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开发一、西晋的兴亡和人口南迁1.西晋的建立与统一(1)蜀国灭亡:三国后期,魏国灭蜀2)西晋建立:265年,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魏国灭亡3)统一全国:280年,西晋灭吴,三个政权分立的局面至此结束2.西晋灭亡西晋建立后,政治迅速腐败,南北统一后仅30多年,就被内迁的少数民族匈奴所灭3.东晋十六国(1)南方: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2)北方: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几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历史上叫做十六国4.人口迁徙(1)人口南迁:从西晋中期开始,北方人口纷纷南逃,出现了人口迁移的浪潮2)中原人口除主要流向南方外,还有一些迁徙到辽河流域,部分迁移到河西走廊二、江南的开发1.原因(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补充了必要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2)江南降水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条件好3)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作2.表现(1)农业:铁农具普遍使用,深耕细作、积粪肥田的技术得到推广,农作物品种增多2)手工业:冶铁、烧瓷、造纸等技术水平明显提高3)商业:长江中下游出现一系列商业城市3.南朝420年,大将刘裕灭东晋称帝,国号为“宋”之后,南方又经历了齐、梁、陈三朝,历史上把这四个朝代统称为“南朝”。
问题1】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探究:①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②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③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问题2】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是在北方,长江以南的许多地区还非常落后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社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原因有哪些?探究:江南经济之所以得到发展,其原因主要有:①南方战乱较少,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再次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经济的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②北方人民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③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④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的发展⑤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南方地理位置好、交通发达,而且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优越,而黄河流域由于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1.三国政权分立局面结束的标志是( )A.魏国灭蜀 B.西晋建立 C.东晋建立 D.西晋灭吴2.西晋最后被哪个少数民族所灭( )A.羯族 B.鲜卑族 C.匈奴族 D.氐族3.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南迁开始于(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4.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其主要原因是( )A.南方气候优于北方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6.阅读下列材料:农民在湖沼边筑起堤坝,进行围垦,开辟出一片片湖田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周围湖田很多,这三个地区便成为江南的粮仓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一年收获两次,粮食自给自足成都平原的农业也有新的发展请完成:(1)材料中描述了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状况你能具体说一说当时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吗?(2)当时南方种植的农作物除了水稻,还有哪些?(3)有人说,开发给江南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的破坏,这种开发应该禁止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你如何看待经济开发与环境破坏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 1. 答案:D2. 答案:C3. 答案:D4. 答案:B5. 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其他三项都是次要原因。
由此可判断出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6. 参考答案:(1)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南方的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土地肥沃2)还有北方的小麦、粟等作物也广泛种植3)这种说法不对虽然经济的开发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认为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1.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下列政权中,曾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是( )A.东晋 B.西晋 C.北魏 D.前秦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昭、司马炎 B.司马炎、司马睿 C.司马懿、司马炎 D.司马昭、司马睿3.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①东晋 ②西晋 ③西汉 ④南朝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在唐朝之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出现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在于黄河流域 …( )A.开发较早,农耕发达 B.战乱较少,社会安定C.建都较多,地位重要 D.人口密集,劳力充足5.下列关于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深耕细作、积粪肥田的技术得到推广 B.江南经济开始超过北方C.在冶金业方面,发明了灌钢法 D.建康是当时江南最大的城市6.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
而早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种植的北方粮食品种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白菜7.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江南地区生活安定 B.更多的人愿意到南方生活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江南地区环境优越8.(2010·福建泉州)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施行仁政 B.社会比较稳定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 D.自然条件优越9.阅读下列材料:我国现在的南方经济发达程度要强于北方而五代以前,我国北方经济发达程度一直是强于南方开始发生这种变化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开发请完成:(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请举例说明2)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何影响?10.分析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述汉朝的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材料二 初,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
合肥以南惟有皖城——《三国志·孙权传》材料三 (黄武)五年(公元226年)春,令曰:今北虏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是时,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田亩权报曰:甚善——《三国志·孙权传》材料四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状?(2)材料二描述了什么历史现象?(3)材料三“增广田亩”在什么地方?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行为对这个地方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材料三中这个地方的发展对材料四反映的江南景象起到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 1. 解析: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答案:B2. 答案:B3. 答案:D4. 答案:A5. 答案:B6. 解析:从西晋中期开始,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如将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答案:A7. 解析: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答案:C8. 答案:C9. 参考答案:(1)表现:农业方面,铁农具普遍使用,深耕细作、积粪肥田的技术得到推广,农作物品种增多手工业方面,冶铁、烧瓷、造纸等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商业方面,长江中下游出现一系列商业城市。
2)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10. 参考答案:(1)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2)十多万户人民渡过长江来到江南3)三国时的吴国大批劳动力的南迁,带来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和经验;陆逊在吴国推广屯田,使孙吴境内的农业经济颇为发达4)孙吴时对东南地区的开发,使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为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大的人民群众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