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苏幕遮》教案

j****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50KB
约2页
文档ID:99572840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苏幕遮》教案_第1页
1/2

苏幕遮﹝宋﹞ 范仲淹教学目标 1、体会范仲淹词的阔远之境; 2、把握范仲淹的羁旅乡思之情; 3、鉴赏词中的佳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 把鉴赏的重心落脚到对全词抒情结构的把握和写景抒情技巧的鉴赏上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分析:由《长亭送别》导入 ,这首词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科书课外古诗词的最后一首这首词描绘了秋天寥廓苍茫、零落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离愁别绪苏幕遮,词牌名全词上片写景,描绘秋色;下片抒情,直抒胸臆景,抓住秋天的特色,着意渲染,色彩绚丽,而又意境开阔;情,是思念故乡之情,围绕着愁思的“追”字,总写分述,层层展开,深沉缠绵,酣畅淋漓因此,前人评这首词“前段多人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二、 作者简介: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市)人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召拜枢密副使,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即“庆历新政”,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卓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

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词仅存五首 三、背景解说 范仲淹是宋代的政治家,性格刚正坚毅但这首词写柔情,千回百转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尽管是政治家,也有他自己的个人生活,有友谊,有爱情,在作品里反映出来并不奇怪这首词抒写羁旅乡思之情,题材基本上没有脱离传统上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是意境的阔大却是这类词所少有 四、讲解上片,回答:1、找出词的一二两句中所写的意象,说出意象所显示的特点投影:云----碧叶----黄 特点:鲜艳浓烈 烟雾迷蒙波----绿烟----翠2、三四两句中的意象及其画面又是什么?它能让人想起什么来?投影:山水 画面:夕阳西垂 想起斜阳 芳草萋萋 家芳草说说文中的“芳草”“斜阳”的意象与想家有什么联系?有没有相关的典故?一说:“芳草”化用了《楚辞》“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句,意思是说王孙远游不归,只见家乡的芳草丰茂地生长,因此“芳草”指故乡二说:以草的缠绵,喻情思不断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宋代谢逸《蝶恋花》:“独依栏杆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水天相接之处斜阳照着远山,而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暗指故乡)却更在斜阳以外的更远方。

以家乡渺远衬托出思乡之情浓2、读下片,试讨论回答三、四两句选取的意象分别是什么?试对这两句作简要欣赏投影:明月高楼 赏析:倚楼之孤影,带酒之泪痕,刻画出思乡之旅人,相思泪 愁肠形象鲜明,很有感染力3、 再次品读全词,试从写作手法上来赏析作者是如何来传情达意的?具体分析:上片写出典型的秋天之景,从开始那开阔的境界,到以斜阳芳草作结,引出下片之中明显的思乡怀人之情手法独到之处:作者上片中的芳草斜阳引发出的想家思亲之情,水到渠成而在下片之中,用带酒泪痕所刻出的思家之人更让读者印象深刻,回味无穷课外作业熟读本节课课文;完成基础训练有关本课的作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