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7_卢梭对理性的质疑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1647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点7_卢梭对理性的质疑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知识点7_卢梭对理性的质疑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知识点7_卢梭对理性的质疑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知识点7_卢梭对理性的质疑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知识点7_卢梭对理性的质疑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点7_卢梭对理性的质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7_卢梭对理性的质疑(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7卢梭对理性的质疑,卢梭对理性的质疑,【简介】,卢梭,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 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他发明了与传统君主专制对立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还开创了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推断人类范围以外事实的思想体系。卢梭之后,自称改革家的人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追随洛克,另一派就一直追随卢梭。,卢梭对理性的质疑,【地位】,最激进的思想家,浪漫主义之父,卢梭对理性的质疑,对理性:把理性视为

2、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对情感:生活中很多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 对知识:认为人类天性本善,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思想】,卢梭对理性的质疑,卢梭的见解和思想,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因此成为浪漫主义之父。,【评价】,卢梭对理性的质疑,118世纪某位西欧思想家说:“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主权者在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这

3、种权利。”他阐述的是( ) A社会契约说 B三权分立说 C君主立宪说 D法律至上说,【典型试题】,卢梭对理性的质疑,【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社会契约说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从材料“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这与社会契约说思想相同,故A正确。三权分立说强调权力之间制约与平衡;君主立宪说强调君主权力受到法律制约;法律至上说强调法律至上,故B、C、D说法不正确。 【答案】A,【典型试题】,卢梭对理性的质疑,2.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

4、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由此可知( ) A社会契约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订立的 B社会契约体现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C订立社会契约就能够实现人民主权 D社会契约论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典型试题】,卢梭对理性的质疑,【考点】启蒙运动卢梭思想主张 【解析】关键要把握社会契约中契约的双方分别是个人以及由个人组成的“公共意志”也就是材料中的“道

5、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而这也就是国家,选择B项。社会契约是用一种契约的方式界定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改革,而非激烈的革命,当然一旦国家没有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契约人民可以把它推翻,故D项错误; 【答案】B,【典型试题】,卢梭对理性的质疑,3卢梭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材料反映了卢梭( ) A天赋人权的思想 B直接民主的思想 C代议制民主思想 D社会契约的思想,【典型试题】,卢梭对理性的质疑,【考点】启蒙运动卢梭思想主张 【解析】材料“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表明了卢梭的直接民主的思想,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并可据此排除答案C项;材料强调的是主权在民,而人民行使主权的方式是直接民主,据此可以排除A项和D项。 【答案】B,【典型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