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目录专题0 1气象灾害专题0 2地质灾害微专题02全球气候变化微专题01极端天气与气象灾害考点读高考 研考向考情(近三年)学科素养气象灾害(20222022全国甲卷)全国甲卷)13.(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2022(2022浙江浙江6 6月月)27(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20212021全国全国乙卷)乙卷)13(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1.1.综合思维:综合思维:结合景观图、地形图、等压线图等,综合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过程2.2.区域认知:区域认知:以常见的寒潮、台风等生活中的自然灾害,推测区域内自然灾害的危害3.3.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根据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形成原理进行分析考点读高考 研考向考情(近三年)学科素养地质灾害(20222022湖南)湖南)6.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20212021山东)山东)18.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20202020山东)山东)1.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20202020天津)天津)17(4)说明川、滇、黔交界处多发泥石流灾害的自然条件1.1.综合思维:综合思维:结合景观图、地形图、等压线图等,综合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过程。
2.2.区域认知:区域认知:以常见的寒潮、台风等生活中的自然灾害,推测区域内自然灾害的危害3.3.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根据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形成原理进行分析考点01 气象灾害【高考解密】气象灾害是高考的常考点,试题的背景和考查内容趋向情境化,利用生活中的气象灾害案例,考查气象灾害的成因,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考查常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呈现真题探究【真题探究01】(2022全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答案】(1)表现: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作用:干旱导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解析】(1)材料中提及2002年4月到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气候严重异常由于该时段当地主要属于冬、春季节,受副高或信风控制,澳大利亚这段时间处于旱季,其主要表现可能为降水偏少,会导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的情况。
作用:2002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现象,加剧了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春季天气变暖,气温回升,为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考点01 气象灾害【真题探究【真题探究01】(2022全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答案】(2)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以偏西风为,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解析】(2)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考点01 气象灾害【真题探究【真题探究01】(2022全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答案】(3)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降低,温差变小解析】(3)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同时也是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过程,伴随着气温下降;由于大气中尘埃较多,致使白天削弱作用增强,气温较低,夜间保温作用增强,使得全天温差变小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考点01 气象灾害【真题探究【真题探究01】(2022全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答案】(4)观点: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沙尘暴进行干预,控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减轻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言之有理即可)(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考点01 气象灾害【核心精要【核心精要】一、洪涝(一)概念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二)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1.气候: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2.地形: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考点01 气象灾害(三)危害1.洪水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2.洪涝还会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3.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4.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考点01 气象灾害 四、我国的洪涝灾害我国洪涝频繁且灾害严重,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此外,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考点01 气象灾害 二、干旱二、干旱(一)概念(一)概念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二)分布(二)分布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考点01 气象灾害(三)危害与好处(三)危害与好处危害1.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2.也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3.还会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4.干旱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四)我国旱灾(四)我国旱灾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考点01 气象灾害 三、台风三、台风(一)概念(一)概念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西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二)危害(二)危害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1.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2._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三)我国的台风灾害(三)我国的台风灾害影响我过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考点01 气象灾害 四、寒潮(一)成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二)活动特点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考点01 气象灾害(三)危害与好处危害1.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2.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好处:台风带来的暴雨能够缓解江淮地区高温酷暑的天气好处:1.寒潮带来的大雪可保护农作物安全越冬;2.春暖融化又可缓解农田春旱,提高土壤墒情;(水分)3.强烈低温可以冻死一些害虫;4.寒潮能带来风力资源;(四)对我国影响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考点01 气象灾害 【变式演练】【变式演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答案】(1)位于西北(北)日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到干热风等值线数值较大位置集中在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或西北部地区,其中安徽西北部地区是干热风年平均日数最大值地区,其干热风日数等值线变化趋势为自西北向东南递减考点01 气象灾害 【变式演练】【变式演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答案】(2)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快,风速较大,蒸发旺盛解析】(2)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干热风一般是受东移的高压控制,受高气压控制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降水少,晴天多;五六月份太阳直射点逐步向北运动,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受高压控制,其以晴天为主,气温上升速度快,温差进一步增大,气压梯度力增大,风速较大,地表水分迅速蒸发,形成低湿天气考点01 气象灾害 【变式演练】【变式演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3)水资源短缺,易造成浪费;产生湿涝,不利小麦生长;受灾时间短,灾后排水工程量大;抬高地下水位,易产生土壤盐碱化解析】(3)从材料中可以看到46月份是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拔节至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需水量较大,若此时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防治干热风,会造成水资源大量的浪费,易造成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同时冬小麦生长期怕湿涝,大水漫灌会影响冬小麦生长期品质,可能造成冬小麦减产;从材料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