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咏煤炭课件 (新版)语文版

san****01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99KB
约14页
文档ID:86290859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7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咏煤炭课件 (新版)语文版_第1页
1/14

咏煤炭 于谦,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生于1398年,浙江钱塘人,字廷益永乐进士任监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抚,曾平反冤狱,赈济灾荒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调集重兵,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刺军次年,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他以和议难恃,努力整顿京营军制,创立团营,加强训练景泰八年,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诬以“谋逆罪”杀之籍没时家无余资都督同知陈逵收埋遗体后由婿朱骥葬于杭州西湖之畔清人袁子才有诗道:“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咏煤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以“乌金”称煤炭,以“阳和”借指煤炭,表现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喜爱 第一句:咏煤炭点题 第二句:正面抒怀,说这里蕴藏着治国安民的阳和布泽之气意最深”,特别突出此重点的深意春浩浩”承接“阳和”,“照破夜沉沉 ”,对照着写,显示除旧布新的力量古人称庙堂宰相为鼎鼐,这里说宰相的作为,有赖于其人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比喻。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煤炭,↑ 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表达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并极言其埋藏之深,储藏热量之大↑ 指大地,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形容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写出炉火火势之大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寓意甘于为国家利益而自我牺牲的人,乃国之根本,民之福星含义:朝廷必须依靠臣民的忠心←,└ 喻指甘于为国家利益而自我牺牲的人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但愿苍生俱饱暖”,从煤炭进一步生发,即杜甫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之意而扩大之末句绾结到自己出山济世,一切艰辛在所甘心历之的本意,即托物言志 直抒胸臆表达了为了老百姓能享温饱,愿意像“出山林”的“乌金”一样熊熊燃烧自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诗人至死也要为国家出力的志向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至死也要为国家出力的丹心↑ 老百姓,这首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感情的?,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咏煤炭》这首诗表面上是咏煤炭,实际上是明志向试结合诗句,说说诗人的志向。

这首诗是诗人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咏煤炭》中托物言志,借以明志的名句是:,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由此你会想到哪位诗人的哪句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表达了诗人爱国忧民的思想以及甘愿为民出力献身的心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