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网络应用技术新发展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95KB
约17页
文档ID:497911438
网络应用技术新发展_第1页
1/17

网络应用技术新发展何克抗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的最新调查统计,中国上网人数已由 1999 年底的 890 万增至 2000 年底的 2250 万, 联网计算机则由 350 万台增加到 892 万台与此同时,网上应用技术的创新也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WAP (移动互联)技术1 . WAP 技术的由来与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有两种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亿万人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 Internet 和移动 Internet 使人们能上网浏览,能发 email ,能快速、方便地从 Internet 这个最大的资源库中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但是 Internet 通常需要与固定的有线网络相连接, 这个限制就使人们无法满足在移动中获取信息的需求 移动由于采用无线通信, 所以能有效地打破上述限制 能否把上述两种技术结合起来, 互相取长补短, 做到在移动中随时随地访问 Internet , 使因特网无时不在、无所不在呢?为了探索实现这两种技术结合 (即实现“移动互联”) 的可能性, 早在 1997年 6 月,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公司就发起成立了一个称之为“ 论坛”的组 WAP织。

WAP 是 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 (无线应用协议)的简称 WAP论坛”组织的目标是要为无线移动通信中访问 Internet 制定统一的应用协议即使用标准 1997 年 9 月该组织提出了 WAP 标准的框架,次年 5 月 WAP1.0 版正式公布, 接着 WAP1.1 版也于 1999 年 6 月推出, 到 2000 年 7 月已有了 WAP的1.3版本由于“ W*”组织目前已有600多个公司加入,其成员包括全球最大的电信服务商、电信设备制造商和软件供应商,它们占有 95% 以上的市场和 2 亿以上的用户,所以 WAP 目前已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WAP 是一种通信协议, 其核心是为无线通信终端 (例如) 访问 Internet定义一套软、硬件接口,从而使人们可以像使用 PC 机一样使用来发电子邮件和浏览 Internet 的信息当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光有通信协议还是不够的, 还要有能支持这个协议的一套相关技术, 例如可嵌入到无线通信终端运行的操作系统、 浏览器以及专门用于标记无线通信中各种文字符号或图像数据的标记语言等,这套相关技术就称之为基于 WAP 的技术,简称 WAP 技术。

经过近几年国内外 IT 领域众多专业人员的努力,上述技术问题已逐一得到解决目前较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 WindowsCE 、 PalmOS 和 JavaOS (值得高兴的是,最近我国也自主开发了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桑夏 2000 ),适合在中使用的微型浏览器则和PC机上使用的航海家(Navigator )或探索者(IE)类似,只是在功能上比较简炼,无线标记语言则有 WML ,可用于标记和描述移动终端所收发的 Internet 信息和用户界面在此基础上诺基亚公司于 1999 年 2 月,率先推出了基于 WAP 的 7110 , 这种配有较大的显示屏和滚动式鼠标,使得文本输入及其它操作都很简便 利用内置的微型浏览器,诺基亚 7110 可以从网上的诺基亚 WAP 站点随时获取各种新闻和 24 小时的实时金融信息服 务从此以后,专门为移动通信服务的 WAP 门户站点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在全球范围内这类站点已增加到好几万个与此同时,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款式的 WAP 也与日俱增,几乎所有较著名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现在都有自己的 WAP 产品2000 年 4 月, 我国电信部门与有关公司合作也推出了第一个全中文的 WAP门户站点:“灵通网”( )。

目前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 广州和深圳等主要城市的电信部门已经开通用 WAP 接入“灵通网”的服务,其内容包括:灵通搜索、时事焦点、及时财经、无线商城、本地指南、掌上乐趣、百宝锦囊以及颇有特色的灵通俱乐部等到 2000 年底,这类能让WAP 上网的中文站点已增加到 100 多个2 . WAP 技术的重大意义-将因特网的应用推进到一个全新阶段WAP 技术除了能实现“移动因特网”,使“因特网随身带”以外,还具有这样一个重大意义——使因特网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即由“以 Web 为基础”的应用进入到“ W/eb£ Web并重”的应用阶段众所周知,因特网络之所以有今日之辉煌,主要是因为有 CMC(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以计算机为媒介的通信”)和WWW ( WorldWideWeb ,其含义为“全球范围信息查询、检索网络”,简称Web )这两大技术的支持,而 Web 技术则包含以下四个组成要素: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URL (统一资源定位,即规定全球范围内统一的资源站点访问地址);浏览器(目前最流行的浏览器是网景公司的 Navigator 和微软公司的 IE)。

正是由于上述技术要素所组成的 Web ,才使因特网进入千家万户,才使因特网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库、 信息库, 才使因特网把全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 迄今为止,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除了收发 Email 以外几乎都是基于 Web 的应用( Email 不一定要通过 Web ),正是因为如此,使得许多人误以为,因特网就是 Web , Web 就是因特网这种认识在因特网应用的第一阶段即“以 Web 为基础”的阶段, 如果还情有可原的话, 那么, 到了今天, 由于 WAP 技术的发展,使因特网的应用开始跨入“ 与WeWeb并重”的新阶段以后,这种认识就必须改变了目前由于屏幕小、下载的速度慢和 WAP 站点内容还不丰富等原因,使得通过无线互联而实现的非 Web 应用还不是很多,但是其发展速度将会是很快的,这是因为:( 1 )尽管 Web 的资源、内容浩如烟海极为丰富,但是由于它包含字体、图象和各种信息的页面相对静止,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因特网巨大潜能的发挥(例如使因特网的应用受到时、空的限制) 2 )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用户对信息往往有特定的需求,这种信息需求的特征是:即时性、简洁性,而不是追求量大面广,因而不宜通过 Web ,而应通过非 Web 方式来解决。

