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②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③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常以它们为基准来推算化合物中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④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显示不同的价态. 如Na,HO,HO3,HO4;H2,O2,H2O4;Cl2,Cl3(3)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4)能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这里还要注意,当化学式中某原子团的个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须用小括号将原子团括起来,如Ca(OH)2、Al2(SO4)3等;当化学式中某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是1时,“1”省去不写,原子团也不需要加括号. 如BaSO4、KNO3、NaOH等. 【典型例题】例1:日常生活中加铁酱油、高钙牛奶中的“铁”和“钙”是指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解析】从宏观上说,物质都是由相同或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因此一些食品和药品的标签上所标成分均指元素.例如加碘食盐中所加的并不是单质碘而是碘酸钾,由于碘酸钾中含有碘元素,因而称为加碘精盐,包装袋上的碘的含量就是指碘元素的含量.【答案】B例2: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属不同种元素C. 是同一种原子 D. 上述说法都不全面【解析】 粒子是比原子的范畴更大的概念,粒子可以是分子或原子,也可以是离子或原子团,两种粒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必须都是单核(一个原子核)粒子时才能根据质子数来判断;两种粒子是否属于同种原子,不仅要看质子数还需看中子数才能确定. A不正确,因为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所含的质子数可能相等. 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都具有10个质子,但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 B不正确,因为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可能属于同种元素. C不正确,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微粒即使都是原子,但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也不一定相同. 【答案】D 例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11 B、它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是11【解析】8 O氧16. 00原子序数(核电荷数)——8 O——元素符号氧——元素名称16.00——相对原子质量【答案】A例4: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A、B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 A2B2 B. AB C. A2B D. AB2【解析】解此类题的关键是确定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最外层少于4个的,一般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最外层多于4个的,一般易得电子,使最外层变为8电子稳定结构. 因此A、B两种元素化合时分别显+2、-1价,故它们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2. 【答案】D例5: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NH3;②N2;③NO;④X;⑤N2O5。
根据规律,X不可能是A. NO2 B. NaNO2 C. N2O3 D. N2O【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的排列规律确定化学式答案】D知识点2:物质分类物质分类思想:1)物质分类的目的是根据研究事物规律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归纳方法因此,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2)在化学研究中,由于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我们常常按物质的结构给物质进行分类,便于掌握相同结构的一类物质的性质1.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宏观组成由同种物质组成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微观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组成、性质固定不固定,注: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2. 单质和化合物3. 化合物与氧化物4、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类依据:是否含有碳元素)(1)有机化合物:把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如甲烷、乙醇、醋酸等2)无机化合物:一般把不含碳的化合物叫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CO、CO2、CaCO3等少数化合物,虽然也含碳元素,但因为其组成和无机物相似,故将其作为无机物来研究。
5、酸、碱、盐(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其分类如下:(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根据碱的溶解性,可将碱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 常见的可溶性碱有NaOH、KOH、Ca(OH)2、Ba(OH)2、NH3H2O,其他的碱大都是难溶性碱,如Cu(OH)2、等是难溶于水的.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典型例题】例1:一种常用的炸药名为三硝基甲苯,简称TNT,其化学式为C7H5N3O6,爆炸时,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下列对C7H5N3O6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7H5N3O6是一种混合物 B、C7H5N3O6是一种单质C、C7H5N3O6是一种氧化物 D、C7H5N3O6是一种化合物【解析】此题以生产、生活实际事例为情景考查对未学物质的简单分类.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每一种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由三硝基甲苯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它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此,它既不是单质也不是氧化物,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含氧化合物,但C7H5N3O6并不是氧化物,因为它的组成元素不止两种,而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含氧化合物.【答案】D例2:现有 ① 液氧② 空气③ 硫粉④ 水冰混合体⑤ 氯酸钾⑥ 食盐水⑦ 二氧化硫⑧ 镁带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生成物等8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简单分类,关键是要了解各类别物质的概念和分类的标准. 单质和化合物是在纯净物的基础上进行更细的分类,是看元素的种类是否相同,若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为单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液氧、氯酸钾等.另外有时判断类别时还要看其粒子的构成种类,如④ 是一种物质的两种状态,只有一种水分子,是纯净物. 【答案】②⑥;④⑤⑦⑧;①③;④⑦⑧例3: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B. 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C. 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D.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解析】本题涉及的是有关物质组成和结构的问题. A中含氧化合物如果只有两种元素就是氧化物,否则就不是氧化物. 含氧化合物包括氧化物. 所以A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都是原子,如一个氧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共有16个质子,一个硫原子也有16个质子,可是氧分子和硫原子不属同种元素,所以B的“不一定”正确. 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中一定只含一种分子,不然就是混合物,所以C中的“不一定”是错的.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所以D中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答案】C例4: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⑴单质_____________ ⑵酸_____________ ⑶碱_____________⑷盐_____________ ⑸氧化物_________ ⑹有机物_____________【解析】上述六种元素的两种或几种元素可形成多种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单质,书写时要正确把握各类物质的特征和概念,正确写出化学式。
答案】⑴O2、Cu;⑵H2SO4、H2CO3;⑶NaOH、Cu(OH)2;⑷Na2CO3、CuSO4;⑸H2O、Na2O;⑹CH4、C2H5OH例5:现有①金刚石 ②氢气 ③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