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跳井》课件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6086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蛤蟆跳井》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蛤蟆跳井》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蛤蟆跳井》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蛤蟆跳井》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蛤蟆跳井》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蛤蟆跳井》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蛤蟆跳井》课件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江淮乡情,蛤蟆跳井,花鼓灯的简介,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汉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之一。,花鼓灯来源,花鼓灯源于宋代。经过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阳等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的播布区。,分类,花鼓灯一般包括舞蹈、歌唱、后场小戏、锣鼓演奏

2、四部分,主体是舞蹈;舞蹈中又包括“大花场”(或“大场”)、“小花场”(或“小场”)、“盘鼓”等部分。,安徽花鼓灯,相传,花鼓灯起源于夏代,在蚌埠怀远涂山脚下,大禹会诸侯的地方,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女娇为妻,新婚不久,大禹便出征为天下人治水。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女娇十分想念大禹,每天抱着儿子启站在山坡上向着远方眺望,祝愿丈夫治水成功,早日归来。由于她望夫心切,精诚所至,化成了一块巨石,后人称为“望夫石”、“启母石”。为了纪念他们,人们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赶庙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从此就有了花鼓灯。,花鼓灯锣鼓主要有:花鼓、大锣、大镲、小镲、小铛组成。,花鼓灯锣鼓,蛤蟆跳井正是一 曲花鼓灯锣鼓乐,蛤蟆跳井,一曲花鼓灯锣鼓蛤蟆跳井生动的刻画了出蛤蟆跳跃、伸脚、鸣叫等活泼可爱的形象。,花鼓姐妹,敲铜锣,热闹非凡,THE END,以上就是这节课的内容。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