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3760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二章一. 教学目标: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三. 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教学过程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一、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

2、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二、初读课文。1、正音:“夫”,f,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与“栗”区别。2、重点词理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巩固。“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

3、”,动词,作“到”讲。“畔”:“叛”的通假字,背叛。三、讲析课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明确: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城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守城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

4、下“城高”“池深”“兵革尖利”“米粟多”这样有利的地理条件,仍不能取胜,体现了“人和”的重要性。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施仁政”,即“人和”。施仁政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不施仁政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

5、寡助”的结论。四、归纳论证方法上的特色。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正音。畎亩 (qun) 傅说 (yu) 胶鬲 (g)拂士 (b): 同“弼” 空乏 (kng)二、分析第一段。1、疑难点拨:“发”“举”的意义区别: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6、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2、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特点?明确:这六个人或出身卑微,或遭遇挫折。(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明确:是

7、事实论据,又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论述作铺垫。三、分析第2段。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是”:指示代词,这。“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拂”:违背、受阻挠。“乱”:动词,使颠倒错乱。(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所以”:表目的,用来。“曾”:与“增”通假。2、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

8、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四、分析第3段。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征”:观察到,检验。“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辅弼。2、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

9、基础。五、分析第4段。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六、归纳全文。1、论证方法。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2、写作手法。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使文章富有气势。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一、古今异义:1. 郭古义:今义:2. 池古义:今义:3. 去古义:今义:4. 亲戚古义:今义:5. 委古义:

10、今义:6. 域古义:今义:7. 是古义:今义:二、通假字:1. 亲戚畔之2. 曾益其所不能3. 衡于虑4. 入则无法家拂士三、一词多义:(一)虚词: (二)实词: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l. 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2.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_。3. 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疆域 固定 震慑 B. 区域 固守 威吓C. 限制 巩固 震慑 D. 限制 巩固 威逼4.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

11、是( )A.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 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C. 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D. 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5. 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A. 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B. 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C. 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D. 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试题答案一、古今异义1. 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2.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3.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4. 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5. 委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6. 域古义:界限,限制今义:地域7. 是古

12、义:这是今义:判断动词二、通假字畔通“叛”,背叛曾同“增”,增加衡同“横”,梗塞,指不顺拂同“弼”,辅弼三、一词多义(一)虚词之(1)代词,他(2)助词,的(3)动词,到而(1)表并列,并且(2)表修饰,着、地(3)表转折,却、但是于(1)从(2)给(3)在以(1)凭(2)用来(二)实词国(1)国防(2)国家拂(1)不顺(2)同“弼”,辅弼四、1.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C 4. A 5. C教学目的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教学设想一、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二、两篇短论的教学处理应略有差别,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证方法;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教学时数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