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李清照,上联: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下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后期金兵入据中原,清照举家南逃后丈夫明诚病故,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极其悲苦词风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她的词对后世影响较大,居婉约派之首,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背景介绍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外出做官,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初步感受,,,,,,醉花阴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整体感受,初步感受,,,,,,醉花阴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愁,词中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心情?,整体感受,前人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初步感受,,,,,,醉花阴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整体感受,换字品读,“佳节又重阳”可否改为 “佳节逢重阳”?,“又”可见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并非一次 更能体现丈夫外出久游,相思之苦,孤独无奈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闷,元人往往宗之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比喻之法, 堪称妙绝 ——孙绍振 ——孙绍振,作者为什么偏偏选用菊花作比?可否换成桃花?(联系前文,独立思考),从佳节又重阳中可以看出,不能换成桃花,因为桃花不符合秋季的时令特点作者为什么偏偏选用菊花作比? 可否换成桂花?,,,人比桂花瘦,菊花,桂花,作者为什么偏偏选用菊花作比? 可否换成桂花?,,不能换成桂花以菊比人,因为 菊外形纤细,被秋风吹落恰与女 词人衣带渐宽的形象吻合形似,作者选取菊花的意象,仅仅因为形似吗?,以诗解诗,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迎风斗霜、高洁、幽雅,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小组合作,对比悟读,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 温庭筠《望江南》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 怨》,相思成疾,愁苦绝望的思妇形象,独守空闺,悔恨不已的思妇形象,同是闺怨之作,感知下面两首诗词中的思妇形象面对久游不归的丈夫, 独守空闺的李清照依 然选择迎风斗霜、高洁、 幽雅的菊花自比,是为 什么呢?,以菊品比人品,折射出一个伤而不怒,愁而不俗,衣带渐宽终不悔,高洁幽雅的闺阁佳人形象神似,配乐诵读,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以诗解诗,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香”表面是指花香,实际上是指花的精神,那么菊花有什么品性呢?,找到文中写菊的其他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