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课件2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57889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之战》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赤壁之战》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赤壁之战》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赤壁之战》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赤壁之战》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之战》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之战》课件2(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赤壁之战,古文品韵 赤 壁 唐赵 翼 依然形胜扼荆襄, 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 大江东去有周郎。,千秋人物三分国, 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 月明渔父唱苍浪。,【赏析】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是对于赤壁景象的描写,突出了赤壁作为军事要地险峻的特点。作者以赤壁形胜起笔,借用曹操、苏轼经典名句展现历史画卷;再通过时空对吟,将显赫风云的“千秋人物”与怡然自在的“渔父放歌”两相对比,从而暗合诗人“淡于名利、弃官归隐”的坦然心境。,本诗所用典故有三:曹操短歌行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苏轼念奴娇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2、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句;屈原渔父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句。借用典故、工巧对仗,时空对照、昔今反差,既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永恒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思考】 本诗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试赏析之。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住,通“驻”,禽,通“擒”,卒,通“猝”,诚,通“请”,炎,通“焰”,火焰;张,同“涨”,弥漫,雷,通“擂”,敲击,动词,对付,动词,训练,动词,部署,介词,替,动词,是,动词,处在,介词,被,动词,是,副词,甚至,乃至,副词,才,连词,于是,介词,在,介词,跟,介词,向,介词,对,代词,代前面所说之事,指示代词,那里

3、,代荆州之地,代词,代刘邦,代词,代刘表,代词,代曹操,代词,代自己,动词,死亡,名词,兵、士卒,名词,读书人,名词,士兵,动词,打算、想,动词,率领,动词,值得,形容词,充足,动词,停驻,名词,次序,数词,几,动词,计算,名词,功业,形容词,大,名词,事业,动词,侍奉,为服务,名词,事情、事物,名词,计策、谋略,动词,考虑、谋划,名词,计谋、计划,动词,考虑,动词,商量,动词,计算,名词,灾难、患难,副词,难以,副词,大致,名词,策略,名词,物资,名词,凭借,资本,名词,才能,助动词,能够,动词,抵挡,助动词,应当,助动词,会,名词,方法,计谋,将要,正,名词,地区,动词,吞并,合,连词,表

4、承接,占据并拥有,连词,表因果,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却,介词,把,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按照,介词,拿,形容词作名词,贤能之人;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使动用法,使受挫败,使动用法,使浮,使动用法,使跟从,使动用法,使失望,使动用法,让逃走,使动用法,使建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名词作状语,向南,名词作状语,在表面上;名词作状语,在心里,名词作状语,从水、陆两路,名词作状语,在江中心,土地方圆,纵横。,妻子和儿女。,北向,指面对北方。,刚刚开始。,恳切慰问。,古代官职名。,他实际上。,中原地区。,局面形成。,六、特殊句式 1此帝王之资也(_) 2刘备天

5、下枭雄(_) 3我,子瑜友也(_) 4子瑜者,亮兄瑾也(_) 5与备会于当阳长坂(_) 6豫州军虽败于长坂(_),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7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_) 8亮见权于柴桑(_) 9豫州今欲何至(_) 10卿欲何言(_) 11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_) 12行将为人所并(_),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被动句,1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_) 14操军破,必北还(_) 15羸兵为人马所蹈藉(_) 16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_) 17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_) 18人马烧溺死者甚众(_),被动句,被动句,

6、被动句,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1走近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夏县(今山西夏县)人,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保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王安石推行新法时,他竭力反对,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退居洛阳,从事编撰资治通鉴。1086年宋哲宗即位,保守派掌权。司马光出任宰相,废除全部新法,但是仅上任八个月便病逝了。去世后,他被追封为温国公,谥为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传世。,2写作背景 赤壁之战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十月。当时,在割据一方的军阀中,曹操的势力最大。他以许昌为据点,利用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对各军事集团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先后打败了袁术,消灭了吕

7、布,并于208年7月,乘胜向荆州进军,打算征服荆州的刘表及依附刘表的刘备,然后再攻孙权,平定江东。当时割据江东的孙权,难以与曹操匹敌,,而刘备尚无固定的地盘,他们不甘心被曹操消灭,便商定联合抗曹,出兵迎击。这年的十月,两军在赤壁(在今湖北)相遇,于是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3相关知识 资治通鉴简介 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6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五代周 世宗显德六年(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 由司马光主持编写,参加编写的还有刘颁、 刘恕、范祖禹等人,所有文稿都经由司马光删 削、润色、整理,文笔简洁流畅,如出一人 之手。,历

8、经19年(10661084)才得以成书。编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1赤壁之战是一次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役,整个战役涉及孙、刘、曹三个方面,事件繁,人物多,作者在叙述时为什么确定以孙权一方为主?,【点拨】 赤壁之战由孙、刘、曹三方参加,刘备军事力量小,不是抗曹的主力;而曹操以重兵威胁;孙权在劣势下,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作出正确决策,最后以弱胜强,因而作者重点突出了孙权一方,兼及其他两方。,2周瑜在劝导孙权的过程中,对敌我力量对比作了精辟的概括,正确分析了当前形势,使东吴内部意见统一,孙权也坚定了抗曹的决心。试概括。,【点

