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学霸怎样写好言情小说 《步步惊心》作者桐华专访 身为影视从业者,桐华却不太愿意改编自己的小说宁愿为了影视而100%新写一个剧本我对做电视剧没有纠结,但对改编自己的作品是有纠结的,写小说特别耗心神,是把自己全部放到了这个故事里,情感释放得蛮干净的而电视剧和小说截然不同,如是改编自己的作品,你必须把自己的东西打碎重塑,这很痛苦这个在言情小说圈以凄美文笔圈粉的“大神”,过去10多年间创作了《步步惊心》《大漠谣》《云中歌》《最美的时光》《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曾许诺》等多部畅销小说,之后一直深受影视改编市场的青睐 除了擅长创造言情IP,桐华还自带学霸标签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个标准的理科生 桐华回忆大学过得挺“佛系”:喜欢睡觉,热衷宅在宿舍看小说;沉迷于看北大5块钱两场的投影仪电影,几乎一周5天都泡在那里……大学时代的桐华,“像看天外来客一般”围观北大中文系的诗会;考试前努力振作,把自己从每天睡觉看小说看电影的状态中拽出来,毕竟不能挂科北大有很多学霸,我应该是北大学霸里面的学渣” 至于写作嘛,除了写日记就没怎么练过笔桐华说,昔日同学对于她后来写书成名的评价很“毒舌”:“你整天窝在宿舍里看小说,终于把它转化为生产力了。
桐华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下了班和同事开心地去吃街边的麻辣烫,静下心来时,却每每为自己未来轨迹的未知而感到惆怅、迷茫 创作小说的`开端,则完全是误打误撞桐华坦言,从《步步惊心》下笔的那一刻,写作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 “我下笔的那一刻其实是玩儿,今天实在是太无聊了,这屋子里空荡荡,一点声音都没有,得给自个儿找个事做,那就写个东西吧《步步惊心》是桐华创作的小说中花时间最短的,“没有去思考过,感觉还不太懂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是在一种完全懵懵懂懂的状态中,凭着本能的驱动把它完成了 桐华说,写《步步惊心》像打了鸡血一样,“交稿的那一瞬间,你感觉鸡血被抽掉了,很累”2022年万圣节前夜,桐华在美国完成《步步惊心》的最后修订她形容走路的状态是飘的,“精气神全部被掏空” 《步步惊心》是属于凭本能冲动去写,但写《大漠谣》时,桐华发现自己必须得“思考”了后来写《云中歌》,我甚至有过感觉自己不会写的时刻你心里有很多东西,想了很多故事,但文字好像不听你使唤,你得思索怎样用文字把各种各样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且要是一种有序的表达” 很多人都好奇,擅长写言情小说的女作家,会拥有怎样的性格底色? 桐华说,朋友挺喜欢找她聊天,比如上大学时,宿舍熄灯了,还有女生站在她床边不肯离开,一个劲儿要向其倾诉感情问题。
但我认为自己不细腻也不敏感我只是会在人与人之间互动时候,看到比别人更多的信息我不是多愁善感的人,整体还是比较平稳和冷静的” 冷静的性格和理科生属性,带来的是小说架构中缜密的逻辑,以及工作中的完美主义据星相学说,因为我工作的星座落在了处女座工作中你跟我差一厘米,我都会跟你很较真儿,连书封‘翅膀’图案上‘点点’的位置和大小,我都有要求” 桐华笑言,编辑跟她合作出书时会很“痛苦” 桐华的近作《散落星河的记忆》,是她首部科幻题材言情小说,架构宏大,将前沿基因问题与古老的“我是谁”问题放在一起而这部科幻言情的写作契机也尤为神奇——桐华看电视萌生的灵感 桐华偶然看到两个节目,一个是讲如何通过基因实验,减少某海岛上咬人蚊子的数量;一个是“基因考古”,用DNA鉴定曹操家族后人好好玩!好神奇!”桐华非常认真详细地和记者讲完节目内容,然后两眼放光,拉长音调感叹了一声:“哇……” “我想,用基因的方法去讲述情感的故事,好像也很有意思电视节目不小心揭开了这位理科生兴趣的“封印”,因而有了《散落星河的记忆》 除了写作,之后把影视制作人纳入自己的人生轨道,也出于偶然 “正好我的合作伙伴那时候说,你对影视剧感兴趣吗?我说挺感兴趣的。
她说你要不然帮我们策划一个电视剧——就这么简单地开始了彼时桐华没有想太多,就是觉得新鲜、好奇 “这两个身份内在是相通的,毕竟都是故事的创作,不同的是承载形式写小说是你一个人,但影视创作是一个集体项目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你要跟编剧碰撞,进展到制作阶段也需要交流把每个环节努力做到最好,去期待最后化学反应出来的效果 回头看,桐华认为电视剧《步步惊心》算是非常有诚意的用心之作刘诗诗跟我说,她拍完《步步惊心》有半年是走不出这个角色的——那就证明她在拍的时候是‘进去’的,有化学反应,会影响到周围所有的东西,让这个作品向一个很好的方向发展” 文章内容来源于中国青年报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