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开(宁夏)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汉语言专业形考作业一-满分答案

279****7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50KB
约13页
文档ID:87746129
国开(宁夏)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汉语言专业形考作业一-满分答案_第1页
1/13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汉语言专业形考作业一-试卷参考答案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第1题 1、中国的一位著名学者,把文化比喻为人的生命,认为文化是国家或民族生活的绵延这位学者是A. A.钱穆 B. B. C. C.辜鸿铭 D. D.梁启超 【标准选择】:A.钱穆第2题 2、“停滞”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缺少西方那样的辩证否定的历史精神,因此,中国的历史在本质上是没有历史的持此观点的两位著名西方学者是A. A.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B. B.卢梭与伏尔泰 C. C.巴格比与泰勒 D. D.黑格尔与佩雷菲特 【标准选择】:D.黑格尔与佩雷菲特第3题 提出“轴心时代”这一著名概念的西方学者是A. A.雅斯贝尔斯 B. B.海德格尔 C. C.斯宾格勒 D. D. 爱德华?泰勒 【标准选择】:A.雅斯贝尔斯第4题 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迟滞的一个原因是A. 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B. B.自然地理方面的原因 C. C.明末清初的农民战争和满汉民族战争 D.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标准选择】:C.明末清初的农民战争和满汉民族战争第5题 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在下列哪一条交通线附近A. A 渭水、黄河、济水一线 B. B 在太行山附近,北起河北曲阳,南至河南新乡一线。

C. C 在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一线 D. D 在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到达榆林、府谷一线 【标准选择】:B 在太行山附近,北起河北曲阳,南至河南新乡一线第6题 历史上,文明古国一般都出现在大河流域,中国文化也是如此,它的发祥地是在( )流域A. A 黄河 B. B 淮河 C. C 珠江 D. D长江 【标准选择】:A 黄河第7题 中国文化的重心向南迁移最早出现在A. A 南北朝时期 B. B 魏晋时期 C. C 秦代 D. D汉代 【标准选择】:B 魏晋时期第8题 中国历史上文化和经济重心移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A. A 历代政府民族大迁徙的政策造成的 B. B 人口的自由流动造成的 C. C 各地频繁发生的灾荒造成 D. D 游牧民族的侵入造成的 【标准选择】:D 游牧民族的侵入造成的第9题 在历史上,最早提出把整个中国的疆域分为“九州”的说法出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 A 《国语》 B. B 《尚书》 C. C 《山海经》 D. D 《史记》 【标准选择】:B 《尚书》第10题 中国古代讲“九州”,其中青州位于A. A 黄海、泰山、淮河之间 B. B 渤海、泰山之间 C. C 西河以西,黑水以东 D. D西河以东,东河以西 【标准选择】:B 渤海、泰山之间第11题 战国时期改革军事制度,实行“胡服骑射”的国家是A. A 齐国 B. B 赵国 C. C 秦国 D. D 韩国 【标准选择】: B 赵国第12题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人物多出现在以下哪些地区A. A 齐、鲁两国 B. B 三晋之地 C. C 湘、楚一带 D. D 关中地区 【标准选择】: B 三晋之地第13题 道家思想发源于A. A 楚国 B. B 秦国 C. C 鲁国 D. D 齐国 【标准选择】:A 楚国第14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句话出自A. A 《论语》 B. B 《孟子》 C. C 《周易》 D. D《中庸》 【标准选择】:B 《孟子》第15题 中国文化上的“大一统”肇始于A. A 商周 B. B 秦汉 C. C 南北朝 D. D 唐宋 【标准选择】:B 秦汉第16题 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是在( )以后A. A 汉代 B. B 南北朝 C. C 唐宋 D. D明清 【标准选择】: C 唐宋第17题 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主导倾向的追求是A. A 分裂 B. B 先分后合 C. C 统一 D. D 先合后分 【标准选择】: C 统一第18题 宋、元、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是儒学正统体系中的理(道)学,因其主要讨论( )而得名。

