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信用社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7245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信用社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信用社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信用社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信用社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信用社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信用社可持续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信用社可持续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一支主力军,在推动“三农”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自身的业务规模和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发展壮大,社会地位也进一步提高。在当前全面贯彻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全国各业力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信用社改革日益深化的新形势下,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好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工作,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健发展,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个人在信用社长期工作的实践来看,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关键要强化“五种意识”,做到“六个结合”,处理好“八大关系”。一、强化五

2、种意识1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意识。发展是规模、结构、速度、效益的动态组合,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防范风险、规范经营管理不仅是各级管理部门的监管要求,也是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根本目的是要追求发展的高质量。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于种种原因,常常会走入把上速度、上规模当做是发展的误区,甚至把发展与扩张冲动等同起来,片面追求资产负债规模或存贷款等业务指标的高增长速度,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缺乏扩张与质量并重的科学发展观。农村信用社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与整体经济发展相适应,形成适当的资产负债规模,包括客户结构、区域结构、业务种类、期限和业务量结构、收支及利润结构等在内的

3、合理的结构,占有能够支撑继续有力参与竞争的市场份额,确保盈利水平和能力,并以适当的速度不断扩大、创新、调整、优化,并将这些作为农村信用社高质量经营的基本标准,以及评价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高低、效果好坏的重要依据。农村信用社高质量运营的过程,实际就是动态协调规模、结构、速度、效益的优化平衡过程,也是有效配置有限资源,保证长足、长远发展的过程,归结起来,就是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意识。2强化法人治理意识。农村信用社要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必须加快完成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改革,按照公司法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其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后,让理事会、监事会和社

4、员大会充分发挥职能,通过确定农村信用社高管任职、对信用社经营管理层做出包括年度经营目标、远景发展目标等在内的具体要求,并建立健全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机制,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责、权、利关系明晰化,让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层的任职、收入甚至职业生涯与其经营管理能力及所经管信用社的业绩挂起钩来,强化其经营管理职责和动力,并在规范的法人治理体制基础上,形成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战略和有效运营机制。3.树立经营战略意识。农村信用社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从战略部署的高度出发,制定具有可行性操作的总体战略、运营战略以及职能战略三个层级在内的企业战略。一是总体战略。即制定农村信用社的远景发

5、展目标,人、财、物等各类资源配置原则,以及对职能单位、业务领域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和相互渗透的依存推动关系的总体要求。该目标应具有较好的前瞻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不应随单位高管人员的变动而频繁变化,使一线员工能够自始至终清晰明了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二是运营战略。就是将总体战略所包括的远景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措施具体化的过程,其间形成农村信用社独有的包括战略规划、资产负债管理、风险防范、产品创新及研发、品牌建设等在内的具体的竞争或经营战略。该战略可以随着市场变化而客观跟进,使农村信用社始终处于竞争的优势行列。三是职能战略。具体涉及内部经营的管理,如财务收支、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产品定价、客户细分、信贷投放

6、、市场营销、考核激励、企业文化等具体领域,把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从容易漂移摇摆的状态规范到相对持续、相对系统的战略目标管理上来,从而保证经营管理主线明朗、目标明确,经营策略不朝令夕改且具有相对的连贯性,有效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并使全员真正归属于信用社及其发展目标。4.培育企业文化意识。与其他金融企业相比,目前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尚存在以下差距:一是文化理念含糊不清。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体制不清、产权不明、行政分割,缺少统一的规划,导致在文化理念的表达上含糊不清,不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中国信合标识和农村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宣传语之外,其他的都难以体现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特征,形象建设明显滞后

7、于其业务发展。二是优秀的文化氛围难以营造。突出表现在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上,农村信用社多年来沿袭的是过去国有商业银行的模式,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没能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未能使员工与农村信用社同步成长。三是文化内涵不深不透。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服务对象狭小、人才缺乏,50多年来沿袭的是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与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现有服务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地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文化内涵亟待挖深挖透。四是文化功能未能发挥。目前,农村信用社文化营销中最为紧缺的便是知名的服务品牌,金融服务处于“仿制”阶段,“人云亦云”的金融服务使得农村信用社始终在步人后尘,企业文化没有发