9、拨】,3.曹操“遗权书”的内容是什么?其用意何在? 【点拨】 (1)强调自己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人;(2)强调声势浩大,势不可挡,威胁挑战。这是一封带有恫吓、威胁意味的战书,其用意是给东吴施加压力,威胁其投降。这封信也暴露了曹操骄横不可一世的态度。古人云:“骄兵必败。”由此揭示了曹操必败的根源。,4鲁肃为什么在会上“独不言”,待孙权 “起更衣”时才“追于宇下”恳切进言? 【点拨】 第三自然段只寥寥数语便显示出曹操不可一世、目无东吴的骄横姿态。而东吴则“莫不响震失色”,刻画了群下多数怯懦的神态,衬托出主战派不因曹军貌似强大而束手的可贵。张昭是东吴老臣,发言有代表性,会上主降派占上风,所以鲁肃“独

10、不言”。,孙权听群臣的议论不合心意而“起更衣”,鲁肃趁此机会追上去恳切进言。 鲁肃为孙权着想,把自己同孙权作对比,孙权无论从地位、前途都不能“迎操”,暗示只有抗曹才是惟一出路。这番话正中孙权不甘人下的心意,得到了孙权的赞许。,5诸葛亮是如何劝说孙权联合抗曹的?,6孙权是作者用笔最多的人物,试分析其形象特征。 【点拨】 孙权是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善于采纳意见,有决断,指挥若定,是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带兵几十万,破荆州,下江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这一严峻形势,作为东吴首领的孙权,是必须慎重思虑、不能掉以轻心的。每遇大事,先慎重考虑,再作出决策,这才是主帅的严谨风度。,张昭等投降派提出了“三

11、虑”,孙权不能不深思熟虑,仔细掂量。孙权察觉到张昭等人的言论是错误的,但却没有立即显露出半点声色。这就表明孙权是一个头脑非常冷静,遇事从容、镇定、深思熟虑的“雄才”。拒曹,本是孙权原有的想法。他派鲁肃去联合刘备,就是为了“共治曹操”,但由于张昭引出“三虑”,因而思谋未决。,他仔细听了诸葛亮、鲁肃、周瑜关于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具体分析,权衡“拒”“迎”的得失之后,毅然决断“当击”;而且“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他的语言,他的态度,他的感情,何等坚决!孙权其实早有准备,在周瑜当夜请战时,孙权说“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就是明证。,至于“前发”“后援”的军事安排,

12、以及作战万一失利时的对策等,都作了周密的部署,孙权这种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的性格,是在曲折起伏、发展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因而显得非常细致、完备,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 役,但唐朝诗人杜牧则认为孙、刘联军的胜 利靠的是“东风”,存在偶然性,你如何认为?,附: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各抒己见】 决定战争的首要因素是人。主帅的谋略和士兵的执行能力可以使战争的胜负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此战孙、刘一方谋略得当。 东风起了作用。没有东风就实现不了火攻,而火攻正是这场战役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关键环节。,古人做

13、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备,事半功倍。孙、刘占据了有利地形,上下一心,这是两个因素。东风到来表面看是偶然现象,但这是符合气象学规律的,这就是所谓“天时”。,一、写法归纳 1重点突出,使文章详略得当。 详写战前孙、刘联盟联合抗曹。三方矛盾的焦点在孙权“战”与“降”的决策,所以对东吴写得多,曹操只是侧面写及而已。,这就有力地突出了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是正确分析形势,采取正确策略。 2对话展开情节并使人物个性化。 同是劝孙权,鲁肃设身处地、推心置腹,表现出对主人的忠诚;诸葛亮善于辞令,讲求语言的艺术效果;周瑜则是斩钉截铁,直言快语,对孙权表示一片坦诚。这些个性化的语言,,皆由他们的身份、地位和

14、处境所决定。情节的展开、人物的个性化,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谈话来表现的。这样做既简练了情节,又鲜明地展示了谈话人的性格特征,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3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这就交代了双方驻兵的地理位置,为后文周瑜火烧曹营埋下伏笔。曹军把船连起来,是曹操克服曹军不习水战的措施,而这一点恰恰又是曹军的致命弱点,使周瑜有机可乘。这又为下文周瑜“火攻”作了铺垫。这样,不仅使文章曲折生动,结构严密,而且使人读起来有趣、有味,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二、技法指导 文学艺术作品中运用对话来展示人物性格的做法很多。运用对话来展示人物性格需要注意: 1主次分明。 对话是

15、两个人或两人以上进行的,但就写作而言,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只有一个,所以必须能够让主要人物的性格在对话中得到较为充分的展现。,2逻辑严密,用词准确。 只有做好这一点,人物的语言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如果主要人物是受批判的对象,那就反其道而用之。,三、随堂练笔 你有过与别人精彩的对话吗?你观察过别人精彩的对话吗?请把它写下来。,四、他山之石 师生间关于迟到的对话(教室外) “老师,我这次是真没迟到,你听,铃声还没有停下来。所以,我应该算按时到了。” “既然你讲时间,那我问你一个问题:是时间到了打铃还是打完铃到时间?想想,电台报时的顺序。” “”(生) “你不但不承认迟到,还想找理由企图蒙混过关,这就是错上加错了。”,关于宿舍内务整理检查不合格后的师生对话 生:“老师,我们平时都是认真干值日和整理内务的,今天上午就没有通报,下午却通报了,不知道是为什么。” 师:“老师并未说你们不认真。我只想问一句:你们的整理能否达到宿舍内务整理的标准?” 生:“老师,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今后一定会按标准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一、课内素材开发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孙刘联军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正确分析当时形势,做出正确的部署。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