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句古诗词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意思: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意思:为人却没有道德,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释义:1)就是指指出自己观点和方法的人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听的人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发挥出群众的智慧.2)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的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意思: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意思: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意思: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多被引用自作自受时的感受 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所以“天作孽,犹可违”,但是自己不上进,就是“自作孽,不可活”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意思:自己自满于已取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而时时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意思:顺随善良就像登天一样艰难,顺随恶行就像山崩地裂一样迅速坠落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意思:不义的事做多了,必定会自食其果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意思:生活安宁时要考虑危险的到来,考虑到了这一点就要为危险而做准备,事先有了准备,等到事发时就不会造成悲剧了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意思: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意思: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才算真正聪明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意思: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往往这么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意思: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意思: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意思:为天资聪明却好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意思:如果自己不喜欢或做不到,不要强加于别人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意思: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意思: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意思: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修道的人有坚忍的力量,可以耐得困苦,受得磨折,而不至于改变初心。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意思: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意思:这是孔子的话,就是有智慧的人不会对事情感到迷惑,仁爱之人不会忧愁和担心,而勇敢地人没有什么恐惧的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那就是仁爱,智慧和勇敢引申为一个人要是有足够的道德修养,内心足够强大,没有什么能扰乱他平静的心态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注释】前四个“知”字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同“智”,聪明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
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使用了顶针的修辞顶针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它是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两个句子上递下接、首尾蝉联在古诗文中使用甚多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通过学习,才发现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经过教学.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不可能懂得该懂得的道理(这里的“知道”不是一个词,“知”是知晓,“道”是道理的意思)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34、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3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在忧虑祸患中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道义,必定会陷入孤立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from people, by people, for people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4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真正的大丈夫,要有坚定的信念,不为荣华富贵所诱惑,不为贫贱困苦所改变,不为威胁暴力所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起大丈夫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本意为:只要坚持不停的用刀刻,金属石头也可以雕成花饰 引申义为: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君子之间的交情,之间无猜疑,猜疑心几乎是没有的像水一样清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多数为过河拆桥,只是基于酒肉的交情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古人谈学习的五个方面,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学习某种技能也好,都得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完成。
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①据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上记载:荆轲受燕太子丹之请入秦刺杀秦王,燕太子丹和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在荆轲的好友高渐离的击筑声中,荆轲就唱了这首短歌。
②萧萧:风声易水:古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③兮:呵不复还:不再回来 ◇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比喻实至名归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比喻做事前期准备充分,后期的工作就能顺利进行,也比喻很有才智的人无需上阵,只需做好前期的完善战略部署,就能够让事情获得成功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药虽然是苦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