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概况 一、地理位置、人口密度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这里水质优良, 空气清洁,是“太平洋西岸难得的一块未被污染的净土” 崇明新城位于崇明 岛的南岸偏西,紧邻长江主航道,是崇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上海市城市总体 规划确定的11个新城之一 崇明新城规划至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25.7 平方公里 新城西区(建成区)即城桥镇城区现有非农业人口约6.2万人 二、地形、土壤 崇明岛地势平坦,90%以上的地形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 3.21m至4.20m之间,长兴、横沙两岛的土地标高在2.4m至3.1m之间地 面标高最高为6.01米根据地貌形成的形态为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 东部略低 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18%,pH平均8.3土壤含盐量1.77~4.1‰ 三、水文、气象 崇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为15.4℃,年平均降水量为1097.9mm,年平均日照 2104小时, 全年无霜期 229天最高气温35.6℃,最低平均气温-5.6℃夏秋季受台风 影响较大 四、环境质量现状 参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考核指标,对新城西区(建成区)包括社会经 济发展情况、新城西区环境情况和乡镇辖区生态环境情况三大类26个指标现 状值进行综合评价。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新城西区环境现状良好,特别是 城桥污水厂一期工程及其配套管网的建设,能基本解决镇区生活污水的收集 处理问题但在农业生产污染的防治措施方面,还做得不够完善,包括农用 化肥施用强度过高,畜禽养场污水排放达标率不高等,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需要加强相关的管理控制措施,维持并进一步改善新城西区的环境 状况 第二节 崇明新城绿地系统建设现状2 一、崇明新城西区(城桥镇城区)绿化现状 现状绿化统计资料:截止到2007年底,城桥镇已建设各类绿地165.84公 顷,其中公园2处,面积4.77 公顷;公共绿地总面积为38.92公顷;单位附 属绿地总面积为119.27公顷(其中居住区绿地总面积69.34公顷);行道树 8933株,防护绿地2.6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总面积为165.84公顷,绿 化覆盖率20.22%,绿地率为19.06% 表格1-1 新城建成区(城桥镇)绿地面积现状以及绿化覆盖率一览表 城市公园(公顷) 4.77 居住区绿地(公顷) 69.34 镇级公园(公顷) 0 防护绿地(公顷) 2.65 公共 绿地 街道绿地(公顷) 34.15 风景林地(公顷) 0 生产绿地(公顷) 5.0 道路绿地 0 单位附属绿地(公顷) 54.93 行道树(株) 8933 绿地面积总计:165.84公顷 备注:建成区区域面积按8.7平方公里计算。
二、各类绿地现状分析 (一)公园绿地 城桥镇城区目前的公园包括综合性公园以及街头绿地组成,总面积为 38.92公顷 1、综合性公园 城桥镇城区综合性公园目前有2处,分别是瀛洲公园和澹园,总面积为 4.77公顷 表格1-2新城建成区(城桥镇)现有综合性公园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地址 面积(公顷) 1 瀛洲公园 鳌山路1号 4.16 2 澹园 北门路东门路口 0.61 小计4.77 2、街头绿地 城桥镇城区街头绿地,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的绿地目前共有14处,总面 积为34.15公顷3 表格1-3新城建成区(城桥镇)现有街头绿地一览表 序 号 名称 地 址 面积 (公顷) 1 南门广场 南门港码头北侧 2.84 2 瀛洲广场 城桥镇东门路鳌山路交界处 0.83 3 东门路公共绿地 城桥镇东门路新崇北路交界处 0.89 4 南门西路街道绿地 西门路至三沙洪路 1.34 5 工业园区外围绿地 城桥镇工业园区 3.20 6 官山路南三号 西引路至三沙洪路 0.82 7 利民路育林桥路至南双港桥 利民路(育林桥路南双港桥) 2.17 8 中心医院外围绿地 东门路至崇安路 0.89 9 育林桥路街道绿地 育林桥路(鼓浪屿路至东门路) 0.85 10 鼓浪屿路鳌山路至一江山路街 道绿地 鳌山路至一江山路街道绿地 0.88 11 鼓浪屿路育林桥路至三沙洪路 街道绿地 育林桥路至三沙洪路 1.90 12 鼓浪屿路三角绿地 鼓浪屿路 2.14 13 工业园区外围绿地(二) 城桥镇工业园区 3.52 14 三沙洪路北门路至利民路 北门路至利民路 2.33 15 其他零星绿地9.54 小 计 34.15 (二)防护绿地城桥镇城区现有防护绿地主要是沿长江大堤的防护绿地,共有2处,总 面积为2.65公顷。
表格1-4 新城建成区(城桥镇)现有防护绿地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地址 面积 (公顷) 1 老效河水闸至瀛洲公园 东门防护林 城桥镇老效河水闸至瀛洲公园东门堤 岸 2.214 2 原苗圃至瀛洲公园东门 防护林 原苗圃至瀛洲公园 0.44 小 计2.65(三)居住区绿地 城桥镇城区现有居住区绿地37处,其中2002年后新建小区基本达标, 绿化率超过30%;居住区绿地总面积为69.34公顷四)单位附属绿地 城桥镇城区现有单位附属绿地237处,绿地总面积为29.15公顷 (五)生产绿地 城桥镇城区现有生产绿地1处(东门果园) ,绿地总面积为5.0公顷 三、绿化植被概况1、绿化植被现状 从植被现状看,由于受到人为干扰活动的影响,城桥镇城区的自然森林 植被基本上不复存在,地带性植被也已经破坏殆尽目前,城桥镇城区的植 被从其性质可分为如下3 大类: (1)湖泊、河岸型:在沿江、河、路防护林营造中,水杉、池杉成为绿 化骨干树种,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风景,其他还有柳杉、苦楝、白榆、刺槐、 欧美杨等 (2)农村四旁型:主要是宅前屋后等人工栽植的柳、桑、松、柏、榆、 槐等林带,另有桔、桃、梅、李、柿、枇杷等。
(3)城市中心区型:在城市中心区内的人工种植的群落类型,主要是以 水杉、香樟、广玉兰、银杏、杨树、柳杉、苦楝等为优势种的人工纯林以及 少量的混交群落2、古树名木 崇明目前有古树名木33株,最大树龄在350年以上位于本次规划区域 内的古树名木多数集中在鳌山路一带,其中数量最多的为银杏树,有13株; 属一级保护(树龄超过300年)的有12株;树龄较大,生长衰弱的有3株 中国是文明古国名木古树,它是历史的见证和活的文物,是中国和世 界人类的文化遗产,是无价之宝这些古树名木是十分珍贵的自然景观与人 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景点应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以古树为中心,设计大小5 不同的公园绿地,对游人进行爱国爱崇明的教育和普及植物学知识第三节 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绿地配置结构单一,现有绿地中乔灌草的比例尚不够合理,绿地内 草坪、草花面积偏大,乔灌木量偏少,造成绿地养护管理费高,绿地生态效 益潜力尚待开发、提高 二、整个城桥镇内绿地布局尚欠合理,公园绿地分布不均,绿化体系需进 一步提高和完善 三、随着城市化面积的不断扩大,规划绿地也随之有所改变,影响绿地总 体布局 四、绿化建设资金筹措难度较大,建成的绿地养管资金缺乏保证机制,影 响规划绿地的建设和建成绿地的巩固和提高。
