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_****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50KB
约11页
文档ID:192809520
202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1/11

202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春需要我们(  )①以修身为本,行走在“至善”的路上②悦纳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③珍惜青春,金钱至上④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2、七年级学生小菲是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她发现,在冬季,草坪处于休眠期,这时使用除草剂除去的就是杂草,草坪不受影响她的发现被证明是正确的这说明小菲(  )A.不会自主学习 B.善于向他人学习C.善于探究学习 D.能够合作学习3、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启示我们(  )①应该珍惜学习的权利和机会②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将使我们终生受益③要学会学习,做学习的管理者④坚持学习,掌握知识,能丰富和完善自我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有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也有人说:“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这说明(  )①学习是一个过程,其中有苦也有乐②以前学习是很苦的,现在学习是快乐的③同样的事情,心态不同感受也不同④前者说法是正确的,后者说法是错误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同学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与人友善,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这是因为(  )A.只要这样做,就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B.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C.每个人在经济和生活条件上是相同的D.大家在一起的惟一目的是把学习搞好6、聚焦文明理性发帖、防范网络暴力、识别网络谣言、举报有害信息、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等内容,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保持冷静和克制,抵制、举报有害信息B.坚持言论自由,不需要监管网络发言C.对一些事和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下列说法这一准则相一致的是(  )①好逸恶劳,骄奢倦怠 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③一诺千金,言而有信④见利忘义,见危不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近年来,宝典、高参、秘笈等考场速查资料在一些初中开卷考试中受到部分学生追捧。

这些价格不菲的资料号称“考题全中”“有我在手,考试必胜”,实则内容庞杂,粗制滥造,急功近利,误人子弟部分学生听信宣传,抱着侥幸、投机心理,考试时,妄想按图索骥,照抄答案,结果耗时费力,事与愿违这告诉我们(  )A.速查资料就是好,试题答案全找到 B.学会学习最重要,增强实力是正道C.开卷考试就让抄,使用速查效率高 D.考场速查很流行,略有瑕疵当宽容9、“要珍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这告诉我们(  )A.青春是美好的,应及时享乐,放纵自己 B.青春是短暂的,应为所欲为,享受人生C.青春是宝贵的,要充实大脑,提高自己 D.青春是激昂的,要我行我素,张扬个性10、近年来,“感动中国人物”已成为人们广泛学习的楷模为了更好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们必须(  )①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从身边小事做起,为自己着想 ④热心公益,服务社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青少年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往往因为一点误会而诱发冲突,甚至导致不良后果下列能控制冲动的正确方法是(  )A.合理发泄,我行我素 B.冷静处理,注意转移C.克制自己,伺机报复 D.冷面相对,不理不睬12、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许多阶段,其中青春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期,许多人称其为“人生的花季”。

这是因为(  )①进入青春期就宣告着我们真正长大成人了②青春期是少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 ③随着生理的发育,我们的心理也发生变化④青春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3、下列关于学习中的“快乐”与“辛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将来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名牌大学,那么现在的苦就白吃了B.如果遇到难题就看别人的答案,那么学习的苦就可以避免了C.克服学习上的因难,使自己得到进步和提高时,苦就能转化为乐D.学习中的乐趣就是在同学面前炫耀,学习中的苦就是挨老师的批评14、进入初中之后,我们和家人之间爱的碰撞越来越多,妈妈总是没完没了地唠叨,爸爸总是只问成绩下列不属于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A.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B.我们的成人感增强,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C.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的差异较大D.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以后都不再需要父母给予的关注和呵护了15、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如果你遭遇校园欺凌,你会(  )①沉着冷静,机智勇敢②寻找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③忍气吞声,尽量逃避④寻求法律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6、《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监护侵害案件需要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和缓的方式进行,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D.学校保护[17、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写道,春季“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季“读书之乐乐淘淘,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翁森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能够苦中作乐B.翁森家的环境特别美,适合读书C.一年四季不同的角色,是快乐学习的保证D.翁森就是个书呆子,不知道读书的辛苦18、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明对此很不屑,心想:“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用,浪费学习时间!”可见小明(  )A.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B.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C.没有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D.未认识到实践也是学习19、“小时候,妈妈为我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洗脚从法律角度看,这句公益广告词体现了(  )A.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C.义务比权利更加重要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20、马云在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说:“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这告诉我们(  )A.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享乐,不要留下遗憾B.青春是矛盾的,要促进生理和心理相协调C.青春是喜悦的,不因烦恼而感到悲观失望D.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创造美好人生21、生活中总有人这样想:他当了科学家,他成了文学家,他获得了奥运金牌,那我呢?其实你不是最美丽的,但你是最可爱的;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不是最强壮的,但你可以是最乐观的。

这告诉我们(  )①要学会悦纳自己②要认识到自己的形象是最好的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④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要欣赏自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古今中外,公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对“公平”的正确认识是A.公平就是自己需要什么就应该得到什么(  )B.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C.公平就是平均分配D.生活中可以做到绝对公平23、“孤芳自赏时,天地自然小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从多方面了解自己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③正确看待自己优缺点④要自尊自信悦纳自己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4、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启示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做到(  )①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②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③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④雷厉风行,无须顾虑太多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5、厦门大学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承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下列关于“止于至善”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B.“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C.“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D.“止于至善”只要求“独善其身”,不要求“兼济天下”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为引导同学们探索青春的奥秘和意义,走进青春,感悟青春,祝福青春,让自己的青春更有活力并充满价值。

某中学探究活动小组决定开展以“珍惜青春、祝福青春”为主题的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怎样正确认识青春期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异?..(2)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异性朦胧情感?..(3)青春的我们富有激情,渴望梦想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至善追求?..2、[青春的烦恼]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歌词虽美,但步入青春期,烦恼和心理矛盾随之产生,处理不好就会成为我们前进的阻力1)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你曾遇到过哪些青春烦恼?请举一个例子 ..(3)如何消除青春期的烦恼?..3、美好的中学时代到底该怎样度过?几位中科院院士的成长历程对我们无疑是一个镜鉴:他们有的从小就立志要把用中国人命名的定理写在未来的数学书上,坚持几十年奋斗不息;有的只上过一年半中学,“土山下乡”时却四处借书,几乎读完了当时所有能找到的书;有的爱好广泛,中学时就练钢琴、读小说、学画画;有的高考报志愿时放弃自己喜爱的天文专业,转向国家发展所需的地质专业……上述材料来自于《院士的中学时代》一书,你校拟组织“走近院士中学时代,展示青春靓丽风采”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1)了解了院士的中学时代,请你谈谈中学时代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和意义?..(2)不负美好中学时光,培养能力,收获精彩,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三个方面即可)..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3分,共26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一次英语单元考试中,从没有及过格的小强竟然考了90分,同学们议论纷纷,都怀疑小强作弊。

小强自己知道,这是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刻苦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听到同学们的议论,他伤心地大哭一场后,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以证明自己的实力 材料二:某校进行了一次关于“如何对待心情不好”的调查活动,其统计结果如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的调节情绪的共同方法是什么? .(2)青少年的情绪急需调节,你认为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