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YUAN UNIVERSITY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浅谈人与技术的关系班 级 :电气工程 姓 名 :苏素平学 号 : S20160377浅谈人与技术的关系摘要:关于技术,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具体的定论,有些定义就有比较强的世俗性,有些定义有比较强的哲理性技术是人类的高效的创造工具,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就可以体现出技术的本质技术在被我们人类应用时,会引起多种不同的变化,有些变化对我们有利,有些变化对我们有害同一种技术为不同的目的而应用,其效果会很不相同甚至相反,因此说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人类应用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与技术产生了复杂的关系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技术离不开人体、技术与人体分离以及技术与人体重新结合 关键词:技术、技术与人类、技术应用,双刃剑 一.绪论自然辨证课后感想:通过18学时的学习,我了解了一些关于自然辨证法基础的知识,知道了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自然观、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三部分构成。
本来以为这门课程会比较的枯燥,但是教授我们这门课的卫博士讲的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经常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最近发生的事件、实物来举例子,配一些很流行很应景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自然辨证法这门很深奥的课程讲的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而且每次讲课卫博士都侃侃而谈,用他所熟悉的物理知识来举例,让我们可以多学习很多知识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里面有很多知识点,接下来,我主要谈谈我对自然辩证法中人与技术关系的一些理解在人类发展中,随着人们的需求,技术也在慢慢变化,技术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二.技术的本质和属性2.1 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定义有很多:技术可以是劳动,当然不仅仅在劳动会用到技术,在其他一些活动也需要技术,比如通讯和战争;技术可以表现在科学上的一些应用中:即使没有科学,也是可以有技术的比如我们的祖先就不搞科学,但是他们的技术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技术还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件,比如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技术也可以是人类一切有效的活动,可能唱歌跳舞也是需要技术的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技术的定义:“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钻研技术,技术先进。
也指技术装备:技术改造”[1]日本《广辞苑》中对技术的定义:“在实际中应用科学以改变或加工自然物,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2]《哲学大辞典》中对技术的定义:“技术一般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求,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3]2.2 技术的双重属性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的属性技术的自然属性,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技术的社会属性一般在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文化、民族传统、公民素质、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等中有所体现技术的应用对社会会产生正负两方面作用[4]三.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可以体现技术的本质人与技术关系的演变历经了三个重要阶段古代的手工技能是人与技术融为一体,近代的机器技术是人与技术的分离,在现代的高科技技术中人与技术开始重新结合3.1古代的手工技能:技术离不开人体在古老的原始社会中,没有高科技,在那时人类往往主要依赖于自然物或天然物和人本身的自然能力来生存下来,主要依靠自己的双手来进行手工技术比如打猎、采摘、纺织和耕地等农业劳动都是手工劳动我们的祖先也创造了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纺织、陶瓷、冶铸等等。
曾经广泛流传的实用技术,现如今已经在慢慢的消失手工劳动是人们单纯的靠手的技能所从事的一些简单劳动它是最原始的劳动,所以手的技能是最原始最纯粹最简单的技术,手工技能离不开手,如果劳动者丧失了动手能力,那么手工技术也将随之消失,所以说古代的手工技能与人体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手的简单手工劳动有了局限性,不能再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需要更便捷、更省力、更能满足他们的工具来代替手工技能于是,就出现了机器,人们也来到了第二阶段——近代机器技术[1]3.2近代的机器技术:人与技术的分离在近代的社会中,随着技术革命的发生,机器时代开始的崛起,机器也大规模地出现,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说,手工技能是“生理性的技术”,那么机器技能就是“机械性技术”比如纺织机械代替了古老的手动纺织,蒸汽机的出现更是代替了很多苦力劳动机器的运转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可以高效完成任务,满足了人类的大量需求机器技术的出现替代了手工技能,而机器本身替代了手这个简单劳动工具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越来越重视机器而忽略手工本身的技能,时间不断地推移,人与技术渐渐分离开来,手工技术渐渐消失得不到重用,而机器取代了手工机器也只是单纯的、机械化的、没有思想的不断重复着每一个设定好的程序。
机器的出现对环境和人性危机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可怕,如果机器能自发出来那么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们忘了,机器本身也是由手工技能创造出来的,效率再高、再精密、再复杂的机器也是人类通过自己的手来创造出来的[9]3.3现代高科技技术:人与技术开始重新结合 高科技的出现,使技术的本质出现了新的阶段,人与技术有重新结合在一起从最初的手工技能到机器技术再到现在的科技技术,我认为现在的科技技术也可以称为脑力技能,它是手工和机器的结合随着互联网、智能化、机器人、及全球通等等的出现,高科技已经离不开人类的生活从最简单的示例说起,我们卫博士讲课时不再用传统的黑板粉笔,而是多媒体来讲解课程,大大地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有意义的话题和图片甚至小视频也可以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从而使课程也更加有意思,更加容易理解;现在只需简单的带个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交话费、煤电水费等等;在从我的专业说起,电气工程这几年一直强调智能电网,就是要解决所有电可以均衡的调配,尽量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现代高科技把古代的手工和近代的机器赋予人的思维和想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的智能时代高技术的把人和技术重新结合在一起,使技术的应用更加高效、广泛。
四.技术应用是把双刃剑 毫无疑问,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样的,技术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人们可以利用技术来求善,也可以利用技术来作恶确切来说,手工技能基本没有带来负面影响,机器的出现把技术这把剑变成了双刃剑下面拿卫博士上课时举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理解技术应用给生活带来的正负影响三峡水利工程,这个斥巨资建成的三峡大坝,每年利用当地的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年发电量高达上千亿千瓦;它也可以抵挡防洪、防汛三峡水利工程的建造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是大规模地建造已经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地人民群众的居所也被毁,造成了上百万的人民迁离家乡告别故土;带来民生、环境、地质灾害等问题三峡工程有利有弊,从目前看来,利大于弊,负面的影响要尽量采取补救措施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它是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水利工程[6]核电技术本身是为人类造福的,可是一旦发生事故,会带来灾难性的毁灭核电是一种新能源发电,环保、清洁、无污染、发电量大是它的优点可是一旦发生泄漏,当地的人们以及所有生物都不会存活,甚至那个地方会成为禁区,后果不堪设想想必很多人对当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还心有余悸[8]。
技术与人的关系历经了三个阶段,技术只有被人应用,技术本身没有利弊,当人们利用了技术后才产生了影响,以及所谓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我很赞同卫博士的观点:技术是人的工具,技术本身不可能发生任何作用技术的负面效应的责任应该由人来承担五.结论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对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行了辩证的理解我认为在我们身边很多事情可以用自然辨证的原理来解决来思考问题这门课虽然结束了,但是这种辩证思考的方法不仅不会消失,反而还会继续学习下去 人与技术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人类会充分利用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感谢卫博士用生动有趣的课程让我们了解了自然辨证这门课程,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要理性的去看待问题,要学会辩证的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1]秦志敏,自然辩证法概论,兵器工业出版社,2002年[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3]普利高津,从存在到演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4]陈昌曙等,自然辨证法概论新编,东北大学出版社,1955年[5]秦志敏,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
[6]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9]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啊把你射,1999年[10]川关锦镇,技术史(上),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