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1851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杭州市浦阳初中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姓名和准考证号。3. 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4.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试题卷一、语言知识及运用(3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惬意(qi) (pin) 叱咤风云(zh)B. 阻遏() 啜泣(chu) 惟妙惟肖(xio)C. 畸形 (q) 梦寐(mi) 中流砥柱 (d) D. 忏悔(chn) 藩篱(pn) 锲而不舍 (qi)2.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

2、 屏障 重峦叠嶂 勇毅 永往直前B. 按排 相安无事 云霄 通宵达旦C. 弥漫 迷留之际 炫耀 头晕目眩D. 质疑 无可置疑 惶恐 张皇失措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云南地震发生后,各地的医疗专家组纷纷奔赴盈江灾区履行紧急救治伤员的任务。B. 历史上无数的事实证明,卓越的成就不会与生俱来,总是离不开个人的执著追求。 C. 庆春银泰百货广场对面,一幢“西子联合”大厦脱颖而出,引领低碳建筑新潮流。 D. 这个作品是他工作经验的记载与积累,是他花了十余年心血处心积虑地写出来的。4.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我惊

3、异地看到了淡竹。 这并不 表示逆来顺受,他会和积雪抗争,不许荒草侵占领地,他告诉所有的竹要坚守道德, 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能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也能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 散淡而隽永。 他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 他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死可以做篾变成最土又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 席、桌椅等。A. B. C. D. 5.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强震、海啸、核泄漏、火灾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将日本带入二战后最大危机, 工业、农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强烈冲击和巨大威胁。B.

4、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你尽情享受,一 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回回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C.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有谁离得开大地母亲,离得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有人远离故土,原因各不相同,但乡愁是共同的。D. 明天到底是晴天呢,还是雨天?我也说不准,不如我们打114查询天气预报,听 听明天天气究竟怎样?6.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7.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

5、理,语意贯通;可 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 幸福和快乐就会经常陪伴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把每一点进步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8.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鉴于目前福岛核电站事故的严重性和不确定性,本着对中国公民人身安全高度负责,3月15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布紧急公告,呼吁在日本地震重灾区的中国公民有序撤离。我馆根据自愿原则立即马上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与措施,安排尚在重灾区的中国公民撤离。希望重灾区的中国同胞保持冷静,听从指挥,配合和理解撤离工作。3.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6、国学知识网络大赛自1月29日开赛以来,活动受到了各区县教育局、学校、老 师、学生及家长的高度关注。截至2011年2月12日,报名参加人数近5万,从后台 可看到同时在线答题近千人。每日8:30至17:30,杭州网教育工作室咨询热线也 一直处于爆棚状态。 比赛进行半个月,不少学生取得了高分,目前最高成绩还在不停地被刷新,排行 榜整体的答题得分也在不断提高。参赛学生为了取得更高分数,更有动力看书,对国 学知识的学习也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次比赛的受益者不仅是广大中小学生,还有 家长。“这几天晚上孩子在读三字经,自己也跟着一起读,真是长知识了。”许多 在线家长纷纷表示,能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学习,重温

7、并学习更多国学知识是非常 值得的。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3分) 在课外活动时间里,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热火朝天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和“体艺2+1项目”活动,适逢家长开放日,许多家长在现场围观,一位中年家长 看了直摇头叹息:“现在的学校怎么不读书,尽做这种事?”见此情景,旁边的一位 同学, 走近对这位家长解释说:“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试题内容均为原创(一)巷子里的阳光出了门,便是一条巷子,至少要拐过三道弯,拐过三条首尾相连的巷子,就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巷子是一个漏斗型的死胡同,朝街的方向呈出开放的姿态。不熟悉的人从街上拐过几道弯

8、,就会走到我的门口,鼻子碰了墙壁,叹了口气,就无奈地回返了。看那些人无奈地返回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他们像一个个误入迷途的孩子,面对我家土房灰眉土脸的墙壁,面红耳赤地跺着脚:唉,怎么是条死胡同呢?我对他们的牢骚不满,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我家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我站在巷口陪着阳光,像是陪着巷子里年纪最长的老爷爷。阳光很好,它从早晨露头,到晚上收尾,都不露声色,从来不唉声叹气,他真的是一位藏在云外的哲人。早晨的阳光是橘红色的,它比巷子里的懒人起得早。它像画家手中的画笔,横一笔竖一笔,紧一笔,慢一笔,就把小巷子画滋润了,画温热了。懒人

