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苔、藓、蔗、谚”等生字,理解词语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每段话的主要意思3.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展开描述的,又是怎样表达出中心意思的4.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2.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展开描述的,又是怎样表达出中心意思的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2.感知说理性散文特点,梳理全文结构,明白课文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明确文体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夏天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2.你觉得夏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夏天里的成长,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3.是啊,夏天里万物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经历了夏日里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才会拥有金秋的大丰收这是作家梁容若写的一篇散文,散文可以分为写景、记事、说理类,通过预习,你感觉这是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散文?(板书:说理性散文)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文本,感受这类散文的特点。
二、检查预习,读通全文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高粱 苞蕾 苔藓 菜畦 稻秧 甘蔗 瀑布 铁轨 谚语 缝隙 棚架 草坪相机纠正读音:“苞蕾”的“蕾”是第三声;“苔藓”的“藓”读第三声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词义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活生生:有生命力,充满生机谚语: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3.指导书写生字蔗:上下结构的字,上窄下宽,注意笔顺瀑: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下面不是“水”,而是分5笔写成4.读通课文⑴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读通顺⑵重点练习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提示:本文文段以短句为主,在朗读时注意语气的连贯、短句之间的停连,以及不同场景的轻重语气安排⑶理解谚语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其中还引用了一些农谚,请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农谚的意思。
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苗吐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农谚即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三、理清脉络,明确立意1.再读课文,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指明文章的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2.默读课文,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的?⑴生物(动植物):瓜藤 竹子 高粱 苔藓 小猫 小狗 小鸡 小鸭⑵非生物:山 地 河 铁轨 柏油路⑶人3.作者围绕夏天的成长进行表达,他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呢?浏览全文,画出相关的语句⑴指名回答,根据回答出示: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长⑵教师总结:这篇文章作者围绕“夏天里的成长”展开描写,表达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长”的道理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这也是说理性散文的特点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2.熟读全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展开描述的,体会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并迁移运用。
2.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授课时间: 月 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确主旨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这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你认为说理性的文章要注意什么?2.是的,要把道理说清楚,就要从不同的角度,选取合适的事例,分层次逐步深入地表达这节课,我们就跟着作家梁容若学写作二、学文章结构1.浏览全文,了解整体结构课文从三个方面写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篇幅安排上有什么特点?指导发现,第1自然段只一句,作为总起,简洁明了第2—4自然段分别写了生物、非生物、人在夏天的成长2.聚焦第2自然段,解读段落结构自己阅读第2自然段,用一个关键词,说出你的感觉对,飞快成长再看看写到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中心意思的⑴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总起句,先和生物平时的成长进行了比较,并且把夏天的长进行了具体解读:飞快的、跳跃的、看得见的⑵瓜藤、竹子、高粱几寸、半节,突出长度的变化,听见生长的声音⑶苞蕾、白石头、黄泥土几天不见,突出样子的变化,变成果实、长满苔藓、变成草坪菜畦。
⑷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从小不点,成为有妈妈一半大指导回顾全段,夏天的动植物很多,作者选择的这些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总结:既常见有代表性,又各有特点,富有农村的生趣作者梁容若自小在北方农村长大,农村生活的经历,使得他特别熟悉这田间地头长的农作物,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事物进行描写,会格外亲切自然三、学语言表达通过结构比较,我们发现作者在结构安排上,主要是以总分的形式展开的那么,在语言表达上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自读课文,画出你觉得有特点的表达之处边读边用笔画画、写写,然后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1.拟人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山一天天丰满,是因为草、树在一天天生长;地变高,是因为地里的庄稼长高了请你仿写一个拟人句例如:鱼儿游,荷花开,池塘一天天变得开心了2.引用谚语和俗语不热不长,不长不大六月六,看谷秀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写作时恰当地引用俗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说服力3.口语化表达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就像平时聊天讲话一样,语言特别浅显直白,突出了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四、回顾课文,深化立意1.看板书,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选取典型事物,抓住特点,从不同方面或者不同角度来描写事物,共同体现中心意思。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3.本文的立意是什么?出示: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⑴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⑵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⑶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等⑷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⑸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4.齐读第4自然段,深刻体会人要成长的道理自然界的一切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要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板书:珍惜时间 抓住机会)五、作业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板书设计:15 夏天里的成长 植物 珍惜时间 抓住机会尽量地用力地长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动物 有生命 山 地 河 铁轨 马路 无生命 人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