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危机》习题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35552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大危机》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大危机》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大危机》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大危机》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大危机》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大危机》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大危机》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经济大危机一、选择题1、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造成奢靡之风盛行,而这时的精神文化却显得肤浅、鄙俗,色情、凶杀、冒险起家等题材的庸俗作品充斥着电影、杂志、广播。下列词汇中最能准确概括当时美国社会精神生活的是( )A萧条、危机 B恐怖、动荡 C饥饿、疯狂 D发展、繁荣 2、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 A资

2、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 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 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 3、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67亿美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C国共十年对峙的影响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影响 4、有一张汽车上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情景是( ) A“牛奶面包供不应求” B“找工作如

3、登天一般” C“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 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5、1927年,美国飞行英雄林白独自驾机成功飞越大西洋,引发了人们对航空业的无限遐想。而当时,绝大多数航空公司连一条航线也没有开通。此时,一家名叫海岸航空公司的股票成为市场上的黑马,但这家公司却是一家铁路公司,除了名称,没有任何方面能和航空扯上关系。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名人的示范效应 B海岸航空公司是新兴产业 C海岸航空公司业绩优秀 D华尔街的股票投机 6、1929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演变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产销矛盾加剧 B股票恶性投机 C分期付款和超前消费 D资

4、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7、1934年,美国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打破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这一现象表明( ) A新政未取得任何进展 B新政牺牲了工人利益 C企业破产大量的增加 D新政未使工人摆脱困境 8、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 ) 建立福利制度 调整农业 复兴工业 以工代赈 A B C D 9、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

5、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10、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讲中说:“漠不关心他人的自私自利行为,乃是十分糟糕的道德表现;现在我们还明白了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也是十分糟糕的。”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实行货币升值 兴办公共工程 保护劳工权利 恢复农业生产 A B C D 11、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a)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

6、、维修和改建;(d)由政府管理或支配的低价住房及清除贫民窟工程的兴建、重建、改建或修缮;(e)如总统认为合乎需要时,建造海军舰只及其所需的航空器;建造飞机”制定上述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应对高居不下的失业率 B改善公共交通的状况 C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 D适应扩军备战的需要 12、1933年6月,美国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规定了工人的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等等,愿意接受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徽章,他们把徽章悬挂在营业地点和印在产品上作为合格的标志。一时间,“做守法公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志的地方购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政府为企业做广告,

7、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B国家扶持企业但不能不损害其部分利益 C罗斯福总统实际上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上 D凯恩斯主义正确与否在美国得到了检验 二、非选择题1、美国农业部门口的标牌上写到:“农业:加工、制造业的基础”,全美仅有2.8%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农业却是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确切地说在大萧条爆发前,农业就处于慢性危机之中。1929年,农业人口收入只有273美元,而全国人均收入为750美元,农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由1919年的16%下降到10年后的8.8%。除黑人劳工外,没有人比农场主在大危机中遭受的打击更大。农场主在1932年实现的净收入比192

8、9年少了1/3;农产品的价格跌落了50%。 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农户自愿与政府签订市场协议,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当时实行农业调整法时,也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强烈抗议,那些正在债务中挣扎的农场主们也不明白为何要控制种植,他们对农业调整议案也抱有戒心。1936年1月6日,联邦最高法院在一起案件中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反了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终止实施该法。 材料三 1936年2月29日在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以保护土壤的名义,即通过给土地休耕的农

9、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同时,已经受到侵蚀的土地则停止耕种,并转租给国家,由政府拨专款支付租金。 材料四 1938年罗斯福签署了新的农业调整法。新的法案除了继续实施耕地面积削减计划、控制农业产量外,还建立了农产品常平仓,该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户可将剩余产品交商品信贷公司,由公司负担差价。如果市场价高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美国农业危机和大萧条之间的关系?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美国政府制定的农业调整政策

10、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二、三和四,指出美国制定农业调整法的主要目的。为什么说1938年制定的农业调整法更加成熟? (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美国新政时期调整农业政策的特点。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份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民意调查: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结果如下:关于新政的最大成就:“28%认为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1%为金融业改革,11%为自然资源保护,7%为社会安全,5%为农业项目,4%为劳工政策,3%为取消禁酒令”关于新政的最差表现:“23%认为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1

11、6%为各类支出,12%为农场规划,6%为劳工政策,5%为政府对商业的干预,5%为最高法院计划,4%为成立国家复兴署(NRA)3%为取消禁酒令,2%为提高税费”注:民调同时表明处于高收入阶层的公民认为罗斯福遏制银行业危机的举措是有效的,但对他的消费政策及其救济政策则表示强烈反对。那些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公民对救济政策拍手称快,但却对减少家畜表示极大地不满。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

12、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1)这份民调显示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社会在哪些方面开始转型? (2)根据材料的观点,列举1901年到1920年间体现近代中国“沉沦”的重要历史事件。(3)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选C A项是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危机发生下的社会状况,B项是经济危机发生后伴随着政治危机而出现的精神状况,D项与材料相左;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促使人们盲目超前消费,更刺激了人们一夜暴富的心态,材料中的各种现象大量出

13、现,饥饿、疯狂成为人们真实的精神写照。2、选D 本题考查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注意材料中的强调的是“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故日本制定大举侵华的外交政策也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所谓的“经济区”,背景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 3、选A 本题考查的是对1929年经济危机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到1932年最严重,国内市场萎缩,所以为转嫁经济危机的影响向中国大量销售商品。B项从1931年开始、C项是从1927年到1937年、D项是在1946年时间都不符合要求,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 4、选B 根据“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股

14、市”可知本题考查的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如此少的钱能买走汽车,表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过剩”,故A项错误;危机爆发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故C项错误;随着经济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故D项错误。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大萧条,出现了大量的失业者,故B项正确。 5、选D 企业的股价上涨需要有良好业绩的支撑,本题从材料可以分析到,由于股市的投机和炒作,一家名不副实的航空公司股票受到人们的追捧,D项正确。 6、选D 做本题时注意题干的限定词“根本原因”。C项导致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使产销矛盾加剧,是经济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