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节日主题班会)2021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学****店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93KB
约17页
文档ID:615235753
(节日主题班会)2021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_第1页
1/17

2021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为了庆祝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以此我特此整理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知道它的传说、习俗 2、通过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来弘扬民族精神 3、让学生懂得亲情的可贵,能融入集体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 三、活动准备: 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四、活动过程: 1、中秋习俗交流 2、故事交流: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中玉兔 3、表演节目 4、朗诵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同学分享自己带来的月饼 五、活动小结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第二篇 主题班会教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秋节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知道中秋节历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圆〞的原因,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感受亲情。

2、正确对待中国传统节日和外国节日,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针对如何更好地庆祝中秋节的论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从不同途径搜集节日的信息,对中秋节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中秋节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中秋月圆〞的原因 2、体会节日背后的历史含义和文化底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对民族传统佳节产生进一步了解和参与庆祝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民风民俗、名言佳句 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月到中秋分外圆 2、活动对象:全班学生 3、活动时间:9月------号下午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佳节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

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中秋节也是中华民族象征着团圆的传统节日所以,我们把圆月和中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二、联系自己,畅谈中秋感受: 1、过渡:中秋节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为什么常借中秋节月亮最圆时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愿望,人们又是怎样来庆祝中秋节的呢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我们的探究学习 2、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翻开记忆的闸门,将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现出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学生讲述对中秋节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过节方式) ①教师启发引导:爸爸、妈妈为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么(赠送月饼,全家团聚) ②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表达一份孝心) ③小组讨论: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表达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孝敬长辈,争获孝敬章) 3、小结:你们的中秋节过得真有意义,令人难忘 三、了解来历,感受中秋节悠久历史 1、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2、学生交流中秋节来历。

嫦娥奔月的故事;唐明皇想念月宫;谷物丰收,人们拜祭; 3、小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传说很多,究竟哪个更准确,我们已无法证实了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唐朝初年,中秋节就成为固定的节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思考:每个月的农历十五都有圆月,为什么把中秋节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说说你的想法, 5、小结: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空气中水汽较少,透明度较好,月亮便显得特别明亮又因为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三、了解习俗,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底蕴 1、师:作为传统佳节,中秋节有好多庆祝的方式 ①说说全国各民族人民是怎么来庆祝中秋节的 ②把收集到的材料合作交流 2、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1) 嫦娥奔月 (2) 朱元璋起义 (4) 月饼典故 (5)传 统 习 俗 灯谜 吃月饼 燃灯 祭月赏月 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远在台湾岛的小朋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尽管我们现在各在一方,相信我们总有一天会团聚的,我们在这团圆佳节里给他们写一封信吧!遥祝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翻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黄昏,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哀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桔祥平安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办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阔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谋,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第三篇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秋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中秋节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管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中秋节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第四篇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年9月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八(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拟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