第四节 城区发展对园林绿化的新要求 一、崇明新城作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城之一,其基础设施日益 完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各行各业迅速蓬勃,使崇明岛经济获得高速发展, 有了经济基础,为环境建设与绿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工作的环境质量,这对绿化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尤其是各级领导环保意识的提高,把城区绿化作为现代城区建设的一 件大事,下决心改变绿化建设滞后的状况,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崇明建成 国家园林城区的目标,使崇明绿化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区生态环境和绿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确定 了环境建设发展目标,为城区绿化指明了方向6 第二章 规划总则 第一节 规划目的和地位 一、规划目的为使崇明新城建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活舒适、富有 田园水城特色的海岛花园城市,本次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目标确定为:以维护 生态平衡、改进环境质量、美化城镇景观、方便群众游憩为目的,以绿色植 物栽植养护、管理为手段,因地制宜,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城区园林绿地系 统最终将崇明新城建成建成绿地空间布局合理,绿色基础设施齐全,集行 政办公、商务会展、商业娱乐、文化艺术、体育休闲、生活居住等多元功能 为一体,以滨水景观为特色、以高标准生态环境为支撑的现代化的花园式城 市中心区。
二、规划地位 本规划是《崇明新城城市总体规划》的体系中有关城镇绿地和开敞空间 的专业规划,是对新城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 第二节 规划范围和期限 一、规划范围 根据上海崇明新城总体规划,新城建设范围在张网港以西、三沙洪河以 东、长江南岸线以北、南横引河以南的地区;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其中近 期规划范围包括新城西区和新城中区,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远期规划范围 包括新城西区和新城中区以及新城东区,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 建设用地25.65平方公里,水域和滨江生态湿地30.04平方公里) 根据上海崇明新城总体规划,到2010年,规划人口规模围为12万人; 到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围为20万人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与崇明新城总体规划期限相一致,但对绿化环境的展望兼顾到 21世纪中叶,必须在用地上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为此规划期限为2008-7 2020年,其中:近期到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近期发展重点定位在崇明城桥新城中心区 第三节 规划依据 一 、 国家、上海市有关法律、法规、条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 年修正) 4、 《城市绿化条例》 (国务院1992 年) 5、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建设部建城〔2000〕192 号) 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 (建设部2002 年) 7、 《上海市绿化条例》 (2007年7月) 8、 《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 (2003年修正本) 二、 国家、上海市有关规范、标准 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 (建设部(90)建标字第322号) 2、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建设部[1993]784 号) 3、 《参照、比较国内园林城市绿地指标》 三、 市、区有关总体规划、发展规划 1、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 (2001年5月) 2、 《上海市绿化系统规划》 (2002年3月) 3、 《上海城市森林规划》 (2003年8 月) 4、 《崇明三岛总体规划》 (2005年11月) 5、 《崇明三岛绿化系统规划》 (2006年) 6、 《崇明新城城市总体规划》 (2003年) 7、 《崇明新城分区规划》 (2003年) 8、 《崇明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 (2003年) 9、 《崇明新城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3年) 第四节 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8 一、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 的关系,使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共荣,为崇明新城建成“环境优美,经济 繁荣、社会文明、生活舒适、富有田园水城特色”的海岛花园城市创造良好 的环境基础。
2、整体协调性原则 充分体现现代城市园林的规划原则,按功能要求,合理配套各类绿地,分 布均衡合理,形成环、楔、廊、园、绿地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3、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区域特色的原则 挖掘岛域文化积淀,利用“江、园、林、湖”等地理特征,结合当地人文 历史,风土人情,形成河口水乡风情,营造“近自然”的绿地特色,突显崇 明特有的风貌特征 4、贯彻绿化建设系统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绿化配置原则,提高城市绿 地质量和城市绿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