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PPT 课件

Jerm****014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93MB
约11页
文档ID:256911565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PPT 课件_第1页
1/11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作品名称:峨眉山月歌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李白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4)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影”指月影,“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

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我似浮云滞吴越, 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 归时还弄峨眉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