A. A.孔子的“仁”学思想 B. B.理、道与心、性 C. C.禅理 D. D.社会实用的道理 【标准选择】:B.理、道与心、性第19题 孔子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其中“礼”的含义是A. A.只要求人们要恪守的“礼”条规 B. B.恪守的“礼”条规,理解“礼”的精神实质和多层面的社会作用; C. C.指君臣之礼 D. D.接人待物讲礼貌 【标准选择】:B.恪守的“礼”条规,理解“礼”的精神实质和多层面的社会作用;第20题 先秦儒学,不包括A. A.孔子的“仁”学思想 B. B.荀子的学说 C. C.公孙龙的学说 D. D.孟子的思想 【标准选择】:C.公孙龙的学说第21题 下面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评述的不正确的是A. A提出了行“仁政”、兴“王道”,意在反对“霸道”暴政的“以力服人” B. B孟子注意到了“仁政”的物质性的支持 C. C 孟子认识到“仁政”思想的保守性问题 D. D 把“仁”从道德范畴提升为政治理念 【标准选择】:C 孟子认识到“仁政”思想的保守性问题第22题 老子讲“反者道之动”,下列选项中最接近“反”的意思的是A. A.反对 B. B.返回 C. C.后退 D. D.反面 【标准选择】:B.返回第23题 先秦道家的“反智”,其深意在于A. A. 否定人类的智性与知识累积 B. B. 警醒人们不要为已有的知识体系所累 C. C.人类的智慧是浅薄无益的 D. D.对于社会的绝望和回避 【标准选择】:B. 警醒人们不要为已有的知识体系所累第24题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 ”原出于A. A.《老子》 B. B.《庄子》 C. C.《孟子》 D. D. 《击壤歌》 【标准选择】:D. 《击壤歌》第25题 魏晋时期的玄学也被称为A. A. 新佛学 B. B. 新儒学 C. C. 新易学 D. D. 新道家 【标准选择】:D. 新道家第26题 中国文化又被称为A. A 中华文化 B. B 华夏文化 C. C 炎黄文化 D. D 黄河文化 【标准选择】: A 中华文化, B 华夏文化, C 炎黄文化第27题 文化政策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它包括A. A 民族政策 B. B 文艺政策 C. C 宗教政策 D. D 经济政策 【标准选择】: A 民族政策, B 文艺政策第28题 以下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A 三晋之地多法家人物 B. B 实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的是燕国 C. D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鲁国人 【标准选择】: A 三晋之地多法家人物, D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鲁国人第29题 形成地域文化的主要因素有A. A 自然地理 B. B 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C. C 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D. D 商业都会发展起来的影响 【标准选择】: A 自然地理, B 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C 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第30题 我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A. A 土地的开垦 B. B 运河的开凿 C. C 长城的修筑 D. D 水利的兴修 【标准选择】: A 土地的开垦, B 运河的开凿, D 水利的兴修第31题 清朝后期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其原因主要有A. A 黄河的泛滥 B. B 陆路运输的发达 C. C 海运的兴起 D. D 政府的管制 【标准选择】: A 黄河的泛滥, C 海运的兴起第32题 黄河有母亲河变为灾难河,其原因在于A. A 沿河人民引水灌溉 B. B 总体气候变冷 C. C 滥砍滥发森林植被 D. D 人为因素的破坏 【标准选择】: B 总体气候变冷, C 滥砍滥发森林植被, D 人为因素的破坏第33题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将中国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它们分别是A. A 关中地区 B. B 江南地区 C. C 龙门---碣石以北地区 D. D 山东地区 E. E 巴蜀地区 【标准选择】: A 关中地区, B 江南地区, C 龙门---碣石以北地区, D 山东地区第34题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包括A. A 对语音的影响 B. B 对语法的影响 C. C 对词汇的影响 D. D 对书写的影响 【标准选择】: A 对语音的影响, B 对语法的影响第35题 文字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是A. A 语言的产生 B. B 纸的出现 C. C 人类具有制造工具的能力 D. D人类开始定居 【标准选择】: A 语言的产生, C 人类具有制造工具的能力第36题 ”六经”除了《诗》《易》以外,还包括A. A 《礼》 B. B 《书》 C. C 《春秋》 D. D 《乐》 E. E 《论语》 【标准选择】: A 《礼》, B 《书》, C 《春秋》, D 《乐》第37题 历史上共同语有被称为A. A 雅言 B. B 通语 C. C 天下通语 D. D 官话 【标准选择】: A 雅言, B 通语, C 天下通语, D 官话第38题 建国后的文字改革运动的三大任务是A. A 简化汉字 B. B 推行普通话 C. C 废除汉字 D. D 指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标准选择】: A 简化汉字, B 推行普通话, D 指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第39题 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A. A缺笔避讳 B. B 添笔避讳 C. C 拆字避讳 D. D 删字避讳 【标准选择】: A缺笔避讳, C 拆字避讳, D 删字避讳第40题 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汉字形体经历的字体变化有A. A 甲骨文 B. B 隶书 C. C 金文 D. D 楷书 E. E 小篆 【标准选择】: A 甲骨文, B 隶书, C 金文, D 楷书, E 小篆第41题 物质创造不属于文化范畴对 错 【标准选择】“错”。

第42题 传统文化就是古代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对 错 【标准选择】“错”第43题 文化传统既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也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对 错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