9、们就会说:你看看,太阳都晒热屁股了,咱也别压床了。中午的阳光,白晃晃地把人的头皮晒得煞痛,因而,巷子里少有人走动。大家坐在家中饮茶,或睡午觉。心里想:就让太阳发泄一会儿吧,它也有委屈焦躁的时候,过一阵子就好啦。果不其然,一捱过下午2点,太阳就似做错事的孩子羞答起来。它把阳光一缕又一缕,像是撒豆子一般轻轻撒进小巷,投在人的头顶上,非常轻,恐怕在人们头顶上砸出了包。被阳光砸到滋味很受用,像是被灵巧的小狗舔了一下,暖暖的,就是说不出来。傍晚的阳光是有诗意的。傍晚的阳光最温柔,最贴人了。你抓它,捏它,碰它,它一点也不急,你亮开嗓门咋唬它,它也不恼,当然,很少有这样二板吊子,就像很少有这样的恶丈夫,面对

10、如花似玉、善解人意的爱妻,你舍得动她一指头吗?太阳也有累的时候,一天了,它要回到山谷里的床上睡大觉了。夕阳一片深红,它把整条巷子都映得红彤彤的,大家该洗菜的去洗菜,该洗衣的去洗衣,巷口的棋摊上,依然是那些七嘴八舌爱支招儿的棋痴,但大家都已感到了太阳的惜别。明天还能不能见到太阳呢?有老人躺在床上,看着颤颤巍巍的阳光,心想,就要走了,走的时候如果用碗能扣上一碗阳光,躺在棺木里,就永远放着这只碗。老人们一年中有三季都喜欢坐在巷子里的墙根下,晒“老爷儿”。他们的山羊胡子稀稀疏疏,但脸色红润,一旦阳光晒热了头顶,他们的话闸就打开了,滔滔不绝,无穷无尽,如果凑近了去听,一大堆老故事和昨天讲的基本相似,但他

11、们却像大姑娘和小伙子第一次恋爱似地向老伙计们眉飞色舞地讲着,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阳光点燃了他们不灭的灵感。重复又有什么?人生不就是许多似曾相识的事情不断在重复吗?不是他重复你,就是你重复他;不是历史重复现实,就是现实重复历史。阳光也是重复的,以相同的节奏和色调度过每一天,温暖着巷子里人们的心。我很为那些误进巷子而返的人惋惜,他们至少可以在小巷子驻足一会儿,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有删改)11.第四段中说“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和第二段中说的“巷子是一个漏斗型的死胡同”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4分)12.下列句子

12、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它像画家手中的画笔,横一笔竖一笔,紧一笔,慢一笔,就把小巷子画滋润了,画温热了。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阳光点燃了他们不灭的灵感。13.文章写到傍晚的阳光,却为什么有好多笔墨写了老人?请简要分析。(3分)14.文章末尾说“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阳光给人的无穷“意味”。(3分)(二) “天坑”是如何形成的 2010年5月31日,濒临加勒比海的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怪事:其首都危地马拉城出现一个巨大的深坑,深度达到60米!有目击者称当时一幢3层建筑坠入坑中,造成至少1人死亡。20

13、08年3月25日凌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红桥镇五阁村突然出现3个形状大小不等的巨型塌陷坑,呈直线展开,目击者称这些塌陷坑足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此后,类似事件不断出现,在附近又出现多个大大小小类似的塌陷坑,共计11个。 2010年3月以来,广西省东兰县武篆镇那论村的稻田中多处泥土下陷,出现大大小小十多个新坑,加上前几年已经出现的,总共超过30个。不过这些坑规模不大,小的直径1米,大的有6米,深度最大的为6米。因不解其因,人们习惯称之为“天坑”。想起这可怕的一幕幕,我们会忍不住去思考: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至于“天坑”的说法,有时候是不正确的。当人们发现了地面无缘无故出现一个大坑时,因不解其因便

14、称其为“天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国从事洞穴科学研究的著名专家朱学稳指出,“天坑”是指宽度和深度不小于100米的塌陷漏斗,并由直立的周壁构成陡峭的剖面。此外,从观赏方面来说,是否壮观、雄奇、险峻,而且具备生物多样性等综合属性,也往往被认为是鉴别天坑与一般漏斗、洼地或竖井的重要标志。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天坑”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坑。有时候可能是因为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有时候是人工采矿活动将地下掏空诱发的地表塌陷,也有的是因为曾经开挖过地面而在回填时未填实,当流水渗入地下时带走泥沙,结果导致上部土体陷落。而此次危地马拉城的巨大塌陷坑,很可能是由于热带风暴“阿加莎”带来的持续暴雨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所致。那么,真正巨大的“天坑”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就要说到“喀斯特”一词,这词源于欧洲南斯拉夫境内的石灰岩高原,该地名为喀斯特,那里岩溶地貌发育得比较典型,于是,人们便用“喀斯特”一词来代表岩溶地貌。在自然界中,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