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单元-第3讲-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20214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单元-第3讲-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单元-第3讲-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单元-第3讲-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单元-第3讲-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单元-第3讲-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单元-第3讲-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单元-第3讲-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鲁教版必修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大气圈的组成(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_、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2)干洁空气主要成分的作用氮生物体内_的重要组成部分氧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_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_的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吸收_,被誉为“_”2. 大气圈的结构垂直分层(1)垂直分层的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_、密度及_的差异。(2)垂直分层分层气温垂直变化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的关系A_随高度增加而_运动显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_随高度增加而_运动为主有利于_臭氧层保护作用C_随高度增加先_后_80500千米有若干_,对短波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

2、用特别提示(1)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千米。低纬度地区气温高,对流强烈,可达17千米18千米。高纬度地区仅8千米9千米。(2)从近地面到高空,大气密度逐渐减小,气压逐渐降低,水汽、尘埃含量逐渐减少。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辐射与波长(1)A:_;B:_;C._。(2)就波长而言:A为_辐射,B、C为_辐射。2受热过程3结论:A是大气热量的_,_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方法指导大气保温作用可以归纳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串”: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升温大气逆辐射。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典例导入1.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3、1)(2)题。(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疑难剖析1受热过程由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为下表。过程具体过程热量来源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3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

4、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2. 应用(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故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含量较大时,大气保温作用较强。如下面两例: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原理: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2)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洁净的地区,太阳辐射强,如青藏高原、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考点二

5、大气逆温现象及其影响典例导入2.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米)时空变化图”,回答(1)(2)题。(1)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A9时17时 B18时次日8时C17时次日9时 D19时次日6时(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A100米 B200米 C400米 D500米疑难剖析1逆温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就是逆温现象。(1)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况。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越

6、近,降温越多;离地面越远,降温越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2)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到最强(图c)。(3)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层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图d、e)。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也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2影响无论是哪种逆温,都会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空气垂直运动,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空气下层,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大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因此,在城市

7、中早晨锻炼的时间不宜过早,特别是冬季,以日出以后一段时间为宜。3逆温的类型类型发生的条件出现的地区辐射逆温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层降温较慢。冬季陆地上日出前后逆温层最厚中纬度地区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移动到较冷的地面或气层之上中纬度沿海地区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地,谷地原来的暖空气被抬升盆地和谷地中锋面逆温锋面过境时,由于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而形成逆温锋面过境时;准静止锋控制地区更加明显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分析等温线的走向及原因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列表分析如下:等温线走向示意图原因影响因素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太阳辐

8、射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1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相反;7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相反A、B、C同纬度,B地夏温高于A、C两地,冬温低于A、C两地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地形暖流:向高纬方向凸出寒流:向低纬方向凸出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洋流盆地闭合曲线(夏季是炎热中心,冬季是温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山地闭合曲线(冬季、夏季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高度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地势高辅助线法判断等温线的弯曲方

9、向辅助线法适用范围很广,它不仅可以解决各种因素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还可以拓展到解决其他等值线的弯曲问题。如图1为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数值上甲乙丙,要求判断洋流L的性质。判断步骤如下:.设L与乙等温线相交于a点,则a点的温度为乙。.过a点作乙等温线的切线与甲等温线相交于b、c两点,则b、c两点温度为甲;.显然a点温度高于b、c两点(乙甲),即a点有暖流经过(增温)。此法看上去很复杂,实际运用起来却非常方便。同时,它还可以用来解决等高线、等压线、等盐度线和等地租线等的弯曲问题。如图2为等高线分布图,要求判断虚线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可依据以上方法作辅助线与等高线相交于b、c点,如果a点海拔低于b、

10、c点,说明此处低于两侧,故为山谷;如果a点海拔高于b、c点,则此处高于两侧,故为山脊。例题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图”。据此回答(1)(2)题。(1)造成处气温与同纬度地区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 B洋流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南北温差最小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思维过程答案(1)B(2)B考查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

11、大小关系是abc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考查点二逆温现象 读“山东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图中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此时风向由Q到P此时风向由P到QA BC D4在晴朗的夜晚该谷地上空会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层产生的原因是()A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B山顶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山谷接受的太阳辐射少C山顶离太阳近,山谷离太阳远D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

12、加而递减考查点三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5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为(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比较图中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3)图中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地,原因是_。课时规范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自2011年11月27日起,全国多地区出现大雾天气,东北三省接连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华东多地能见度不足200米。部分高速公路和机场被迫关闭。据此完成12题。1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大棚产野菜已成为时下某些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34题。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野菜质量要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野菜,原因是大棚中()A日温差较小 B热量不足C光照太强 D年温差较大4大棚野菜改善了野菜生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