例如在欧洲,一些移动运营商已开始提供这样的服务——你只需用拨个号码就可实现由银行转帐而从超市里取走所需的物品;纽约一家移动通信服务商已开始把大宾馆周边的信息(如公园、游乐场、书店、剧院•…)主动推送到宾馆顾客的手持设备上3) Peer-to-Peer的应用(也称“人对人的传送”,简称 P2P,是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无线交互的一种应用方式) , 这种交互可以完全绕开 Web 服务器,直接连到对方的 PC 机上, 与对方进行交流或征得对方允许后选择对方的有关文件在网上下载;美国盐湖城的 Nextpage 公司已开发出基于 P2P 技术的协同工作软件以有效提升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的能力; 不难想象, 这种 P2P 方式对于远程教育的个别与协作学习也有其重要意义 4 ) Machine-to-Machine 的应用(也称“机对机传送”简称 M2M ,是计算机系统之间直接进行无线传送的一种应用方式) , 这种传送也无需通过 Web服务器显然, M2M 对于电子商务中需要在后台进行自动交易处理的业务特别有利,而这类业务在电子商务中拥有最大的客户群;除此以外, M2M 对于企业的库存管理和设备的自动维护这类功能, 和基于 Web 的应用相比也有其很独特的优越性——当企业的库存量低于某一数值或某一设备出现故障时,该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向供应商或维修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直接发出送货或维修通知,这种 M2M 的服务方式显而易见要比基于 Web 的应用简单、快捷的多。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通过 M2M 直接进行远程检测与维修 (有一则电视广告已经在介绍这类应用: 蔚蓝的天空下, 两个姑娘驾驶快艇在海上兴高采烈地冲浪 突然发动机熄火,姑娘大喊“救命”,茫茫大海没有人影,情急中姑娘打开,接通远程维修公司,按照对方的指示故障很快排除,快艇继续飞驰),其意义与 价值就更不可估量了以上所述,只是目前基于非 Web 应用的很小一部分,但仅就这冰山一角,已可窥见非 Web 应用在社会生活、 远程教育以及电子商务中非常诱人的广阔前景,根据 eTForecasts 的研究预测,到 2002 年,全球无线互联的用户数将会从2000 年的 4000 万激增至 2.25 亿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 随着 WAP 技术的发展,一个网络应用的全新阶段,即“ 与非 WeWbeb 并重”的应用阶段正在到来3 . WAP 技术的未来在2000年11月的COMDEX博览会上有两位IT业巨头的演说谈到了 “移动互联”技术,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是戴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米彻尔・戴尔MichaelDell ),他用一句精辟的语言从理论上概括了移动互联技术的未来发展: “固定计算会越来越快地向移动计算转移, 无线就是未来。

”并声称在该公司今后的所有笔记本电脑中都将内置无线功能 (即无线通信与无线上网功能)另一位是爱立信公司的总裁科特・赫尔斯特隆(KurtHellstrom ),按其职业特点,他用一串生动的数据从实践上论证了移动互联技术的不可阻挡趋势: “目前全球用户每天增加 70 万, 到 2000 年底用户将达到 6.5 亿;WAP 用户也在高速增长—— 2000 年 7 月还只有 300 万用户,到年底即激增至 2600 万; 2001 年底,移动用户数将超过固定用户; 2003 年底,用移动设备上网 (使用移动互联技术) 的人数将超过用固定设备上网的人数 ”与国外的 WAP 技术热潮相比, 我国在这方面似乎有点反常——到 2000 年底已拥有 5000 多万人的巨大用户群中, WAP 用户只有 500 万左右( <10 %),而且其中比较经常使用 WAP 的用户据专家估计不会超过 5 万(<1%);而我们的令号B日本,在 2000年8月,当时拥有的用户数只有2710 万,而移动互联用户却超过了 1000 万,据日本 DoCoMo 公司总裁的估计,到 2000 年底日本移动互联用户数将会突破 1700 万( >50 %)。

一个是小于千分之一, 一个是大于百分之五十, 二者反差何其大也! 个中原因, 见仁见智,有各种不同说法, 但是多数业界同行仍有这样的共识: 移动互联技术在我国同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尚未形成市场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我国 WAP 站点内容的日渐充实丰富、 WAP 使用费的逐步降低以及移动通信运营商运作机制的改进,中国 WAP 应用的春天也会很快到来二、 Bluetooth (蓝牙)技术1 .什么是“蓝牙技术”Bluetooth( 蓝牙技术 )是去年 11 月 COMDEX 博览会上的三大热门技术之一(另外两大热门技术是 WAP 技术和 XML 技术)这种听起来有些怪异味道的“蓝牙”技术, 实际上是一种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 开发这一技术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