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歌“名家非名作”押题练解析版

长****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62.28KB
约40页
文档ID:132620690
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歌“名家非名作”押题练解析版_第1页
1/40

1 古诗歌 名家非名作 押题练 选题说明 高考古诗歌阅读从选材上看 所选诗歌以唐宋诗词为主 名家非名篇作品 成为考查热点 有时也会涉及非名家的名篇作品 从考点上看 重点考查语言 思想感情和 表达技巧 形象的考查还是隐含在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题中 较少直接设题考查 基于上 述情况 试题的选编以诗人划分题组 突出高频考点 语言 情感 技巧 突出热点体裁 唐 宋诗歌 题组一李白 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送别 李白 斗酒渭城边 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 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 注 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 新月到应圆 注 醑 x 美酒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联照应题目 送 描写了渭城边纵酒言别的场景 在酒坊里长醉而不能入眠这 一细节表现了诗人酒量之大 心境之豪放 B 第二联用梨花来比喻雪 诗人希望自己的浓浓深情能像春天的梨花一样 让临别的 友人忘却那冬天离别的苦闷冷清的感伤 C 颔联描写了一幅千树梨花竞相开放 柳叶新条迎风摇曳的美好春景 以自然界的乐 景衬托出了朋友之间深切的离别之情 D 颈联中用了 倾壶醑 赠马鞭 两个动作描写来表现内心 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 情感之深厚 欲以这些行为来挽留友人 解析 选C A项 诗人酒量之大 心境之豪放 虽合理但不符合诗人描写这一细节 的目的 这里主要是表现诗人的离别之情 B项 用梨花来比喻雪 分析不当 应是用雪 来比喻梨花 D项 欲以这些行为来挽留友人 无中生有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 2 参考答案 送朋友到渭城城外 临别与朋友饮酒 表达惜别之情 作者喝得酩酊大 醉 又赠马鞭以示纪念 表达了豪迈豁达之情 诗人想象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 日 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江行寄远 注 李白 刳木出吴楚 危槎百余尺 疾风吹片帆 日暮千里隔 别时酒犹在 已为异乡客 思君不可得 愁见江水碧 注 此诗是诗人早年出蜀舟行途中寄给蜀中友人的作品 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中的 江行 直叙出行的方式 乘坐孤舟 沿江而下 B 二 三联围绕 远 字 写舟行迅疾 与故乡渐行渐远 离愁愈来愈浓 C 片 字富有表现力 写出了小舟在浩渺的大江上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 D 诗的末句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青碧透寒的江水也有浓浓的思乡之情和愁苦之意 解析 选C C项 写出了小舟在浩渺的大江上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 说法错误 应 为 写出了一叶孤舟在烟波浩渺的大江上的渺小 无依 4 诗中 疾风吹片帆 日暮千里隔 与李白 早发白帝城 中的 轻舟已过万重山 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试比较分析 6 分 3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及情感比较 作答时先分别思考所给诗句的情感 然后再 将诗句的情感放一起进行比较 诗中 疾风吹片帆 日暮千里隔 意思是说西来的疾风吹 动着顺水东去的船帆 一日的航程就有千里之远 这两句诗写了舟行迅疾 与故乡渐行渐远 离愁愈来愈浓 一个 片 字也写出了一叶孤舟在烟波浩渺的大江上的渺小 无依 而李白 早发白帝城 中的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为了形容船快 诗人给船本身添上了一个 轻 字 轻舟进入坦途 这是诗人历尽艰险 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 这一句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 兴奋与快意 参考答案 轻舟已过万重山 是以舟行之 轻 之 快 写诗人内心的兴奋与快 意 疾风吹片帆 日暮千里隔 却相反 行舟愈是 轻快 内心愈发 沉重 旦 暮之间 故土已远在千里之外 故人已杳无踪影 离愁乡思油然而生 题组二杜甫 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西 阁 夜 杜甫 4 恍惚寒山暮 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 楼静月侵门 击柝 可怜子 无衣 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 盗贼尔犹存 注 766 年 诗人移居夔州 初寓山中客堂 秋后 离西阁 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 击柝 敲梆子巡夜 易 重门击柝 以待暴客 诗 秦风 无衣 岂曰无 衣 与子同袍 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 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 动静结合 景色相映成趣 B 前两联 暮 昏 着眼时间 风 月 着眼景物 内容富有层次感 C 诗歌善用修辞 如 白雾昏 风落石 采用了比拟手法 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 D 诗歌尾联直抒胸臆 安史之乱虽已结束 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 担心百姓 解析 选C C项 白雾昏 风落石 采用了比拟手法 理解有误 这两处并未 采用比拟手法 6 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6 分 答 5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 借物抒情 借典抒情 情景交融等 颔 联描写了山风 落石 静楼 明月等景物 抒发寓居他乡之情 根据注释 可知 颈联中 的 击柝 无衣 是典故 所以此联是借典抒情 参考答案 颔联借景抒情 借山风落石 月侵静楼 营造清冷寂静的氛围 委婉地表 达了诗人寓居他乡的痛苦之情 颈联借典抒情 重门击柝 暗喻战事 无衣 同袍 以待战事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纷乱的忧虑 四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 娟娟净 雨裛 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 诗中 故人 指严武 杜甫初到成都时 曾靠 故人严武接济 分赠禄米 筿 xi o 小竹 细竹 裛 y 通 浥 沾湿 7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联 即沧浪 三字 用 孟子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 典故 暗示诗人 操守 即 字有知足意味 有此清潭 又何必 沧浪 呢 B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 光景饶有情趣 翠竹轻摇 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 明净悦 目 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 而微风吹送 清香可闻 C 颈联写严武音书断绝 作者失去了经济支持 饥饿波及幼子 以至形于颜色 则家 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见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D 