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走向整体的世界【考点打靶+定向训练】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 高效备考复习(含答案解析)

羟羟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1MB
约17页
文档ID:343141205

►专题13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课标要求】1.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2.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知识点精讲】知识点1:新航路的开辟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背景)(1)动因(必然性):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②社会根源:西欧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③直接原因:15世纪中叶,奥斯曼控制东西商路,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商业危机);④精神动力: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提倡冒险精神;传播基督教的需要;(2)条件(可能性):※新航路开辟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根源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对贵重金属的渴求本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追求2)直接原因:古代亚欧贸易最终集结在地中海东部地区,奥斯曼帝国控制了该地区的商路,造成传统商路不畅,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①西班牙和葡王室的支持;②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③地理知识的进步;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1.主要航线的开辟时间航海家方向航线1487年迪亚士从欧洲向东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从欧洲向东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从欧洲向西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从欧洲向西完成了环球航行2.其他航路的开辟(1)北大西洋高纬度航路①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②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③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④17世纪初,英国人哈得逊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⑤俄罗斯人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2)南半球的新航路①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②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项目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目的主要是政治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寻找奇珍异宝主要是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方式进行朝贡贸易,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要方式以武力掠夺为主要方式影响增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朝贡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没有带动民间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引发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1.环球交通网络建立:人类地理知识进一步丰富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2.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①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②物种交流: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③疾病传播: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3.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印度洋贸易:欧洲商人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2)大西洋贸易: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3)主要国家的商业贸易国家表现葡萄牙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参与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西班牙利用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中国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4.思想文化领域: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权威※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经济上: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有利于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高产作物的引进,有利于缓解中国的人口压力,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2.文化上: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现象3.对外关系: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知识点2:早期殖民扩张一、表现(1)葡萄牙:16世纪,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2)西班牙:以美洲为主,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3)荷兰、英国和法国:17世纪,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二、影响(1)对殖民地: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2)对欧洲: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①引发商业革命: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②引发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③资本主义发展: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人类社会: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关系※※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殖民地:(1)殖民主义带来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2)殖民扩张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解考题、提能力】一、单选题1.新航路开辟时期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和商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现实的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

对荣誉的追求也是导致地理大发现的一个原因这表明A.文艺复兴孕育了新航路开辟的因素B.新航路开辟推动人文主义在全球扩展C.追求人性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D.新航路开辟打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时期,探险家、航海家们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人”,这体现了人文主义,说明文艺复兴为他们提供了思想动力,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全球其他地区是否有人文主义,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因素,排除C项;文艺复兴打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而非新航路开辟,排除D项故选A项2.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C.导致教会权威的弱化 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答案】A【解析】英国思想家强调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进步,将近代世界与古代、中世纪明确区分开来,意在说明四大发明促进了西欧近代化进程,A项正确;中国的四大发明的外传和应用,并非西欧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排除B项;印刷术推进文化教育发展,导致教会权威的弱化只是四大发明的部分影响,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故选A项3.“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远洋探险的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根本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侵略机构【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得知,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中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A项正确;西班牙、葡萄牙王室起了组织作用,排除B项;获取贵金属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D项内容与材料主旨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4.钱乘旦认为:1415年起历次重大探险活动,绝大部分是在国王或在政府有关部门委派、支持下进行的15世纪开始的探险队领导人大多数是贵族,到达印度的达伽马,发现太平洋的巴尔沃亚,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都是贵族,形成了商人出钱,国王牵线组织,贵族冲锋陷阵的扩张格局据此,新航路开辟A.有利于扩大商品销售市场 B.是新旧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C.加速封建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有利于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答案】B【解析】由材料“形成了商人出钱,国王牵线组织,贵族冲锋陷阵的扩张格局”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社会各阶层合力的结果,是新旧力量共同推动的,故选B;材料只是说了新航路开辟的支持者,而未说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或者对欧洲带来的社会变化,故无法得出ACD三项结论,排除。

5.在《古地图密码》一书中,有两幅地图值得人们深思:一幅是绘于1459年,藏于威尼斯马尔西亚那国家图书馆的“毛罗地图”,能清晰地看到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另一幅是绘于1507年的“瓦德西穆勒地图”,绘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且太平洋海域大于大西洋海域如表是相关史实简表据此可知当时时间事件1459年毛罗绘制地图1488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507年瓦德西穆勒绘制地图1519年—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A.地圆学说已经得到了普及 B.西方地图测绘技术取得了关键突破C.地理科学的地位有所提高 D.地理认知革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答案】D【解析】根据“能清晰地看到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绘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且太平洋海域大于大西洋海域可得出,随着人们对世界地理认识的加深,成为人们探求新世界的原因之一,反映出地理认知革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D项正确;普及说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测绘技术的突破,而只是认知的变化,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6.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习惯用宗教性质的“地图·世界”来作为装饰用的地图。

但到了1300年以后,装饰用的地图变成了波托兰海图波托兰海图的中心方位总是指南针磁针所指的北方,与以“东方”为中心的“地图·世界”完全不同这一变化A.展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 B.推动欧洲工业革命的发生C.反映了欧洲人世界观的转变 D.根源于海上新航路的开辟【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得出,欧洲中世纪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从宗教所认知的范围扩大到更广阔的世界,反映出人们世界观的变化,C项正确;近代自然科学还没有兴起,排除A项;材料中的变化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B项;当时新航路还没有开辟,排除D项故选C项7.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其数学专著《数学大全》中正式提出了借贷记账法,建议商人在进行一切交易时,都要在总账里记入两次,一次作为贷方,另一次是作为借方这种记账方法让人们随时对于一项生意的财务状况都了如指掌、这A.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C.根源于人文主义的复兴 D.有利于近代科学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依据材料时间和借贷记账法的内容,比较容易能得这种复式记账法体现了15世纪欧洲商业的进步,顺应了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复式记账法无法推动资本原始积累和科技发展,排除BD项;C选项属于因果倒置,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