8、挥应有的功能作用。因此,农村信用社如何借助企业文化这一载体,做好做足文化营销这一文章,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农村信用社来说,“人才就在信用社,与信用社一起成长”的观念是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关键。为此,一是要加强培训,开发人力资源。农村信用社要努力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使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资本化。要全面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既提高其专业素质,又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尤其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进而实现每个人的能力、兴趣与工作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二是要加快职业化的领导队伍建设,推动经营管理向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发展

9、。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价值观、道德观、责任感等思想意识与精神将在其领导身上集中体现,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领导队伍的素质,逐步建立领导资格认定制度、任职收入制度、培训培养制度、市场化评价制度及监督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要创建激励约束机制,开发和利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使用提供均等的机遇;逐步实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管理,为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提供人尽其才的发展空间;探索人才开放政策,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完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严格按绩用人、按绩付酬,形成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的

10、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构建农村信用社卓越的企业文化,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5.强化创新意识。农村信用社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强化金融创新。一是产权制度创新。当前最主要的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符合农村信用社实际的使农村信用社和“三农”都能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改变当前农村信用社“既是政府事业单位,又是自主经营的企业”的几不象局面。二是经营体制创新。要积极转换经营机制,激发内部活力。三是市场结构创新。市场是金融业务经营的起点和终点,也是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金融创新必须面向市场,在增加市场主体、创新市场结构上着力。四是技术创新。要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加

11、快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技术创新促进业务创新,从而促进金融生产力的提高。五是工具创新。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开发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六是产品创新。加快开发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代客理财设计、对外担保等新的金融产品。积极开发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组合保险、零息债券、可互换债券等高科技含量的新型金融产品。七是服务创新。突破传统的柜面服务,朝金融服务技术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服务形式的多样化等全方位发展。八是队伍创新。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知识培训和提高,增强其现代金融意识和业务素质,创新用人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注重建立人才流动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使用效能。二、做到“六个相

12、结合”一是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相结合。要牢固树立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化解风险的理念。要把握新的发展机遇,解放思想,认真做好信用社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彻底改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状况,增强农村信用社整体实力,成为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二是与风险防范化解相结合。要对银行风险有正确的认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又是可控的。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强化内控机制,在新业务品种的开办上坚持内控先行的原则。要完善内部管理,抓好制度的执行落实。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合规机制,将合规风险引入全面风险管理范畴,逐步提高农村信用社抗风险的能力。三是与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相结合。要

13、树立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立社之基,发展之源,也是农村信用社的宗旨所在的理念。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要将“三农”服务的范围延伸到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最终实现信贷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要在资本约束、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对一些符合产业政策、经营前景良好的项目组织社团贷款。四是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要通过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实现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经营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努力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开拓服务“三农”的业务领域,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地区需求的金融产品。坚持业务

14、发展的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的有机结合以及业务发展的快速性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结合。五是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突出重点,大力扶持本地“两高一优”农业,要对规模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市场、农资生产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要为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业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积极解决中小企业、微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六是与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相结合。要转变官商作风,积极主动地寻找项目。当好地方政府的参谋,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提高服务效率,做到服务到位。要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大科技投

15、入,提升服务手段。要加大创新金融产品工作力度,在完善现在服务品种的基础上,加大对银行卡、中间业务等的拓展力度。加强农村信用社员工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三、处理好八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农信社目前正处于改革阶段,改革使一些潜藏很深的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如农信社不良贷款占比较高,资本充足率较低等,信用社的风险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化解。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要用辨证地看待,既要对信用社现有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同时要坚信,这些风险又是可控的,可以化解的。要牢固树立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化解风险的理念,把改革和发展有效统一起来,以发展

16、推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既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信用社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也是质与量的辨证和统一观。质与量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讲究数量,也要讲究质量,要实现质与量的有效统一。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虽然得到了稳步增长,但也相应出现了质量不高、比例失调、结构失衡风险加剧等现象。因此,农村信用社既要保证总量的积极扩张,又要确保信贷质量的提高,做到存款低成本、贷款高效益,以信贷总量优化质量,以质量效益提高总量,既不能单纯追求总量规模的有效扩大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又不能过多地追求质量的提高而影响了规模扩张,只有保质保量、结构适宜,才能促进信贷业务良性循环和良性发展。要通过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实现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经营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坚持业务发展的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的有机结合以及业务发展的快速性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结合,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