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北三省湿地公园(可编辑)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3.65KB
约39页
文档ID:298767107
东北三省湿地公园(可编辑)_第1页
1/39

东北三省湿地公园第一篇:东北三省湿地公园 东北三省湿地公园 黑龙江省: 1、白鱼泡湿地公园 哈尔滨白渔泡湿地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白鱼屯北部500m处,距市区25km,面积为0.1平方公里 2、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 太阳岛公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38平方公里 3、安邦河湿地公园 位于黑龙江省集贤县东北部,地处安邦河下游,总面积102.95平方公里 4、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富锦市区西南50公路处,东西长为3.5公里,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 5、新青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伊嘉204国道两侧,新青林业局东侧和南侧,占地面积49平方公里 6、塔头湖河湿地公园 距密山市区40公里,距中俄密山口岸70公里,距兴凯湖国家级保护区80公里,公园占地52平方公里 7、黑瞎子岛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中俄边境,抚远县境内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主航道西南侧面积约327平方公里 吉林省: 1、吉林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 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吉林省梅河口市西南50公里处的群山之中,总面积32.78平方公里。

2、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位于扶余县伊家店乡境内,公园总面积30.684平方公里 3、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大安嫩江湾湿地公园位于大安市城区北部,面积24.41平方公里 4、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敦化市大石头镇,距敦化市区48公里,湖区面积214平方米 5、榆树老干江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吉林省榆树市 辽宁省: 1、铁岭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 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位于中国辽宁铁岭新老城区之间,总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第六个、中国北方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第二篇: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 定义: 是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是指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该湿地公园是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 《湿地公约》简介 《湿地公约》是全球性政府间保护湿地及其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水禽及其栖息地的一个重要公约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责无旁贷地要认真执行该公约的各项规定,履行缔约国的义务保护好广州这块湿地不仅具有重大的生态意义,更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人给湿地国际公园确切的定义按照一般文献资料上的理解,湿地国际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现在的湿地公园加强了人文景观和与之相匹配的旅游设施,各地尽力开发本地资源现在的湿地公园已经成了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湿地公园的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拟规划建设的崇明东滩湿地国际公园位于崇明东滩保护区境内的缓冲区和核心区的交界处,即1992年和1998年大堤之间的东旺沙B滩,面积为3万亩建成后的湿地国际公园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是建设中的上实现代农业园区和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区域整体功能的重要补充 表面流人工湿地(FWS) 种植各种水生植物,增加停留时间,以蛇字型流向设置,以保证布水均匀和一定的推流效果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地形、地势,避免出现水流死区通过植物来吸收大量的氨氮此类型湿地对氨氮有良好的去处效果,去处率≥90% 在该系统中,废水在湿地的土壤表层流动,水深较浅(一般在0.1-0.6m)与SFS系统相比,其优点是投资省,缺点是负荷低北方地区冬季表面会结冰,夏季会滋生蚊蝇、散发臭味,目前已较少采用 潜流式生态床(SFS) 填充炉渣等水力传导性能及吸附性能良好的填料,生态床上部种植常绿水生植物,通过介质吸附和微生物的作用来强化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

床体规格 :长宽比影响BOD ,TSS和氨的去除 ,较大的长宽比较好 ,一般为 4∶1 在SFS系统中,污水在湿地床的表面下流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留等作用,提高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下流动,保温性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较小,且卫生条件较好,是目前国际上较多研究和应用的一种湿地处理系统,但此系统的投资比FWS系统略高该系统去处氮、磷和SS效果较好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填充煤渣等吸附性强的填料,去除无机磷与总磷的效果较好 综合生物塘 综合水生生物处理,对水体进行深度处理外,具有生态和景观效果 编辑本段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理念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应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领土特征为指导思想,以形成开敞的自然空间和湿地公园的定义与概念地带、接纳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形成新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同时为游人提供生机盎然的、多样性的游憩空间因此,规划应加强整个湿地水域及其周边用地的综合治理其重点内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提高其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湿地景观的自然化。