尾联 填沟壑 本为悲哀之事 诗人却能以 疏放 的态度对待 而这样的人生态 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 老来更狂 解析 选 D D项 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 老来更狂 错误 自 笑狂夫老更狂 一句是作者自嘲 而不是世俗人耻笑他 8 本诗塑造了 狂夫 怎样的形象 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 答 6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第一问应当立足原诗内 容 可以抓住诗歌中的 疏放 自笑 等内容考虑 第二问要理解原诗内容 本诗前两联 写景 后两联写人 作者写的是自然界的优美景物 人却是穷困潦倒之人 两者反差极大 因此手法可以确定为反衬或乐景衬哀情 根据以上分析总结答案 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 1 写出了生计潦倒却仍能赞赏自然景物之美 潦倒穷愁中 疏放 自 笑 消愁遣闷的狂夫形象 表现了狂夫疏狂和贫困不能移的精神 2 反衬 乐景写哀情 前两联描写了翠竹轻摇 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 明净悦目 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 而微 风吹送 清香可闻 这样的赏心悦目之景 后两联写的却是忍饥挨饿 濒临死亡的可悲可叹 之事 反差鲜明 题组三苏轼 五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 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新城 道中二首 苏轼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 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 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 煮葵烧笋饷春耕 7 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 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 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 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歧路知多少 试向桑田问耦耕 注 神宗熙宁六年 1073 的春天 在宋朝激烈的新 旧党争中 苏轼无法在朝廷立 足 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 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 新城在杭州西南 为杭 州属县 钲 古代乐器 铜制 形似钟而狭长 有长柄可执 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 在行 军时敲打 耦耕 指二人并耕 论语 微子 中有 长沮 桀溺耦而耕 9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其一前三联都运用了比拟手法 东风多情 雨声有意 雾霭笼罩山顶 太阳悬于树 梢 野桃盛开 溪柳袅娜 诗人从准备启程到旅途之中所见之景都清新秀丽 心情愉悦 B 其一尾联诗人想象 西崦人家 其乐无比的生活 自食其力 不异桃源佳境 美好 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 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 热爱自然的情趣 C 其二尾联写临近新城 沉思之余却迷了路 诗人向农夫问路 同时也暗用孔子向隐 士长沮 桀溺问路之典故 二人劝孔子 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诗人以此喻己厌恶俗务 羡慕归隐之意 D 两首诗以时间先后为序 描绘 道中 所见所闻所感 格律纯熟 自然贴切 第一 首主要写景 景中含情 第二首着重抒情 情中有景 解析 选A A项 其一前三联都运用了比拟手法 不当 其一颔联运用的是比喻手 法 10 第二首诗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怎样表达的 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6 分 答 8 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党争 复杂官场感到厌倦疲惫 又担心政敌的迫害的思想 感情 颔联运用比喻 诗人自况为无用之材 搜林斧 比喻政敌的迫害 即使任官在外 也担心随时可能有飞来的横祸降临 自己又像久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 早已疲惫不堪 很 想听到卷起战旗 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 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醉落魄 离京口作 苏轼 轻云微月 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 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 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 常作东南别 1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月色微微 云彩轻轻 词人从沉醉中醒来回望 只见京口孤城笼罩在一片烟雾迷蒙 之中 孤 字点明了词人孤身远行的事实 B 头巾歪斜 扇子坠落 藤床滑腻 仿佛连身子也挂不住 巾偏扇坠藤床滑 七字 描写词人醉酒熟睡后的状态 刻画得惟妙惟肖 C 上片 记得歌时 不记归时节 呼应下片 家在西南 常作东南别 句中 歌 与 归 西南 与 东南 分别形成对比 D 这首词上片写酒醒 下片写梦回 描述了词人离别京口酒醒后的心境 表达了追求 功名的进取之心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解析 选 B A项 孤 字点明了词人孤身远行的事实 分析错误 这里的 孤城 与 苍烟 共同营造意境 景物的特点烘托出了词人醉醒后的心理状态 C项 对比 分 析不确切 应为 对应 D项 追求功名的进取之心 分析错误 应为 对仕宦奔波的 倦意 12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 请列举出两种并结合诗句分析 6 分 答 9 参考答案 借景抒情 答 景物烘托 或 渲染 也可 上片中 轻云微月 孤城 回望苍烟合 营造了一种朦胧 空阔的意境 烘托出词人旅途漂泊的寂寞 孤寂之情 直 抒胸臆 下片中 此生飘荡何时歇 直接抒发了自己对仕途奔波的倦意和对家乡的思念之 情 题组四辛弃疾 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后面题目 9 分 蝶恋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谁向椒盘 簪彩胜 整整 韶华 争上春风鬓 往日不堪重记省 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 晚恨开迟 早又飘零近 今岁花期消息定 只愁风雨无凭准 注 词人罢职闲居上饶 作此词时49 岁 此前两个月 宋高宗赵构驾崩 椒盘 旧俗 正月初一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 号为椒盘 彩胜 即幡胜 宋士大夫家多于立春 之日剪彩绸为春幡 或悬于家人之头 或缀于花枝之下 以为戏 整整 词人家中婢女 1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争上春风鬓 写了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 插上两鬓的热闹景象 这触 发了词人一系列联想 10 B 这首词的上片通过对节日里众人的欢乐而自己索然无味的描写 反衬出了词人与众 不同的感伤情怀 C 晚恨开迟 早又飘零近 的意思是花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 开早了又让人担心 它很快凋谢 D 这首词写了作者从节日的喜到往事不堪回首的悲 到借问花期的恨 到花期已定的 喜 到风雨无定的愁的复杂心理变化 解析 选 D D项 错在 喜 这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