规划的核心任务在于提高湿地环境中土壤与水体的质量,协调水与植物的关系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总目标在于减少城市发展对湿地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提高湿地及其周围环境的自然生产力,通过恢复湿地原有的自然能力,使其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并使周围用地的土壤状况得到改善,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从而使城市湿地更加富有生命力同时,还应在城市的各种用地需求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并寻求建立更好的新型共存方式,实现城市湿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营造新的城市公园类型,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接近自然的需求 此外,随着湿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为周边的城市、乡村、农业、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再自然化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将成为市民游憩娱乐的新热点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 为了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必须将湿地的整治与景观规划结合起来首先应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从不同层面、不同元素着手,如地下水位、不同层次的土壤结构、不同层面的构成材料等地下状况,及其动植物在地面上形成的痕迹、动物的活动习性、景观要素的变化规律等外貌特征,达到由表及里的规划深度规划应紧紧围绕“水”的主题,将湿地公园作为生物与能量交换的生态廊道,联系周边的绿地、林地、农田、城市、乡村等各类生态系统,共同形成新的景观整体。

因此,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要将构成湿地整个物质循环圈中的各种要素,如水体、农田、土壤、植被、动物、自然状况、生态系统等等,作为规划的基本要素,融入形成整体性的领土景观规划要求之中尤其是湿地环境中的各种自然元素,无论其状态如何,自然的或经过人工处理的,都应作为规划中的最重要元素,以构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类型及景观特色的框架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措施 第一,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最重要环节之一,在于实现水的自然循环首先,要改善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使地表水与地下水能够相互补充其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作为湿地水源的河流的活力 第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另一最重要环节,是采取适当的方式形成地表水对地下水的有利补充,使湿地周围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量增加,从而形成多样性的土壤类型 第三,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还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周边地区的排水及引水系统进行调整,确保湿地水资源的合理与高效利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适当开挖新的水系并采取可渗透的水底处理方式,以利于整个园区地下水位的平衡 第四,土壤作为景观规划的要素之一,在土层剖面上是由不同材料叠加而成的不同的土壤类型产生了不同的地表痕迹和景观类型。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必须在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基础上,利用成熟的经验、材料和技术,发现场地自身所具有的自然演进能力 编辑本段湿地公园管理分级 根据《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湿地公园分为以下两级: (1)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的主题突出,湿地生态环境优良、湿地景观特别优美,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且生态旅游服务设施齐全; (2)省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的主题突出,且湿地生态环境良好、湿地景观有特色,有一定的观赏、科学、文化价值,对区域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具备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 编辑本段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技术 1.湿地土层结构改造 土壤结构对湿地公园的营建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砂土营养物含量低,植物生长困难,而且容易使水体快速渗入地下,所以不宜设在最下层而粘土矿物有利于防止水体快速渗入地下,并可限制植物根系或根茎穿透,故通常采用粘土构筑湿地下层壤土也可以代替粘土置于底层,但应适当增加厚度 2.湿地护岸生态设计 作为水陆交界地带的湿地岸边环境的营建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精心考虑混凝土砌筑的护岸破坏了湿地对周围环境应有的过滤和渗透作用。

而人工草坪由于自我调节能力弱,大量的浇灌、除草、喷药等管理措施,极易导致残余化学物质流入水体造成污染 编辑本段湿地公园的景观植物配置 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强调的是湿地生态系统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展示,突出湿地特有的科普教育功能和自然文化属性其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要注意几点 保持湿地的完整性 依托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群落,是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地形、地势、水体、植物、动物等构成状况进行调查,在准确掌握原有湿地情况的基础上,科学配置与湿地原生态系统相互结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景观效果,才能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在考虑人的需求之外,湿地景观设计还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整体和谐通过调查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期望等情况,在设计时才能统筹各个因素,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 这样也才能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